音箱的20年 “声声”不息
20年来,从CD到MP3,从MP4到平板电脑;音箱从2.1到7.1,再到无线化的蓝牙便携音箱;小小的耳机也在经历专业化、定制化和无线化的过程。然而,你会发现真正的实力派都不曾落下每一次的变革时期,并最终成为能在现在陪伴我们的专属利器。
从无声到有声的世界
年轻的用户可能无法想象,在1984年之前,电脑都是“哑巴”。英国Adlib Audio公司的魔奇声卡让电脑有了说话的能力,而创新(Creative)旗下的Sound Blaster系列声卡则成为多媒体电脑时代音频领域的基石。在《电脑爱好者》创刊的前一年(1992年),Sound Blaster 16声卡的出现让电脑也具备了和CD一样的回放效果,随后的AWE32、AWE64、SB Live系列PCI声卡,更是将独立声卡推向了高潮。与此同时,随着Windows 95和DVD的出现,让多声道有了用武之地,也让电脑可以释放出“家庭影院”般的震撼音效。
现在的新一代DIYer们,可能很难想象当年电脑想出声,必须得插上这么一块类似显卡的家伙吧?
扩展阅读
除了创新,当年帝盟(Diamond)、傲锐(Aureal)、雅马哈(YAMAHA)也曾推出过很多经典的声卡,并至今仍未玩家津津乐道。
1997年,英特尔推出了非强制性的AC97音频规范,而创新错误地估计了形式,将Live!系列声卡也引入了这一标准,最终丢掉了声卡行业标准的制定权。
AC97 独立声卡的梦魇
DIY玩家对AC97并不陌生,当年几乎所有的主板,都标称集成“高品质AC97声卡”。实际上,AC97的本质就是由CPU模拟声卡DSP芯片,配合I/O控制器模拟硬件声卡的功能。随着CPU效能和AC97标准的不断提升,最终将独立声卡踢出了电脑机箱。以RealTek 瑞昱最新的ALC898 HDA高清声卡为例,已经支持7.1+2的声道模式,规格之高足以让中端独立声卡汗颜。如今,除了专业搞音乐或发烧级玩家,独立声卡几乎已经没有生存的土壤。
就是主板上集成的这颗“小螃蟹”芯片,将独立声卡彻底扫出了民用级PC市场
当然,声卡只是帮助电脑发出天籁之音的基础,而真正与用户耳朵产生交集的,则是电脑机箱之外的多媒体音箱。
音箱在不断的革新中前行
立体声带来的感动
还记得初中时和同学挤在网吧畅玩《95红警》之时,绝大多数的电脑都没有连接音箱,少数几台能配发声“喇叭”(当时玩电脑没人谈音质,能出声就不错了)的机器则被学长们占据。那个时期的音箱主要定位于专业市场,比如漫步者1996年推出的R800TC,以木质箱体、双路立体声、全防磁和性价比为卖点,受到了很多高端用户的青睐。随后的1997年,创新终于凭借PCWorks 2.1这款音箱首次引入了“X.1”的概念,随后4.1、5.1乃至如今的7.1,环绕立体声的时代就此来临。
创新PCWorks 2.1音箱
群雄逐鹿的声音战场
DIY的兴起,无疑为多媒体音箱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在以漫步者、惠威为代表的顶级厂商,以及冲击波、麦博、轻骑兵、三诺和兰欣等国产新秀品牌的耕耘下,在未来的十几年中音箱一直伴随PC左右而不断成长。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游戏的进一步“催化”。自从《极品飞车2》开始,3D游戏崭露头角,逼真的3D画面自然需要依靠声音来判定角色在三维虚拟游戏中的方位。为了获得最佳的游戏体验,很多品牌机用户也纷纷开始了“音箱更换运动”(早期品牌台式机随机配的音箱品质极差),而这背后离不开当年被誉为“电子鸦片”的游戏的功劳。
正是3D游戏的兴起,才给力多媒体音箱创造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和任何产业一样,当大家都看到有钱可赚之际,自然会引得一批批企业加入战局,在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下,丽歌、朝露、世代、迪波和国立等曾经经典的音箱品牌也逐渐淡出了市场。如今仍被DIY玩家广泛认可的,只剩下寥寥几个品牌。
和传统并行的新形态音箱
2.1、4.1、5.1等音箱的确可以营造震撼的视听空间,但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并非“黄金耳”,大家更在乎的是产品外观是否个性,价格是否足够实惠。因此,音箱的工业设计也不再固守传统,而是展开了一系列的个性化创新。其中比较知名的,则要数漫步者在2002年推出的R331T,刚柔兼济的外观以及独特的面板水滴风格旋钮,成为后期很多品牌模仿的对象。此外,惠威在2005年推出的S200A,则凭借夸张的曲线,赢得了CES最受女性喜爱产品大奖。
惠威S200A,可能以现在的眼光看感觉一般,但在当年的确是非常时尚的设计
而真正将音箱个性化发挥到极致的开端,则要以漫步者在2006年推出的e1100,这款被誉为“异形”的产品,以其独具风格的设计赢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尤其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更是拥趸无数。漫步者后期的“金字塔”e3350、“牛角”e30(曾获得2012年美国CES设计大奖)等创新形态的产品,都是这种趋势下的灵感结晶。时至今日,PC音箱不再是单纯的发声单元,而是电脑桌上的风景点缀,拘泥于传统风格设计的产品早已分光不再。
漫步者e1100异形音箱
迷你化的分支力量
自消费类笔记本崛起后,音箱也随之衍生出mini化的新形态类别,比如漫步者在2005年推出的Edifier M3,就凭借全金属管状低音炮和球状小卫星箱而深入人心。如今,便携音箱也不再需要笔记本、PC等电脑设备,只需插入一张TF卡,便可直接变身“随身音乐厅”,除了JBL、罗技等国际品牌外,在国内更是借此涌现出了很多品牌新势力,比如2009年7月诞生的朗琴,她们与传统品牌一起,在口袋战场展开了新一轮的博弈。
朗琴“喀秋莎H3000”,箱体时尚小巧,但却提供了非常震撼的声音表现
苹果带来的全新机会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苹果。乔布斯回归后,不仅帮苹果改写了MP3、手机和平板电脑,更是引领了周边产业的繁荣。配备iPhone/iPod接口的音箱、支持iPad的音箱底座……走进苹果专卖店,各种音频外设绝对可以让你眼花缭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JBL On Air Wireless、漫步者M600、奋达I50和麦博MD332等等。在音箱逐渐步入微利行业的现下,以苹果为卖点的音频设备则成为各大品牌保证利润的最好选择。
JBL On Air Wireless
即将到来的无线化时代
当蓝牙已经成为笔记本、手机和平板电脑标准功能之后,无线音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哪怕是蓝牙V2.1+EDR,也能保证CD级音质的无线传输,而随着蓝牙V4.0技术的逐渐普及,困扰蓝牙设备的高能耗(费电)缺陷也被克服。比如,漫步者2011年推出的M0 BLUE、支持免提通话的M33BT以及魔砖M5,朗琴2012年推出的X3III等等蓝牙音箱,都是此类产品的代表。
用触摸操控按键的朗琴X3III,双音圈内磁扬声器,音质表现不俗
小提示:
除了蓝牙之外,目前无线音箱领域还包含2.4G、Wi-Fi、红外和AirPlay四种无线技术。其中红外已遭淘汰,而AirPlay和Wi-Fi无线音箱则定位高端,支持2.4G无线技术的品牌之外相对小众。相对而言还是蓝牙音箱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展望音频产业的未来
Hi-Fi精神不能丢
耳机小巧便携,可以方便地在笔记本、台式机、平板和手机之间切换,这是再小的便携音箱都无法媲美的优势。而音质始终是音箱赖以生存的根基,特别是融入蓝牙技术之后,同样可以方便与上述设备互联。只是,当音箱迷你化、无线化的趋势下,保证HiFi级别的音质精神是绝不能舍弃的。
抓住每一个细分机会
每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换句话说,每个用户都有区别他人的特殊需求,将需求汇总分类,将核心需求做到极致,同样可以唤醒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音箱市场进一步细分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将其中某项功能做到极致,这就够了。
不断细分的音频市场,将带来更多的机会
NFC即将普及
NFC已经不是新鲜技术,并被很多无线蓝牙音箱所应用。加入NFC技术后,只需用手机轻触音箱,即可即时连接音箱,这对很多初级用户而言可谓最人性化的使用体验。目前这类产品的售价也是冰火两重天,像诺基亚MD-51W等品牌的产品价格都在千元以上,而国产品牌也多将此类产品控制到500元以内。
雷柏A500蓝牙便携NFC音箱,采用最新的蓝牙4.0技术和“生物振膜 ”材料,通过NFC可以方便地与智能手机相连配对
工业设计寻求新突破
如今就连PC都陷入了发展瓶颈期,与其相关的周边产业自然也会受到牵连,因此让多媒体音箱跳出PC桌面平台,转向客厅、卧室等家居领域自然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家居化的外观挑战着品牌的研发实力,唯有惊艳的工业设计才能让多媒体音箱不如更多家庭的领域。
工业设计,将成为音箱能否“入主中原”(家居环境)的关键
小结
相对于PC构成的其它组件,音箱在这20年来的变化相对还是比较“平滑”的,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根据时代的需要,从内(音质)到外(外观)在缓慢的革新中。只是在更多消费者更青睐头戴式耳机的当下,音箱也成为DIY领域最可有可无的配件之一。因此,向耳机、便携音箱和无线音箱转型,则是摆在音频厂商面前的必经之路。
中国多媒体音箱发展史(第二篇:第二个10年)
2001 年
漫步者投产自己的扬声器生产线,并试水第二品牌"声迈"。R201T 在市场上获得巨大
成功,也成为衍生产品最多和销量最大的多媒体音箱之一。
借中国足球 2002 年世界杯出线东风,三诺足球音箱在市场上大获成功,这是中国多媒
体音箱产业中通过时尚设计赢得市场的第一个大的成功案例。
奋达推出微型音响一炮打响,走出前期摸索困境。
朝露推出"准 HIFI"多媒体音箱,从此多媒体音箱对音质追求也开始向 HIFI 效果靠拢。
雅兰仕成立,仍然以外单生产为主。
此时的中国,已成了当之无愧的多媒体音箱制造大国,占世界上 90%以上的份额,大大小小的多媒体音箱厂家分布在全国,而在深圳、东莞、番禺、惠州等华南地区,散落着近 2500 家音箱工厂,堪称世界一大奇观。在南北阵营之外,还有国外品牌这些外来和尚:创新、 JBL 、罗技、 NEC 、先锋、飞利浦等品牌云集。外来和尚不好念经,虽然国外品牌在研发能力和多媒体技术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但早期对中国市场的漠视,让它们丧失了争战市场最好的机会,尤其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的音箱行业,国外品牌完全无能为力。
只是,谁也想不到的是,奇观才刚出现,一场危机已经悄悄到来……
2002 年
迪霸基本退出国内主流市场。
世代品牌一度异军突起,随后陷入拆机件事件,在市场上的辉煌迅速终结,成为中国多媒体音箱历史上著名的因品质问题导致品牌崩塌的案例。
JAZZ 及其关系品牌鸿禧开始淡出国内多媒体音箱零售市场。
爱国者进入多媒体音箱行业,并推出多媒体音箱中第一个 360 度辐射的产品 3601BS,但最后由于市场产品定位问题,未能在多媒体音箱产业站住脚跟。
外贸大厂唯歌在英国成立扬声器研发中心。
2.0 音箱以更好的音质在市场上发起了新一轮反击。
各大南派厂商进入了 OEM 业务调整增长时期。
继准 HKFI 概念后,"监听"概念也在多媒体音箱行业中开始流行。
麦博推出第一款 2.1+1 概念音箱 A6301,开始引入独立功放技术.三诺也发布"独立功
放宣言",将独立功放提炼为 2.1 音箱后期发展的要素。
惠威推出 T 系列产品。
2003 年
国立在深圳的工厂开始投产,公司重组之后,也换了新的名称:哥尼视听。此时的国立,品牌意识单薄,它早已不是曾经的中国多媒体音箱鼻祖了。
创见与韩国现代集团联手推出现代音箱。
索威除共点同轴扬声器部分之外的多媒体音箱业务也与惠科进行了资本重组。
朝露基本淡出多媒体音箱市场。
代工巨头傲森大规模介入国内多媒体音箱市场,最后以失败告终。
轻骑兵在深圳建立第二个生产基地。
漫步者推出 E3100 系列产品,成为历史上漫步者最畅销的产品系列之一。
三诺 N-20G 在市场上产生巨大反响。
冲击波推出 2103 系列,在市场上取得较好成绩。
麦博在同行业首家通过国家 3C 认证,推出前后运放系统 H-200。开始特聘丹麦著名音响设计师Peter Larsen先生担任首席设计师,负责麦博扬声器单元的设计,开设计团队国际大师化先河。
惠威以第二品牌杜希的名义推出其首款元 500 元以下多媒体音箱 S400。
胆机多媒体音箱大极典 M-10 在多媒体音箱界引起极大关注。
2004 年
漫步者举行最后一场以产品上市为主题的发布会,此后漫步者更多以产品和市场的强势地位进行新品推广,标志其行业领先地位的确立。同年漫步者推出其工艺、金属精加工等高工艺的产品 S2000。
轻骑兵推出国内第一部笔记本专用音箱 X10,多媒体移动便携音箱时代开始。
冲击波推出 SB2004,这也是这个元老品牌近来最经典的产品。
麦博斥资 1.5 亿元人民币麦柯蓝博工业园。
大量南派厂商在保持外单高速增长同时,开始腾出更多精力反攻国内市场。
2005 年
漫步者以 M 系列介入移动多媒体音箱市场。
轻骑兵推出号称中频之王的 V23 系列。
麦博梵高系列产品以全新设计获得市场好评。
同年,三诺也推出一系列笔记本音箱并推出经典的 N-20G 升级版 N-30G。
大量厂商开始跟进笔记本多媒体音箱领域。
2006 年
漫步者开始推进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转型战略,推出众多中高端产品。
轻骑兵推出受用户和行业推崇的 4 英寸书架箱 M7,再度炒热 2.0 音箱市场。
麦博确定了新的战略走向,逐步调整产品线,开始走精品化、数码化、时尚化路线。
唯歌为代表的外贸大厂大举杀回国内市场。
创见实业推出自有品牌"CJC 创舰"音箱。
2007 年
漫步者捐助 200 万元成立天使回声·漫步者基金。
轻骑兵推出多媒体音箱行业第一个服务品牌"春风服务"。
麦博推出新有源书架箱和一系列数码产品用箱。
唯歌推出全球首款圆柱型音箱,引发多媒体音箱工业设计变革;
三诺在韩国上市,成为业内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奋达投资 7 亿元兴建生态工业园。
雅兰仕等厂商开始大举出击笔记本音箱市场。
奥特蓝星多媒体音箱正式大规模进入中国。
自古大浪淘沙,历经十七年,元老消失于多媒体音箱的海洋,后来者奔流在多媒体音箱飞速向前的潮头。在占有世界上 90%以上市场份额,潮头又回到了神州大地。伴随这个潮头而来的浪花,还有更多的自主品牌更全面的产品线,以及适应数码时尚时代的外观化设计。
三晶研发出SJ8305核心IC,代表着USB技术的开创与应用发展,标志着笔记本电脑USB音箱时代的即将来临,一体式便携音箱从此开始起步。
2008 年
主流厂商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投入;
第一批多媒体音箱品牌的代表国立湮灭;
唯歌在金融海啸背景下,在国内强势崛起,迅速跃身于国内主流品牌行列;并且在竞争对手大缩拳脚的情况下,大举登陆美国市场,并在欧美,南美等地区迅速取得一线主流品牌位置,远远领先于漫步者、麦博等竞争对手;
受金融危机影响,行业洗牌,大量的不知名品牌、无数的小作坊,不停地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中,这一年倒闭清库的音箱厂就多达 100 多家。它们有相同的致命因素—其领导人对企业缺乏长期规划,实施"打一枪换个地方"的经营战略,没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稳定资金,而工厂的员工工资、厂房租金等日常开支还是照常进行,长期恶性循环,企业就会处于一个不良性的发展,倒闭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2008 年国立及大量中小厂家的覆灭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更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2009 年
耳神成立并进入国内市场;
雅兰仕力推 2.0 笔记本音箱,并取得 2.0 小音箱主导地位;
奥斯克尔以超低价冲击 2.0 小音箱市场,引发国内 2.0 小音箱残酷的竞争局面。
经过 18 年的发展,以漫步者、惠威、麦博、三诺为首的中国多媒体音箱行业已经牢牢掌控着中外多媒体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成为第一集团。而奋达、唯歌、现代、慧海、雅兰仕、兰欣、索威、山水等新老品牌则紧随其后,凭借自己积极进取的态度与活力成为第二集团的代表品牌。
2010 年
唯歌发布 USB 供电 2.1 音箱 U300,成为 USB 低音炮领航者;
漫步者宣布上市;
圣宝,不见不散等为代表的读卡小音箱生产企业崛起,标志着以笔记本电脑为载体,以及U盘,SD卡音源的发展改变着多媒体音箱的产品结构与市场份额,细分市场的时代到来.音箱行业不再是南北派之分,而是以 2.1 大音箱与小音箱两种明显的生产企业划分,细分整个国内市场份额。
相关问答
兰欣多媒体有源音箱V-3000如何连接?
有耳机插头的那条线插入电脑主机后面三个吼的中间的那个标有耳机标识的那个插吼内,另一端是分开的两条线插到有源音箱的中间箱子的背面,上面会标有音频输入或I...
什么蓝牙音响低音效果好?
蓝牙音箱的牌子挺多的,也有很多知名品牌像漫步者、麦博等都有,不过你想低音效果好点的,个人还是推荐兰欣最近推出的SOG-63,这个有双喇叭设计的,英伦风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