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智能业务 正文

高士音箱 慢慢发烧路,且行且珍惜,漫谈我的音响发烧历程

慢慢发烧路,且行且珍惜,漫谈我的音响发烧历程

第一篇: 对音乐的懵懂认识

谈到对音乐的最初认识, 在我的脑海中, 实在没有多少印象,因为我出生在一个没有音乐萦绕的家庭中,爸妈可以说是乐盲, 如果说最初接触音乐,那就是外公吹的唢呐,也正是在那时,就是这些唢呐,锣鼓,钹等传统民族乐器所演奏的我什么也听不懂的音乐,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我对音乐的最初认识,它是懵懂的,朦胧的,但却是最真实的.到现在,虽说那些音乐的内容我已经全然记不起来了,但是那种高亢,明亮, 极富感染力的音色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第二篇: 对音乐和音响的初次触电

真正说对音乐的第一次触电, 那是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 当时, 我们班的另一位同学(住我们宿舍的隔壁)是一位音响发烧友, 由于受他的影响, 隔壁宿舍的几位同学对音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动手制作了一台简易的功放, 就是用了两片当时在土炮党里较流行的中山达华电子厂的傻瓜175, 做了一台现在看来很是低保真的立体声功放, 音箱是其中一位爸爸单位里拿来的那种廉价音箱, 就有点像现在大学教室里挂在墙上的那种, 高音是那种充满金属味的铝振膜单元, 低音就是一个6.5寸的普通纸盆单元. 音源就是一台爱华的随身听. 每天晚自习回到宿舍, 他们就是打开这套简易设备, 尽放些流行歌曲, 什么张学友的吻别, 周华健的花心等, 别说古典的, 因为那时用的是磁带, 古典的本就少, 再说那是大家感兴趣的也就是流行音乐. 耳濡目染, 我也渐渐对这些产生了兴趣, 并加入了这个为数不多的发烧友团体. 虽说这些器材现在看来很是简陋, 宿舍也不可能进行什么声学装修, 两个音箱就高高挂在侧墙上, 大大地高过头顶. 但是在当时, 对我们这些耳朵并不挑剔的发烧初哥而言, 也是如闻天籁, 在那里,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定位, 尽管那定位很模糊, 那时心想, 这音乐放出来比那收录机里放出来的好听多了, 听着听者, 也很是陶醉, 心里也是麻酥酥的, 很是受用, 就如微微触电一般. 有两个喜欢跳舞的同好, 听到兴起, 还会翩翩起舞, 现在想起来, 还真是回味无穷……

第三篇: 对音响初次接触后的 “热恋”阶段

对一个事物既然产生了兴趣, 自然就会舍得花时间在其上面. 那是我们没有很多机会接触高保真的音响, 湘潭也没有什么音响市场, 于是每月一期的<<无线电与电视>>杂志就成为了我们的必读刊物, 互相传阅, 很是抢手. 那时我准备了一个笔记本, 专门抄录那些在我看来写的很好的文章, 另外那时也正是国内热正兴起的阶段, 国内也涌现了很多的音响厂商, 什么联声, 高士, 先驱, 八达, 东鹏, 苏伦, 绅士等等, 对于他们推出的新产品和主力机型, 我简直是如数家珍, 自然这些信息也是一一记录下来, 直到现在, 再翻起那本发烧笔记, 仍然感慨万千, 当时那个热度, 不说41度, 估计40度也是有的, 真是高烧不退啊.

第四篇:终于迎娶了我的第一任“夫人”

因忙于工作,一直到2002年,一直没怎么弄音响,空时也就听听音乐而已。但实际上心中对高保真音响的那份热爱并没有减退,也许是在平静中积累爆发的力量吧。2002年底,家里装了宽带,于是就经常上网逛,当然,各大音响公司的音响网站及论坛也是必逛之处,当时主要是潜水学习为主。在那里我又接触到了那些我曾经非常熟悉的音响,就这样一直网上发烧,却没有一套真正的高保真器材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4年。说实话,那种日子真难熬,打个比方,就有点像那些考出了驾照,却没有车开的“光本族”一样。本也想早些买一套,但是在房子还没有搞定之前,这个念头还是被LP“强行”按了下去。 终于在2004年,我积攒了10000元用于购置我的第一套成品器材,我终于娶到了我的“元配”:原创CD2008+Xindak XA6800SE+PROAC T1。哈哈,基本上都是“名门”之后,毫无疑问,“新婚”的生活是无比美好的,只要一有空,就整天陪着“她”,听她引颈高歌,心里的感觉,始终是甜滋滋的。

第五篇:爱HIFI论坛的快乐时光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在爱hifi论坛出现的频率急剧上升,当时觉得论坛的氛围很好,虽然人不是特别多,但是那种理性发烧且大家和平共处的氛围,让人留恋不已。在那段日子,无疑也是非常美好的,也就是在那里,我结识了很多朋友,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是说得有道理的,都是我学习的对象。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我对音响的认识及发烧的理念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和升华。在这里,我要深深地对这些朋友(当然未能尽录,还有很多)致以深深的谢意! 在新德克论坛里,我们经常就一些发烧或者音乐的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而不仅仅停留在器材的层面上,所有的这些讨论都是对我们音响发烧理念的洗礼和升华。可后来由于工作繁忙,有了孩子之后,就在也没有时间逛坛子了,音乐之路就此搁浅....

第六篇:“审美疲劳”之后,“二房”诞生记

这一切到了孩子上了大学之后,随着新房装修的完成,娇小的“元配”放在30多平方的客厅里总感觉缺少些什么,尤其是低音和声音的密度,一想到落地式音箱重放大部头作品时的那种气势(有点像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对“元配”的审美疲劳诞生了,于是乎,升级的念头油然而生。对,就是要娶一“二房”!一开始,我的想法自然是受到LP的反对,但是审美疲劳一旦产生,是很难消除的。这个相信很多烧友都会感同身受,于是只好好好慢慢开导LP。“功夫不负有心人”,LP也耐不住我软磨硬缠,终于同意了我升级系统的念头。诸位看到这里,相信能够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既要维持真实家庭的和睦,又要满足日益膨胀的“听欲”,自然不能有大男子主义,毕竟家庭和为贵嘛! 升级的计划得到“批准”后,接下来的就是升级的方案,哈哈,这个就由我担任项目经理并全权负责了,LP只是提供财政支持而已。也是因为跟爱hifi的缘分,这次选器材依然先到爱hifi论坛,这么多年没来了,大变样,新增加了很多器材,看的我眼花缭乱的,但我并没有迷失,这次在选器材的时候,我想的就是能搞大的尽量搞大的,单元要大的,箱体也要大的, 而拿破仑这个大块头,加上15寸的同轴单元,让我眼馋,最关键的是1.5W这个价格太诱人了,要知道这么大的箱子,至少也要五六万的。 经过再三斟酌,最终方案定为:CD机保持不变, 功放升级为欧博 Reference 5.0 胆机, 音箱升级为BT-AUDIO 15寸同轴拿破仑, 线材采用 喇叭线PR-35, 信号线WZ98, 电源线PC-02, 音响专业电源滤波插座为争先500b型。

第七篇:新系统的优越点

先说说拿破仑这个箱子, 方形的形体,中间盘卧着一只硕大的单元,没错,它就是这个音箱的灵魂,15寸大同轴,单元下面是一个铭牌和高低音调节。再下面的面窄挡着的是4个大倒相孔。

为什么说这个这枚同轴单元才是这个箱子的灵魂呢? 原因在于对于这么大的箱体而言,一般都是采用多单元设计,更好的发挥大箱体共鸣体积大的优势,声音更充沛。高低音更协调。但拿破仑偏偏只用了一枚同轴单元,但可别小瞧这个单元,15寸大同轴这样的扬声器,就连KEF和天朗这样的同轴鼻祖都不做了,靓声的背后是成本太高了。对单元的选材和设计极为苛刻,而且越是大的音箱,越不好调音。

那么可能大家觉得拿破仑这个箱子这么大,肯定得用大功率的功放伺候吧? 其实不然,拿破仑的灵敏度是91 DB,同样质量下,越小功率的功放,越能使其发出细腻,宽松,快速的声音,相反,用大功率轰,不是尖锐就是死气沉沉。 我用欧博 Reference 5.0就将拿破仑推得服服帖帖,很舒服的听感。为什么?因为欧博 Reference 5.0是甲类单端胆机,尽管没有推挽的功率大,但是音色好,细节丰富,听感一样出色的。当然也是拿破仑这个箱子的灵敏度优异,很好推,关键是需要功放的音色要好,素质过硬才行。

优点: 在古典的表达上,是我这套拿破仑系统的绝活,小提琴具有相当的毒性,在拉提时的动作迅速而且具有丰润的线条,十分灿烂。 细节丰富地出现在眼前。钢琴十分出色,在感受过15寸单元所发出的饱满而极具重量感的钢琴声后,你很难再回头去听小单元的音箱所发出的精致的钢琴声,因为气势实在不是一个等级。大编制交响的场面感非常棒,由于是15寸的单元,可以推动更多的空气,使得音乐在广阔的舞台上有充分的发挥空间,不会有乐器离得太近的局促感,可想而知,宽松的音乐使得听觉一点也不累,而且这套天朗的低频控制的比我家的药好,速度快,收的非常迅速而一点也无拖泥带水之感。拿破仑音箱优秀的离箱感使得我在聆听时完全能够感到音箱后方出现了连绵的,纵深的大舞台,感染力极强。

缺点: 也许是胆机比较肉的缘故,整套系统速度感偏慢,有点老牛拉车的感觉,不像马车那么利索,慢慢悠悠的。如果使用声底透明,瞬态快速的前端可能会弥补一些,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是没办法的事。

第八篇:关于生活的思考和HIFI

玩味器材之余,我有时会思考,就像我们无法购买那天价的顶级器材一样,人生有时不得不面对一些很无奈的事情,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顺其自然,泰然处之为上策。我没法购买那些天价的器材,但就现有的器材,认真而理性的钻研靓声知道,精心调校,何尝又不是一件令让开心的事情,一掷万金,身拥世界顶级名器出靓声那并不说明什么,只说明他很有钱,但如果没有一种健康的发烧心态,而以此来显富斗机,就更加脱离我们发烧,追求更美好音乐的初衷了

松风高士情——张伯驹与王世襄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处世立命的基本技能,其中古琴被列为诸艺之首,誉为“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孔子以琴载道,伯牙弹琴觅知音,传统绘画中的“携琴访友”皆是对志同道合的高士之间吐纳心声、欣赏交流的描写。

张伯驹和王世襄并为近世以来的两位高士,他们相识于抗日战胜利后的1945年秋,时王世襄担任“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地区助理代表,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前去拜访时年47岁的伯驹先生,出于对文物的共同爱好,二人一见如故,成了一辈子的知心朋友。

张伯驹(1898—1982) ,原名张家骐,字伯驹,后以字行,号丛碧,春游主人等,河南项城人,曾创办北平古琴研究会、书法研究会。他是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和戏剧艺术研究者于一身的旷世奇人。

早年曾就读新学堂,18岁入军校,而立之年厌倦行伍仕途,协父打理盐业银行并踏入艺术之路,自云三十以后嗜书画成癖,见名迹巨制虽节用举债犹事收蓄。先生晚年将一生所珍藏的《平复帖》《游春图》等国宝重器全部捐献与国家,启功评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张伯驹先生1961年秋来到吉林省博物馆任副研究员,次年任副馆长并主持工作,在任期间广泛征集馆藏文物,奠定了博物馆馆藏的基础,还将身边最后珍爱之物——宋·杨婕妤《百花图》,宋拓《九成宫醴泉铭》,宋拓《圣教序》等30余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吉林省博物馆。

王世襄(1914—2009) ,号畅安,祖籍福建,生于北京,早年就读美国华侨学校,少年时因哥哥十岁早夭而得母溺爱,只要对身体有益的活动从不多加干涉,架鹰逐兔、挈狗追獾、秋斗蟋蟀、冬怀鸣虫。晚年自嘲:“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担任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时期,清理追还战时被劫夺的文物共六批,总数有两三千件之多。1947年3月开始任职于故宫博物院,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博物馆期间购买“松风清节”琴。

王世襄一生研究范围广泛,涉及书画、雕塑、烹饪、建筑等方面,他对工艺美术史及家具,尤其是对明式家具、古代漆器和竹刻等均有独到研究,经他编写出版的书籍多达40多种,有京城“最大的玩家”美誉,玩出了“世纪绝学”。

张伯驹和王世襄两位先生均出自名门望族,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一生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坦荡真诚。他们热爱生活,聚餐时张先生的“清炒口蘑丁”、王先生的“焖大葱”上桌就被大家一扫而空;他们把毕生精力收藏的文物都安置到国有博物馆保存,使珍贵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一睹国宝重器。两位高士的交契,对于文物研究的精心致思以及为传承文化而呕心沥血的风采,展现了文博大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让后人景仰……

展览名称:松风高士情——张伯驹与王世襄

时间:2021年10月1日-2021年12月1日

地点:吉林省博物院一层C座张伯驹馆

本次展览展品既有久负盛名,多年来首次展出的院藏国家一级文物——唐款“松风清节”古琴,同时也遴选三十余件与古琴相关的书画珍品,愿琴音能在观者繁忙工作之余,辟一隅精神上的净土,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美好。

重点文物介绍

1、唐款“松风清节”百衲琴

简介: 琴为仲尼式,桐木斫之百衲琴,髹栗壳间朱红漆,鹿角灰胎,发蛇腹间冰纹断,弧面作弓形,较为肥厚,底亦略作圆弧状。通长116.4厘米、肩宽18.4厘米、尾宽13厘米,肩自三徽始具垂肩而阔之象。

池沼作长方形,龙池上刻寸许欧体楷书“松风清节”四字。池内刻六方龟背形百衲纹片并填漆灰,纳音较平。其左右刻寸许楷书腹款“大唐贞观五年雷击良材,雷霄建制百衲”十六字。腹内刻款刀口利落,字之内外木色一致,一望而知是斫成之初原有的刻款。

琴发音松古、清脆兼而有之。无论漆色断纹,音响效果,均在上品之列。而木质朽旧,声音松古,对此琴家均无异词。“松风清节”琴现为吉林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2、松溪论画图轴

年代:明

作者:仇英

尺寸:纵59.5厘米 横104.4厘米

绢本 设色

款署:吴郡仇英为溪隐先生制。

钤印:桃花坞里人家。

作者简介:仇英(1493—1560),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后移居苏州,早年做过漆工,为人彩绘栋宇,后与周臣学画,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注:此作为横式构图,群山一隅古树参天,溪边树下两位高士抚琴论画,书童提水煮茗,人物刻画神完气足,用笔精工飘逸流畅,营造微风入林幽远的意境,生动展现出人之向往怡然自乐的恬静生活。

3、抱琴访友图

年代:明

作者:文徵明

尺寸:纵47.7厘米 横26.2厘米

纸本 设色

款署:清秋携手夕阳台,水碧山明锦障开。欲写高深无限意,溪边有客抱琴来。

钤印:徵、明、徵明。

作者简介: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被授予翰林待诏,五十七岁年辞官归乡,专攻绘事,诗、文、书、画“四绝”。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注:画中高山瀑布飞泻而下汇成溪流,岸边平台之上,二人席地相对而坐,侃侃交谈,画面下方一友人抱琴循声而至。此作尺幅不大,但色彩淡雅清润,有小中见大之势,应为文徵明传世的精品之作。

4、策杖赏春图轴

年代:1921年

作者:金城

尺寸:纵80.5厘米 横32.5厘米

绢本 设色

款署:闽江画派仰津梁,一幅南山介寿觞。阅世松筠贞晚节,成蹊桃李驻春光。胸中丘壑文章富,笔底山川翰墨香,补柳西湖看长大,烟云供养九芝房,畏庐先生画宗七十寿,吴兴金城敬祝。

钤印:金城印、拱北。

作者简介:金城(1878—1926),王世襄先生大舅,字巩北,一字拱北,号北楼、藕湖,浙江吴兴人。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并任会长,他诗、书、画、印全能,尤擅山水、花鸟,师宋元法,笔墨谨严,以工带写,传统功力极为深厚。知名弟子有陈少梅、刘子久等。

注:畏庐,即林纾(1852年—1924),中国近代文学家,字琴南,号畏庐,福州人。晚称蠡叟、践卓翁等,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举人,诗、文、画皆能,有狂生称号,晚年居北京,任北京大学讲席,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著《畏庐文集》《春觉斋题画跋》等。

注:画面描写了高山翠柏,谷底桃花,一策杖老人缓步尽享美好的春光,有视觉美,可行、可游、可居。

5、横琴待鹤图册

年代:清

作者:吴谷祥

尺寸:纵34厘米 横40厘米

纸本 设色

款署:岩前倚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写曹文晦诗意,吴谷祥

钤印:吴谷祥印

作者简介:吴谷祥(1848—1903),原名祥,字秋农,初字蓉甫,别号瓶山画隐,晚号秋圃老农,浙江嘉兴人。善山水、花卉、仕女,用笔苍劲,设色清丽,客居苏州,与顾子山、吴清卿等结画社,时称怡园七子。回嘉兴后因无家,寓居寄园,直至去世。

注:曹文晦,元代诗人,著有《新山稿》。台州天台人,字伯辉,号新山道人。(文 苏雷)

来源:吉林省博物院

相关问答

高士音箱怎么样?

这款音箱的音质特别的达标,而且它的音质也是特别好的,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好的收听效果。这款音箱的音质特别的达标,而且它的音质也是特别好的,能够给大家带...

kooa是什么牌子?

korea是属于韩国品牌,7月4日,韩国文化体育旅游部发布了一个新的国家品牌:“korea”,这个品牌是利用韩国国民心目中的传统与现代、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等核心...

九几年的高士810书架音箱怎么样?

1.九几年的高士810书架音箱质量不错。2.因为九几年的高士810书架音箱采用了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所以其音质表现出色,能够提供清晰、逼真的音效。3.此外...

广州高士音响KA-2安装方法-太平洋汽车

百万购车补贴千元补贴权限详情录音修改声音设置访问网络权限详情录音修改声音设置访问网络广州高士音响KA-2安装方法

高士功放机质量怎么样?_住范儿家装官网

国产高士兄弟,记住啊,以前的人造假的太少了,哪像现在的人老奸巨猾,所以质量肯定没问题,功率应该是100W买音响的时候最好能让卖音响的人帮你挑选,...

怎样查看音箱是什么型号的?

通过查看音箱产品标签上的型号信息或者通过官网查询一般来说,音箱型号信息会在产品标签上标明,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便于使用的二维码可供扫描来获取更多信息如果...

kones音响是哪里产的?

kones的牌子是高士。是国产品牌,是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高士电器有限公司华联电子厂旗下产品。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鹤边军民西路鹤边员村西街5号1栋。经营范...

小白求解答高士功放怎么样_土巴兔装修问答

高士功放感觉不错,高低音很有质感,确实与一般的比较大不一样,功能也很齐全,音响做工精细,功能全,听CD音响效果非常好,听音乐层次感强,声音自然纯真...

KONZE是怎么品牌音响?

kones的牌子是高士。音响(Audioelectronics)广义上是指一种利用电子回路设计进行音讯与电子讯号间之互相转换的设备,但在一般口语上音响通常是指一整套可以还...

卫星家庭影院音响哪个牌子的音质好-一起装修网

[回答]推荐几款比较好的。三星(SAMSUNG)家庭*HT-E353K5.1声道卡拉OK电999元高士(KAOSHI)XBW-00195.1家庭*音响套装家用音响电视客厅K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