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无遗,为大场面而生的书架箱——英国Kerr Acoustic K300 MK3
原创 文/陈建华 新音响New Audiophile
在音响界,有些品牌的起点非常高,最小的型号也是很多品牌旗舰级产品的存在感。就如同学书画学音乐的很多,但要脱颖而出的百分之一都不到。音响圈也是如此,比如而本文的主角英国Kerr Acoustic (卡尔监听)K300 MK3书架音箱,就犹如神一般的存在,尽管Kerr Acoustic仅仅是2017年成立的新品牌,旗下产品型号不多,但几乎都进了英国知名媒体《What Hi-Fi?》《HiFiChoice》等权威杂志的最佳推荐与好评。《What Hi-Fi?》对Kerr Acoustic K300 MK3的声音评价给了满分的5分,对音场构建评分也给了满分的5分。
《What Hi-Fi?》评价到:我们真的很喜欢这无论品牌还是外观都很低调的Kerr Acoustic K300 MK3。这对书架箱在中小型房间使用时,声音的透明度和平衡性方面表现出色,而如果您真的想听到录音中巨细无遗的信息量,在同等价位的扬声器,Kerr Acoustic K300 MK3无疑是最好的。它的声学素质无疑是高于一些品牌更老型号更知名的竞争对手。富有表现力的动态和出色的平衡度,Kerr Acoustic K300 Mk3是我们在这个级别上听到的最具监听能力和透明度的书架音箱之一。
Kerr Acoustic(卡尔监听)公司于2017年6月成立,产品特点就是坚持优秀的传输线设计。创始人杰斯·卡尔在创立Kerr Acoustic之前就是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兼鼓手。从8岁起他就学习音乐,对正确的声音的判断比一般音箱设计师更为敏锐,而作为鼓手和音乐制作人音准和要求同样比一般音响设计师更高,能不能高传真的还原出鼓声的音箱设计对于监听音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而他潜心研究传输线结构,杰斯·卡尔说:“传输线结构设计成本更高,但往往效率比较低?设计好的传输线,就更容易在较低的八度音阶中区分单个乐器的细节和细微的差别。”
Kerr Acoustic的创始人杰斯 ·卡尔的学位毕业论文正是一个12英寸低音扬声器的大型三线传输线音箱,这让他在理解传输线设计技术及其实用性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杰斯·卡尔发现了市场上的一个缺口,那就是高端传输线扬声器采用了优质材料和组件,并结合了平面高音喇叭。他认为设计音箱并没有所谓的唯一正确的方式,虽然不少设计师采用导相式设计,问题是导向管设计经常倒是低音的响应不能做到真正的线性,导相孔端口容易让低音瞬态响应变得“模糊”。以低音提琴和定音鼓一起演奏为例,导向管式设计的箱体可能使得这些乐器声音融合在一起,在箱体和导相孔端口引起自然共振并被放大,乐器的清晰度和质感容易被声音共振所污染。
杰斯·卡尔说:“传输线结构设计成本更高,但往往效率比较低,设计好的传输线,就更容易在较低的八度音阶中区分单个乐器的细节和细微的差别。以低音提琴和定音鼓一起演奏为例,导向管式设计的箱体可能使得这些乐器声音融合在一起,在箱体和导相孔端口引起自然共振并被放大,乐器的清晰度和质感容易被声音共振所污染。传输线设计的箱体业界成功者少,因而业界还是以导相管设计的音响为主,但传输线设计如果做得好,可以在既定的箱体尺寸下提供更快、更深的低音,同时失真也更低。”
有必要隆重介绍一下何为真正的带丝高音。这只非常特别的60mm真带式高音单元是Fountek定制,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国产带式高音单元,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工厂也诞生了不少顶级喇叭单元的设计、生产或者代工企业,早在十多年前就在欧美市场上取得非常高的声誉。2000年Fountek 团队就开始研发带式高音,2004年突破原有带式高音的纯铝箔振膜结构,使用耐高温复合材料的三明治结构振膜,2005年Fountek就成功研制出分体式支承结构,当年Fountek就取得了多项创新的专利技术。Kerr Acoustic从众多的高音单元做选择,优先考虑的是其优秀的声音性能与极轻的振膜质量,从获得更好的高一瞬态表现与巨细无遗的细节分辨率。
Fountek高强度复合振膜材料应用,可以改善金属材质本身的不良谐振带来的失真,比起传统铝带高音声音轻飘飘没有实体感和分量感的现象得以根除,并且传统铝带锯齿状振膜容易受到重放音乐产生的应力以及地心引力的双重影响而产生铝带松弛现象,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铝带,Fountek的带式高音就完全没有传统铝带高音的缺点,并且单元的可靠性和声音性能极佳,十多年前就在欧美市场取得良好的口碑足以说明其是业界领先水平的带式高音的喇叭单元。而这只Kerr Acoustic K300 MK3特别定制的HF Driver真正金属丝带高音单元,规格为60mm,却只有0.027克超轻质量,振膜面积不仅比传统软球顶高音大很多,重量却只有软球顶高音的二十分之一,超高带宽达45kHz!
而中低音单元,Kerr Acoustic K300 MK3使用的是著名的Scanspeak Revelator 18W/4531中/低音单元特别定制版,根据Kerr Acoustic的传输线结构所需要做了修改与优化,这只“西瓜皮”中低音单元就不用过多的介绍了,经过Kerr Acoustic优化改良后的,使用二阶-12dB分频设计,并使用高质量手工绕制空心电感与聚丙烯电容和碳膜电阻。
难以逾越的两分频书架箱设计典范
虽然Kerr Acoustic K300 MK3是一对标准6.5英寸低音两分频设计的书架箱,并未采用旗舰K100 MKII的12英寸八爪鱼低音与馒头中音,却是令人印象深刻一听就难于忘怀,小小6.5英寸中低音单元能迸发出很多8英寸三分频落地箱才有的大能量与大场面,优秀的传输线设计不仅能令6.5英寸中低音单元很好地与的60毫米的真带式高音衔接,低频的下潜深度、能量感却显得出类拔萃,“标准两分频书架箱”只为还原大场面音乐而设计。
K300 Mk3的箱体由波罗的海桦木胶合板制成,前障板厚度为24mm,其余部分厚度为18mm。除了潜心与优秀传输线结构的研究,Kerr Acoustic(卡尔监听)还通过卓越的箱体材料打造更加的声学特性线体,Kerr Acoustic使用的这种波罗的海桦木胶合板合成材质比MDF板性能更好且成本更昂贵很多,音箱箱体是采用每个1毫米厚度的胶合板之间和阻尼树脂层, 箱体每个饰面的木纹纹理都自然天成独一无二。Kerr Acoustic K300 MK3有四种实木饰面(橡木、胡桃木、罗森特和黑橡木),可定制的缎面或高光油漆饰面,有很多饰面选择。可额外收费定制任何缎面或高光的漆面工艺。
为何小标题说这是难以逾越的两分频书架箱设计典范呢?因为它的高音、中音与低音都是同口径同容积箱体中示范级的表现。高频延伸虽然很高,却拥有轻松、空气感十足的表现力,中频饱满而不过溢,低频能量强悍有超越一些8英寸落地箱的场面感,在优秀的传输线设计加持,它的低音层次感与瞬态响应又是一些大口径所做不到的。
令人信服的马勒交响曲
Kerr Acoustic K300 MK3的平均阻抗6欧姆,灵敏度有89dB,无论是大功率的前后级功放,还是合并胆机,都能很好地与它做搭配。虽然这对书架箱在我们杂志社与不少功放搭配都能有不错的声音表现,哪怕用300B合并机,在中小空间它也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声音动态。但我们所听到的最好的还是在骏博广州的试音室中听到的前端系统以及这套系统在不同展会上搭配这对书架箱全面的表现力,因为前端系统越好它所迸发的声音能量感与绽放的音乐色彩会更好。
搭配它的功放系统是美国increcable (原点) TPC-1HP电源分体前级与 TPA-120M单声道电子管后级,音源是Playback Designs CD/SACD机 ,而所有音箱器材皆使用increcable (原点)不同型号的避震垫,并配上increcable (原点)G4地线、地盒以及increcable (原点)的墙插,并用上全套increcable线材。对,前端系统与两年前我们所搭配的Kerr Acoustic K100 MK2旗舰落地音箱是一样的。
太令人震惊了!播放马勒交响曲这哪里是一对6.5英寸书架箱的场面啊?Kerr Acoustic K300 MK3的强大之处在于宽厚从容,一些号称大动态无坚不摧的同口径单元的书架箱在它面前只能说不是一个级别的,比如重播马勒的音乐,与一些书架箱被发烧友误以为是动态摆幅大而忽大忽小的声音相比,Kerr Acoustic K300 MK3能让您慢慢地让人能跟进入马勒的音乐世界中描绘的情景中。
管弦乐由弱渐强不断堆积叠加是一点一点慢慢上来的,不是一下子大声一下子小声。紧随着乐团管弦乐合奏时排山倒海一般声音能量,K300 MK3完全经受得住摧残。且完全消失在听音室中,声场的深度、宽度、高度犹如现场音乐会一般的宽阔舞台感,在速度、爆发力、低频能量、全频段的分析力都是示范级的,宽阔的频响使得其两端的延伸充足但并不刺激,6.5英寸的中小口径喇叭竟然能发出这么稳定又规模感极大的声压,实在是令人惊讶。
小提琴家穆特与洛杉矶艺术管弦乐团演奏的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所创作并由他亲自指挥的经典电影配乐专辑《穿越星空电影配乐精选》, 如同播放马勒交响曲一样有令人匪夷所思的表现,穆特小提琴演奏沉静时好似在耳边呢喃温柔细致,音色妙不可言,而奔放时激情四溢,纤细靓丽却不刺激。当管弦乐合奏的时候,惊涛骇浪一般的能量迸发,但弱音的弦乐群却丝毫不乱,没有被后面的打击乐给淹没。
且Kerr Acoustic K300 MK3无论是重播大编制电影配乐还是重播马勒的音乐,层次感丰富且细致入微,这只有无论是低音瞬态还是高音瞬态都做到非常好的音箱才能重播出这种状态,就这种声音状态,完全令人信服,但同时又让人怀疑,听音室现场是否偷偷装了低音炮?不好意思,这真真切切的,是来自一对Kerr Acoustic K300 MK3书架箱的表现。
中高频绵密自然,丝丝入扣
除了低频的表现“让人怀疑人生”外,Kerr Acoustic K300 MK3的中高频是中性自然、绵密又柔和的,既有传统英国音响的温暖厚润的声底,又维持细节极佳泛音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整体来说,还是中性准确的声音特质,播放小提琴能非常唯美纤细,播放人声丰满而有肉感,已经是一对超越大多书架箱所能诠释的频率范畴的“大音箱”了。
比如播放天弦唱片前不久出版的《非•常•四季》中的第一曲:皮亚佐拉—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之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秋》,Kerr Acoustic K300 MK3非常真实地还原出录音中所用的意大利制琴巨匠乔瓦尼•巴蒂斯塔•瓜达尼尼1751年制作于意大利米兰的小提琴是音色,这是并称世界三大名琴的G. B. Guadagnini稀世名琴,Kerr Acoustic K300 MK3将这把稀释名琴中低音部犹如男中音一样宽广的雄厚,擦弦、揉弦的质感相比一些小提琴音色更饱满温醇更为宽松特性恰如其分地体现,而在高音部音质绵密细腻,透明中裹着一层着金黄的质感,既悠扬又高雅,这种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美感,Kerr Acoustic K300 MK3那反应速度极佳、中高频分析力极高但带有厚度与油润度的揭示能力全忠实地呈现出来。
邓丽君的音乐是我最熟悉不过的,但这一次我用我这两年经常用来测试音响的有小邓丽君之称的蔡幸娟《妈妈情歌》,这是2003-2004年蔡幸娟录制的三张“情歌”专辑之一。虽然没有标榜发烧录音,但编曲非常用心录音非常考究,将入门古典音乐配器融入流行音乐,令人耳目一新。Kerr Acoustic K300 MK3所诠释出来的中高频与一些4-5英寸口径的书架箱的那种秀丽清新的“细”不一样,K300 MK3更是多了一份成熟味道,将历经感情变故之后中年的蔡幸娟音色中的沧桑感展现得令人热泪盈眶,实际上这张CD二十年前我有买过头版但不知收在哪里找不到了,这两年买的再版声音比较单薄少了些圆润,只是没想到在Kerr Acoustic K300 MK3上又找到了二十年前的那份感动。
蔡幸娟音色的发音口型大小、气息变化清晰且精准,从丹田的位置到胸腔共鸣、口腔位置的发音以及头腔共鸣,这种中频的表现往往是高级监听音箱才有的,与老英国声那种强调昏暗厚润,与现代一些音箱强调的透明线条都不一样,K300 MK3的中频带有英国音箱特有的磁性与粘滞的质感,在整体中频的清晰度与声音润泽度上做了非常好的权衡,既不过分的强调厚度,也不会因为音色绵密从而损失了中高频的清晰度,这个度的把握是极其关键的,K300 MK3所还原出来的是蔡幸娟是以情感带动声音,是用心和用情感在歌唱。蔡幸娟清晰又亲切的吐字、唯美又典雅的音色,内敛的情感还原得丝丝入扣,也是Kerr Acoustic的设计灵魂,这种中频质感非常迷人,且轻易地就能令人陶醉。
后序
Kerr Acoustic K300 MK3是一对动态宽广声音全面的书架音箱,其所能还原的音乐张力与整体的音乐揭示能力都是这价位的示范级。传输线音响是否表现鼓乐有权威性?这是当然的,相对其他同等单元口径的书架箱来说,Kerr Acoustic K300 MK3的鼓乐具有权威性,有超越箱体的声音能量感,低频紧凑又凝聚,绝不拖泥带水,有比其他同口径单元音箱更扎实的稳重感,无论是鼓乐还是交响乐都有令人信服的表现。
但别忘了,Kerr Acoustic还有使用12英寸八爪鱼低音的旗舰落地箱Kerr Acoustic K100 MKII与其他型号的落地音箱。Kerr Acoustic K300 MK3主要还是针对听音环境不大但又想要还原大场面的发烧友。它有巨细无遗的声音细节刻画能力,是为诠释大场面音乐而生的书架箱。
Kerr Acoustic K300 MK3声音的色调是中性均衡又平衡的,声音基准始终维持在“标准中轴线”,播放小提琴或是女声,它通透明亮而不单薄不飚,播男声或者大提琴声音饱满,没有多余的脂肪,全频段的音色绵密,张弛有度,有优秀的分析力又很容易揭示出录音中的不足,使用Kerr Acoustic K300 MK3欣赏音乐,请选择录音优秀的作品,别用录音太差的唱片“忽悠”它。
总代理:骏博音响(852)69491324 13826280625
售 价:¥60000 -¥70000元(多种木皮可选)
END
英国PMC Twenty5 21i 书架音箱详细评测
英国 PMC Twenty5 i 系列,算起来是第三代了!第一代是纪念 PMC 创立二十周年的 Twenty 系列,首度改版是 2016 年推出的 Twenty5 系列,再来轮到 2020 年的 Twenty5 i 系列登场。送来 U-Audio 试听的 Twenty5 21i,是系列音箱尺码最小的一款书架音箱,拿来聆听最适合。
Fact Fenstria 高端技术下放
虽然历经三代改款,Twenty5 21i 的外观变化不大,不过与第一代相比较,不管是单体、分音器或传输线音箱,全部不同,显示 PMC 持续在 R&D 研发上的投入。根据 PMC 原厂资料显示,Twenty5 i 系列改款的原因,源自新旗舰音箱 Fact Fenestria,这项长达五年的研发计划,带来新的技术突破,因此将旗舰音箱的技术延伸到 Twenty5,就变成 Twenty5 i 了。
全新 Twenty5 i 系列,一样维持六款产品,Twenty5 21i 是尺寸最小的书架音箱,它有一个尺寸较大的哥哥 Twenty5 22i,再来就是三款音箱,分别是Twenty5 23i、Twenty5 24i 与 Twenty5 26i,配合多声道系统,还有一款 Twenty5 Ci,不管你打算听两声道,或是组多声道,Twenty5 i 系列的很合适。咦?没提到超低音?没错,超低音没改款,依然是 Twenty5.sub,没有一起进化到 Twenty5 i 系列
「i」代表 Improved 改良版
产品系列字尾加上「i」,是「improved」改良进化的意思,其实外观上变化不多,改变都在内部,变化最大的是高音单体,Twenty 与 Twenty5 都采用 27 mm SONOLEX 丝质软半球高音,而 Twenty5 21i 换上口径较小的 19 mm SONOLEX 高音,而且把悬边加大到 34 mm,而这项改变,是 Twenty5 21i 与 Fact Fenestria、Fact Signature 技术下放最直接的证据,Fact Fenestria 的高音单体是 19.5 mm,搭配 36 mm 宽悬边,Fact Signature 则是 19 mm,而 Twenty5 21i 的高音单体,很可能和 Fact Signature 一样,真是如此,就更显得 Twenty5 21i 超值了。
为什么要更换高音单体?这与音箱设计的预设目标有关,PMC 希望提升声音扩散性(dispersion),让聆听甜蜜点(sweet spot)更宽阔,所以把高端 Fact 的高音单体下放,换成振膜口径较小,但是悬边更宽的新设计。如果说提升声音扩散性与聆听甜蜜点,听起来像是「音响术语」,那我讲得更白话一点:PMC 希望 Twenty5 21i 怎么摆都好听,也不一定要坐在皇帝位,随意在聆听空间走动到处都好听。
提升高频扩散性
此外,Twenty5 21i 的高音外面有一层超高硬度玻璃纤维材料的保护罩,上面有细小的孔洞,它不光是高音保护罩,而是具备提升声波扩散性地强化设计。凑近仔细看,表面成规则的六角形分布,有点像蜂巢的形状。这种设计数十年前 BBC 音箱就很常见,PMC 自家高端音箱也有好几款使用,但是技术上的难题是表面开孔的形状,如何才能达到提升高频扩散的效果,与孔洞的形状、大小与密度有关,而且要针对单体量身订做,这就是原厂的 Know-How 所在。
Twenty5 21i 的 140 mm 中低音单体,依然是 g-weave 振膜,采内凹式防尘盖设计,看起来与前一代 Twenty5 一样,设计工程师 Toby Ridley 的访谈资料中,并没有讲到低音单体的改变,只有讲高音换上新单体,所以很可能是沿用原本 Twenty5 的中低音单体。
分频点向下拉 100 Hz
既然高音单体换了,分音器就要重新设计,PMC 的传统是偏好高端分音,但 Twenty5 21i 的原厂规格只有标示分频点,设定在 1.7 kHz,并没有说明是几阶分音,但从分音器的尺寸来看,应该还是复杂的四阶分音,以高斜率达到精确的频率分割。Twenty5 21i 的分音器有多大?几乎就和 Twenty5 21i 的背板一样大,这个分音器锁定在音箱金属背板上,并将音箱接口直接固定在分音器上,达到信号路径最短设计。
Twenty5 21i 设定 1.7 kHz 的分频点,比上一代 Twenty 5.21 要低,前两代都是 1.8 kHz,现在拉低一点,降到 1.7 kHz。看起来只有 100 Hz 的差异,不过却能让高音单体多负担一点中高频,中低音单体不需要拼命飙高音,让两个单体彼此的工作负担,都维持在各自最舒服的状态。
ATL 先进传输线音箱是 PMC 神主牌
再来就要讲 Twenty5 21i 的音箱了,ATL 传输线音箱是 PMC 的核心技术,ATL 就是「Advanced Transmission Line」的缩写,应用的理论就是传输线音箱,但是 PMC 强调自家传输线音箱技术更先进、更成熟,所以称为 ATL,PMC 大大小小所有音箱,全部都采用 ATL 传输线音箱设计。其实,在 80 年代时市场上有不少标榜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音箱的音箱品牌,但是不敌市场的筛选淘汰,只有 PMC 一支独秀,用自家 ATL 闯荡江湖将近三十年,这不是运气好,而是靠坚实的技术研发,因为传输线音箱的理论虽然很好,可是很难做,制作成本也比密闭式音箱或低音反射式音箱要高,假如没有卖出一定的音箱数量,公司很难维持长期经营,所以目前全系列音箱都采用传输线音箱设计,就只有 PMC 一家,其他品牌或许可以看到一两款音箱用传输线音箱,但并非核心技术,只有 PMC 专注在同一设计理论,花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把传输线音箱做得尽善尽美。
(图片取自PMC原厂)
仪器测量搭配人耳反复聆听
什么是传输线音箱?就是在音箱内部设计传输线通道,增加低频的传输距离,因为低频的波长比较长,增加传输线的长度,就可以有效强化低频延伸。好,难题来了,传输线距离增加,虽然可以强化低频延伸与量感,但是速度跟不跟得上?要是低频慢了,听起来就是糊的,音乐怎么会好听?这就是技术难题了,要靠传输线强化低频延伸与量感,但又要兼顾速度,该怎么做?抱歉,这是秘密,就连我去了 PMC 原厂三次也挖不出答案。我知道 PMC 的传输线音箱,内部使用特殊形状的吸音棉,而且厚薄不一,但是每一款 PMC 音箱内部的阻尼,配置全部不同,至于怎么设计,PMC 只告诉我说用仪器测试加上人耳聆听,反复比对,哎呀,这有说等于没说,大家不都是这么做,我是想问PMC 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公式或配方,答案是没有,全部都要靠测量和试听,反复进行,所以每一款音箱的研发过程,都很难量化,有时候快,有时候慢,这种仪器辅助、人耳聆听,反复尝试错误的方法虽然耗时,但数十年来仪器测量依然无法取代人耳。
延续 Laminair 气流导通设计
Twenty5 21i 的 ATL 传输线音箱,还加上了 Laminair 设计,就是音箱正面下方的出气口,装上了具备空气流体力学设计的格栅,其作用就像是跑车的尾翼或是扰流板,可以加速气流导通,让低频的反应速度更快、更干净,也更少气流噪讯。Laminair 低频出口扰流板设计,对 PMC 来说并不是创举,第二代的 Twenty5 就已经用上了,到了第三代的 Twenty5 21i,优质的设计当然继续沿用。
标准正三角形摆放轻松搞定
在 U-Audio 试听 Twenty5 21i,我采用近场聆听设定,也就是音箱间距约 2 米,我与左右声道音箱的距离也大约 2 米,用标准的正三角形摆放近场聆听,并适当调整 Toe-in 角度,大约是从聆听位置看过去,只看到 Twenty5 21i 正面,但是看不到音箱侧面,就是很理想的正三角形摆放。拿常用的 Linear Acoustic LAV-60 MKII 来推, 100 瓦输出功率的综合功放,推起效率 86.5 dB 的 Twenty5 21i,大致算轻松,价位配起来也合宜,不过刚好编辑部来了娇贵器材,Audia Flight Strumento No1 MKII 前级与 Papworth M200 后级,虽然知道这是百万等级的器材,但实在忍不住想试试 Twenty5 21i 的极限,就接上去听了。
百万前后级伺候真是惊奇
唉,不听就算了,这一听,真吓了一大跳,没想到 Twenty5 21i 这么惊人!我只拿 Eric Clapton「Unpluged」专辑的「Tears In Heaven」来说就好,LAV 60 MKII 可以推出饱满的吉他音色,并且把音场定位描绘得清晰漂亮,展现 Twenty5 21i 是好音箱的特质,可是换上 Strumento No 1 MKII 与 M200,音箱完全消失在聆听空间当中,舞台空间的 3D 立体音响,在音箱后方清楚呈现,每一个吉他弹奏的力道变化、贝斯的行进,与和声群的陪衬,诸多细节让现场演唱会录音更逼真、更传神。我知道,没有人会用百万前后级来推十来万的 Twenty5 21i,但这显示 Twenty5 21i 有多好,拿越高等级的功放来推,Twenty5 21i 就能给你更多直接无限的丰富音乐细节。
不只好,而是非常好
不理性地用百万等级前后级来搭配,让我对 Twenty5 21i 的评价更高,本来我只觉得它是对好音箱,但是配上极为优质前端器材之后,Twenty5 21i 变成一对非常优秀的书架型音箱,音乐细节再生能力绝佳,中低频够沉稳,且能忠实呈现音乐的动态变化,音色走向中性干净均衡,但在中频段维持着适当的暖色调,听见丰润的音乐肌理。
听「Tears In Heaven」,Twenty5 21i 清楚地展现舞台的样貌,采用近场聆听设定,音箱自然地消失在空间当中,Eric Clapton 的前奏位于右方,左边插入第二把吉他,前奏更为丰润,Eric Clapton 轻轻唱起「Would you know my name, if I saw you in heaven......」,Twenty5 21i 把歌声中的沧桑传神地呈现,这是 Eric Clapton 纪念早逝爱子的歌,父亲不知道在天堂见到儿子时,是不是彼此还认得,但更难的是,父亲认为自己不会上天堂,所以父亲自己要坚强走下去,Twenty5 21i 把歌声当中的情绪唱得真挚,我听得入神,直到掌声响起,才回过神来,跟着掌声听下去,「Lonely Stranger」用漂亮的蓝调乐句,即兴一般地接续着演唱会。
吉他手的细部表情清晰呈现
同样是吉他,Twenty5 21i 可以清楚呈现不同录音的细节与气氛,像是 Carol Kidd 与 Nigel Clark 合作的「Tell Me Once Again」,听「Stormy Weather」这首经典爵士标准曲,开场的尼龙弦吉他,拨弦的力道就比较有肉感,不像 Eric Clapton 那么亮、那么脆,音色更暖调,变化更为丰富的爵士和弦,加上许多意料之外的和声,与 Carol Kidd 的歌声相互妆点。
由于是录音室作品,「Stormy Weather」的录音背景,听起来远比「Unpluged」干净,Carol Kidd 的歌声与 Nigel Clark 的吉他,形体都拉得比较近,对比干净的录音背景,Twenty5 21i 呈现出惟妙惟肖的人声与吉他形体,纯齿音的细节与吉他滑动的擦弦声,自然且清晰,强化了聆听的真实感。
钢琴的轻重颗粒分明
听吉他与人声这么棒,换成钢琴如何?拿出辻井伸行的「卡内基音乐厅初演会」,这是年轻盲眼日本钢琴家首度登上卡内基厅舞台的现场录音,第一轨的「贝多芬:暴风雨」第一乐章是他在卡内基厅弹奏的第一个音符,录音刻意在第三秒才开始,但音乐会现场的骚动,已经忠实地从 Twenty5 21i 上面传达过来,第一个琶音进入之前,空间中细微的椅子磨擦声响,三个长音的动机尚未结束之前,观众席传来轻微的咳嗽声,Twenty5 21i 清楚地呈现现场录音的宽阔感,钢琴凝聚在舞台中央,随后进入暴风雨狂乱的音符,钢琴家完全进入状况,展现暴风雨强烈的动态对比,琴键时而猛爆,时而温柔,而 Twenty5 21i 清楚地把钢琴家指尖的强弱轻重发挥出来。
我要强调,动态对比并不是大小声,而是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对比,钢琴在表现音乐的强与弱,用的是琴键的大小声,钢琴家要控制指尖的力道,展现大小声的差异变化,而我们在音响上面重播录音时,音箱如果具备优秀的动态,就能让我们听见钢琴家在指尖上面多样的变化,如果音箱大声会吵,小声又软弱无力,那就是动态对比不够,音乐听起来会很无聊,可是在 Twenty5 21i 上面听「暴风雨」,那可是既传真又传神。
「暴风雨」第一乐章进入尾奏之前,有一段仿佛独白的音符,这时候钢琴家巧妙地应用延音踏板,音符飘散在空气中,音乐欲言又止,然后进入坚毅的乐句,准备迎向最后的尾奏,钢琴家坚定地琴音,颗粒清晰又沉重,伴随辻井伸行演奏时的呼吸声,Twenty5 21i 仿佛将我们带回 2011 年 11 月 10 日的音乐会现场。
小提琴家的演奏风格清楚辨识
能够传真,又能传神,与Twenty5 21i 来比较不同演奏风格,立马听见音乐家的差异。像是帕尔曼的小提琴,音色总是带着温润的模样,色调暖且绵密,听「帕尔曼的电影琴缘」最具代表性,电影「女人香」的主题曲「Tango」,是皮耶佐拉的作品改编,帕尔曼的小提琴难得激情起来,不过前奏稍微情绪高涨之后,进入绵密的探戈主题,帕尔曼那绵密又甜润的小提琴音色,高频散发着油光水滑的光泽,尾韵都修饰得圆圆润润的,Twenty5 21i 唱起来也是一派悠闲自得的样貌,中高频泛开柔润晕黄的光泽,唱出探戈浪漫的模样。
换上拉卡托许的「Lakotos」专辑,听「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这位吉普赛小提琴家的演奏风格鲜明,带有强烈的匈牙利风格,演奏布拉姆斯年轻时的曲子,那可是热力四射,张力强劲,一开场的慢板音色浓郁厚实,双弦收尾的乐句琴腔共鸣尾韵,情绪浓重,独奏一大段起落用泛音收尾,进入快板的乐章,钢琴、小提琴、低音大提琴之外,还加入扬琴合奏,增添了匈牙利舞曲的异国风情。Twenty5 21i 唱起拉卡托许,那就跟帕尔曼的味道完全不同,多了一番杀气,衬底的扬琴声响与小提琴互相交织,味道也与传统古典乐配器不一样,而 Twenty5 21i 用真实的样貌,呈现不同的音乐诠释情感。
用接近音乐会现场音量听钢琴协奏曲
该把编制扩大了,来听阿巴多与阿格丽希合作的「莫札特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 K. 466」,我听的是 2013 年琉森音乐节的版本,而不是两人年轻时合作的录音室版。难得小调的莫札特钢琴协奏曲,阿巴多轻盈地铺陈略带紧张的主题,对比翻扬上来的力道,Twenty5 21i 呈现出漂亮的乐团配置,小提琴在左方,小声地进行着主题,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靠右,带着不安的气氛,木管从音场深处吹着长音,随后主题翻扬强奏,定音鼓加入之后,紧张的气氛更浓烈,Twenty5 21i 的定音鼓鼓点清晰,弹跳有劲,强化了节奏的张力。
随后阿格丽希的钢琴加入,通透又晶莹剔透的音符,小调的乐句带着点感伤,Twenty5 21i 把触键的力道描绘得很漂亮,钢琴进来的开头,乐团停止,只有钢琴独白,每颗音符漂亮地凝聚在空气当中,力道中等,此时乐团背后细微的衣服摩擦声,还有微小的椅子移动声响,真实重现录音的空间感,乐团加入之后,钢琴逐步加强力道,推升到高点,进入第二主题之后,乐团与钢琴对话的乐句,阿格丽希又回到中等的力道,用轻柔的表情与乐团对话。
听 K. 466 第一乐章时,我尽可能用「接近音乐会现场」的音量来听,Twenty5 21i 很厉害,即便是 Twenty5 系列最小的书架音箱,丝毫不怕大音量催逼,依然神定气闲地撑开宽阔的音场,钢琴音符的起落,强弱分明,钢琴家的表情相当生动,与乐团之间对话带着戏剧性的效果,不过,这时也听出 Twenty5 21i 的极限了,那就是定音鼓,虽然鼓点很清晰,低频干净且快速,但是定音鼓形体最下段比较没那么薄,假如你很在意这一点点不足,加上一个超低音,补一点量感,定音鼓就会变得很饱满了。
超乎预期的声音表现
我想说,Twenty5 21i 是一对超乎我预期的优质书架音箱,用越好的器材来搭配,Twenty5 21i 的表现就会更好,这代表 Twenty5 21i 先天的体质够好,好在 Twenty5 21i 具备很好的功率承受力,不怕前端激烈操驾;好在中高音丰富且自然的音乐细节,展现音乐的鲜活面貌;好在 ATL 传输线音箱,让 Twenty5 21i 拥有超越尺寸的中低频量感,假如你正在寻找优质的书架音箱,推荐你把 Twenty5 21i 排在优先试听名单,听听看,你会讶异这么小的书架音箱,居然能释放如此大的能量,而且给你满满的音乐感染力。
器材规格
PMC twenty5 21i形式:2 音路 2 单体传输线式音箱书架音箱单体:19 mm PMC/SEAS SONOLEX 磁液冷却软半球振膜单体(悬边 34 mm)、140 mm长冲程 g-weave 玻璃纤维编织振膜中低音单体 x 1实际 ATL 传输线长度:1.72 m频率响应: 44 Hz - 25 kHz分频点:1.7 kHz阻抗:8 Ohms输入接口:一对 4 mm 音箱接口效率:86.5 dB (1W/1m)贴皮:核桃木、钻石黑、橡木、白尺寸:H 410mm x W 192mm x D 373mm重量:6 kg参考售价:95,000 元(消光白、胡桃木)、105,000 元(钢烤黑)<文中价格均以新台币为单位>
相关问答
英国aeneohifi书架音箱好吗?
声音干净细腻.缺少音乐味道.低音不够厚实在.层次感较差算是入门功放.离发烧还是有距离声音干净细腻.缺少音乐味道.低音不够厚实在.层次感较差算是入门功放.离...
英国linn(莲)音箱怎么样?
英国linn音响是非常优秀的音响品牌。2因为linn音响在音质、工艺、设计等方面都非常注重细节和品质,且拥有自己的音乐系统和音箱设计技术,因此其产品具有极高...
英国kefcoda8书架箱怎么样?
其实KEF的箱子还是很好推的,用平价功放比如安桥或天龙的都可以推,尤其你听的音乐也是比较清雅的。其实KEF的箱子还是很好推的,用平价功放比如安桥或天龙的...
英国雨后初晴harbethSuperHL5书架箱配什么功放好?
1.推荐使用功率适中的A类功放。2.原因是超五音箱的音质表现非常出色,需要一个高品质的功放来发挥其潜力。A类功放的音质表现比较优秀,而功率适中的A类功放可...
美声音箱如何区分英国声?
根据您的问题,假设您已经拥有一套美声‘MISSION’音箱。-如您所知,美声音箱公司于1977年由MR.FARADAZIMA创立,在过去三十年里,美声成为音响业中一个世...-...
英国KEFQ15同轴书架音箱,它是8欧还是6欧的?
胆机才有4欧姆,8欧姆区别,6欧音箱姆虽然不匹配,也可以接,失真大一点。普通功放就没有阻抗匹配问题,但音箱阻抗低,输出功率就大,失真就大一点。你是什么功...
英国音箱特点?
英国音箱的特点是声音柔和、细腻、温暖,中高频表现出色,声音富有弹性,音乐感浓郁,颇具贵族绅士风度,适合聆听古典音乐、交响乐、轻音乐和美声歌曲等艺术类作...
英国乐爵士音箱音质怎样?
英国乐爵士音箱的音质通常被认为非常出色。它们通常采用高品质的音频组件和技术,以确保音乐的清晰度和真实性。这些音箱经过精心的调音,能够提供丰富的音频...
雨后初晴书架音箱好不好用谁知道_家具
[回答]雨后初晴书架音箱其个性外型,全木质箱体,加厚的前障板采用大斜边设计,有效地减少了声波的绕射,巩固的箱体构造有效避免大动态时产生的谐振,保证音箱...
英国三大名牌音响?
1.Bowers&Wilkins:成立于1966年,是英国最著名的音箱品牌之一,以生产高品质音箱而闻名。2.KEF:成立于1961年,也是英国的著名音箱品牌之一,其高端音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