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响工程 正文

aren音箱 5单体25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音箱Arendal Sound

5单体25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音箱Arendal Sound

打从第一次看到这个品牌,就让我想到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Frozen)的王国。这两个字拼法不同,Elsa女王统治的是Arendelle,这个品牌是Arendal。这Arendal Sound公司的所在地,正是位于挪威南方一个称为Arendal的城市;至于Frozen动画的背景恰恰也设定在挪威境内。这,是巧合吗?不,这不是巧合。

我们来说文解字一下。在挪威文里,「Aren」这个字根,源自「?rn」,意思是老鹰。「delle」这个字根则是从「dal」字根衍生而来的,意思是村庄。从字根关是来看,其实,Arendelle就是Arendal。

动画故事是虚构的,但真实世界的Arendal却是一个融合了生活与科技的美好城市。这里有发达的小艇制造业,机械与电子业也很兴盛,Arendal更是重要的碳化硅(silicon carbide)的加工重镇,这里还是Arendal Sound音箱的家乡。

创办人有家学渊源

Arendal Sound的创办人Jan Ove Lassesen就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Arendal人。Lassesen幼年时,父亲开了一家电器行,生意好的时候,一个周末可以卖到4、50台彩色电视。打从他还是中学生时,就开始在父亲店里帮忙,从那时起,音响就成了他生活里最大的乐趣。大学毕业拿到工程学位后,他顺利地进入一家石油公司上班,但很快地,Lassesen就发现自己实在不适合现在的工作,毅然辞职后,他开了一家音响店L-Sound,在公司创办10周年时,他决定开创新品牌,重新以制造商的姿态进入市场。这,就是Arendal Sound。

在创立之初,Lassesen就为公司设立了四个核心价值:技术、美学、制作、价值。在技术上,Arendal Sound的产品都是建立在扎实的技术基础上;在美学上,他们要求产品的外观设计要好看耐看;在制作上,他们秉持传统的挪威工匠精神与手工传统;在价值上,则力求创造市场上最超值的音箱。他们更有一个宏大的理想:希望透过Arendal Sound音箱所传达的音乐,吸引更多海外的消费者生发对挪威的好奇与想象,进而愿意造访挪威。挺浪漫的,不是吗?

诉求多声道、纯音乐双重用途

目前Arendal Sound的产品可约略分为两大系列,高端的是1723,入门的则是1961。两系列都有完整的落地、书架、中置、超低音,甚至环绕声道,而且1723系列更通过THX的认证,对于一般家庭的影院、音乐双重需求,Arendal Sound能一次满足。 今年他们更推出了1723 S THX系列,将早已获得广泛好评的1723缩小一点,单体小一点、尺寸小一点,这样就能把Arendal Sound的理想声音放到较小的空间、进入更多家庭里。1723 Tower S THX是1723 S THX系列的旗舰,设计也是向Arendal Sound现阶段旗舰1723 Tower THX看齐,虽说小一号,1723 S Tower THX的重量依然超过30公斤,加上正面看去一排5只单体的布局,让1723 Tower S THX仍旧威风。

箱体一律采HDF制作

Arendal Sound的音箱有两个最特别的地方,一个是箱体采用HDF高密集板,一个是高音加上了圆型号角导波器。一般音箱厂多用MDF制作箱体,但Arendal认为HDF的密度更高、质地更均匀,虽然成本比较高,但对声音有帮助。Arendal音箱的箱体在不同部位会采用不同厚度的HDF板,前帐板和底部的厚度较厚,厚度在18mm到50mm之间。箱体内部还会加上支撑的樑柱结构,为了不影响内部气流流动,他们计算出适合的弧度,以CNC切出,以达到整体箱体结构上的最佳化。

搭配圆型号角导波器的高音

另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那个号角高音。Arendal Sound采用了一个跟德国Dr. Kurt Müller GmbH订制的28mm丝质软半球高音,磁力系统设计很讲究,是以环状钕磁铁、CCAW铜包铝线音圈、加入磁液冷却并搭配大型铝合金散热框架。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单体精准而快速地运动,却又可以有效散热以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即便已经有一个精心设计的高音单体,Arendal Sound并不停在这里。他们还设计了一个铝合金的圆型号角导波器,藉此可以提高高音的效率达6dB,并且可以有效控制高音较低频段的失真及扩散角度,更能精准控制高音的相位与指向。这让他们可将这个高音的工作频段拉到1500Hz左右,与中音的最佳工作频段衔接地更好。而1723 Tower S THX的高音、中音分频点就设在1500Hz。原厂也贴出1723 Tower S THX高音的离轴响应测试图,在10000Hz于60度的离轴位置,高音衰减仅约7dB,可见其号角导波器确实厉害。

精心研制的低音单体

1723 Tower S THX将中低音单体尺寸由1723系列的8吋改为6.5吋,同样采CCAW铜包铝线绕制的音圈,兼取铝质的轻量和铜质的传导效果。音圈套筒的设计可降低物理和热能的压缩,有助于大动态乐段下的激烈工作。工程师还在其中加入一个用以降低电感和失真、有助于音圈散热的铝环。长纤维制成的轻质量振膜,经过Klippel分析确保低失真,本身也具有良好的内阻特性,配合以FEA(有限元素分析)分析设计出来的悬边,单体在进行活塞运动时具有高度的线性。藏在振膜中央的防尘盖下,振膜靠近中音的位置还挖有孔洞,在铝合金框架上也同样挖有孔洞,这些孔洞利于热气流通,帮助单体散热。

有好单体,才有好动态表现

Arendal Sound为何这么注重单体设计,尤其在单体的磁力系统上花功夫呢?为了动态。Arendal Sound认为音箱发出来的音乐或声音要能「像真」,最重要的就是动态还原,包括突如其来的声响足以吓人的大动态,以及铺陈出斑斑微小细节的微动态。他们虽在市场上是后起之秀,而且产品售价并不高昂,但所有设计都讲求科学方法的模拟、测量和调教,从而找出利于音箱更有效工作的方法:强力稳定的磁力系统、具备周到的散热设计、单体运动最佳化。藉此达到他们对音箱动态的要求。

4阶分音、精选零件

分音器的制作同样讲究,Arendal Sound采4阶分音(24dB/octave),以粗线径的铜线绕制低直流电阻的空心电感,采用自家订制并印有Arendal字样的金属皮膜电容、高耐压低电感的电阻,分音器零件都固定在铜箔量达1盎司、厚度有1.6mm的线路板上,并且用上低电感、低能损、低集肤效应的大线径多芯绞线当作内线。

拒用塑胶材质的「绿色音箱」

除此之外,Arendal Sound更自制音箱接口座,以纯铜CNC车制成型,表面加以镀铑。整块的音箱接口固定在一块铝合金板上,表面做了防氧化的电镀并拉出髮丝纹。原厂提及此事时更说道:为了环保,他们的音箱上不使用任何塑胶材料,所以音箱接口盖和接口座板都是金属的。他们自称为Green Sound绿色声音。

论到分音器和音箱接口座,Arendal Sound少见地将 1723 Tower S THX这样的落地音箱,接口座设在音箱的中段,约在「腰部位置」。这有什么好处?缩短传输距离。一般落地音箱的接口都在下方,但Arendal Sound却为了声音的缘故,舍弃使用的便利,把音箱接口座设在较高的位置。英国的ProAc也是这样,除了他们,我还真想不到其他人也这么做。可见Arendal Sound是个有想法、有坚持的原厂。最后,Arendal Sound还强调他们家产品都经过严格的压力测试,因此耐用度很高,他们愿意提供产品10年保固。虽然音箱确实不容易坏,但10年原厂保固也显示出Arendal Sound非比寻常的自信。

宽厚温暖、结像清楚、细节丰富

Arendal Sound 1723 S THX的声音宽厚温暖,结像清楚,细节丰富,活力感相当好。音箱是否要内倾,端看个人,即便正面朝前,一样可以得到清楚的结像以及丰富的讯息。这音箱也不难推,不管用Linear Acoustic LAV-60 MK2或Integra DTR 50.7来推,都能得到让人满意的动态表现。

听Kari Bremnes的Live专辑,Bremnes瑞典文咬字里许多子音,那些唇齿音在1723 S THX上听来总是清清楚楚。歌曲的轮廓鲜明而且立体,背后浮起的男声合音,衬托出歌曲的层次。鼓声听起来颇有重量,且收得干净,在低音反射孔全开的状态下,鼓声显出十足的沉重感,加上海绵塞之后,低音会比较干净。低音少一点时,中高音也会相对更明显,音乐会更有活力些,但是声底会变薄一些,如果空间反射条件不够好,超出某个音量恐怕会吵。Arendal Sound设计了2个反射孔,附上两个海绵塞,就让1723 S THX单靠低音反射孔塞或不塞,就赋予了它三种个性。我最喜欢它在塞住一个反射孔下的表现,低频量感最适中,在干净和重量之间的平衡拿捏得最好。这张专辑收录了Bremnes的现场演出录音,现场氛围不同于录音室,或许音质没有录音室版本那样干净,但更有氛围感,演出也因为是现场,显得更有活力和感染力。1723 S THX可以给出一个开阔的音场,我把音箱拉开约2米,中央的结构依旧扎实,但空间与舞台就更开阔了。当观众鼓譟起来时,有种重返现场的想象。

还原现场的活力感

不过,流行音乐的音场并不真实,那是靠录音师调出来的,要鉴别它的空间重现以及活力感,还是得回到古典音乐。我想以法雅三角帽的为例说明,选用的版本是Enrique Jorda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版本,在序奏的段落,那里多的是拍手、踱步、响板、鼓声、铜管,那些打击乐属性的节奏(请容我这么说,拍手、踱步虽不是打击乐,却有打击乐的特征),加上男声的吆喝,每一个声响都雄浑有力,而且干净俐落。是的,1723 S THX的声底是干净的,清晰的,但又不是那种清秀脱俗,不染尘埃的飘逸和灵气,它更贴近地土,有着出自凡间的亲切感。听女高音Barbara Hewitt的歌声,那是有厚度又有光彩的声音,带着几许温暖,却丝毫不含糊浓重。

声部描绘清楚呈现

听大编制的管弦乐,1723 S THX足以推出一个宽大的音场,加上其讯息量充足,能以兼顾到大处和小处,而不偏废其一。以Vasily Petrenko指挥奥斯陆爱乐管弦乐团的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Scheherazade为例,在「海与辛巴达」一曲里,开头雄厚沉重的低音号带出了苏丹国王,从容优雅的小提琴独奏是说故事的雪赫拉莎德,不卑不亢地稳重语调,带着几许女性的阴柔委婉,刻化出了两个鲜明的角色对比。1723 S THX的声音密度很好,特别在木管和弦乐上,似乎还带着几许粘稠。描绘声部的能力,一面显在乐器间的对位,一面又显在tutti时多层次的内声部。1723 S THX让雪赫拉莎德传述的辛巴达冒险,透过几段激昂的音乐,让人跟着一起惊心动魄。

层次清楚,音响鲜明

再听挪威唱片公司2L出版的莫札特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DXD格式录音的专辑,也是目前Tidal上可以找到取样率最高的MQA档案,为24bit/ 352.8kHz。透过1723 S THX的重播,充分可以感受到高解析档案的威力,更透明的层次,更鲜明的细节,更凝聚的音响,这是个充满亮彩的录音。小提琴家Marianne Thorsen的琴音时而纤细精致,时而激昂快活,第一乐章的发展部,留有一大段交给小提琴独奏,教人听得酣畅。第二乐章是如歌的行板,从快板一下放慢,情绪也跟着收了起来。伴奏的乐团TrondheimSolistene团员年轻,演奏也显得更青春,与Thorsen两相呼应着,将第二乐章唱得满有春天气息。

微动态、大动态,都应付自如

听Mariss Jansons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出圣桑的第三号交响曲,1723 S THX清楚的层次,带出了漂亮的画面,而且在这个动态极大的曲目,它也不显侷促。我喜欢它所传递出来的乐器质感,那些弦乐的颤音,那些对位木管的质地,当这些细部的讯息都显现出来,就容易把人带入音乐里面了。而且,或许是因为1723 S THX有着5个单体,低音单体就有3只,它能发出比其他体积相近的2单体或3单体音箱,更轻松开放的声音。听起圣桑这首交响曲,尤其可以感受到这个好处。目前所言,我最喜欢塞住一个低音反射孔时的表现,而且,我选择塞住下方的反射孔。这时,当乐团定音鼓响起以及低音弦乐涌出的时候,声音比较干净。但这样听管风琴会不会不够沈呢?确实在第一乐章后半的慢板时,听起来好像沈不太到底。至少,我在Wilson Audio Alexia 2上,听到过更深沈的低音。但在量跟质之间要择其一的话,还是该以质为优先。塞住一个反射孔后,1723 S THX的低音可以表现管风琴和低音弦乐的质感和清楚的旋律线,这种低音域表现的水准在同价位带堪称杰出。第二乐章前半奔放活泼,后半庄严华丽。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第二乐章后半,充分展现出1723 S THX的本领,那种同时兼有宏观视野和微观视角的能耐。在管风琴吐出、乐团强音齐奏时,音乐是张扬而恢弘的;在音乐转入弱奏,留给乐器以短小乐句相互对话时,那些器乐质感直接且明确。音乐一路往下走,圣桑一步步推进、一层层堆叠,交织出色彩丰富的音画,至终把音乐推往最高点,华丽的结束。Arendal Sound 1723 S THX能把圣桑的第三号交响曲重现如此,真不简单。

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第一次与Arendal Sound的音箱相遇,就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和动画电影Frozen似乎同源,但其个性却一点不「Frozen」。温暖、饱满而且宽厚的声音,让它放起什么音乐都不会出错。细节丰富,加上空间感佳,强壮、有力,而且反应快速,让音乐听起来活力感十足。透过低音反射孔还可调出三种味道的音色,可适应于个人口味以及空间特色。Arendal Sound 1723 S THX有上述优点,再加上负担得起的售价,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推荐呢?

器材规格

形式:5 单体 2.5 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音箱单体:28 mm 高音 × 1,6.5 吋低音 × 4音箱:密闭式 / 低音反射式效率:89 dB频率响应:密闭 49 Hz ~ 20 kHz,开1个反射孔 39 Hz ~ 20 kHz,开2个反射孔 35 Hz ~ 20 kHz(+/-3dB)分频点:100 Hz,1500 Hz阻抗:4 ohm建议功放功率:最大 400 W @ 4 ohm熟化时间:50小时尺寸:1021 × 315 × 320 mm(H × W × D)重量:31.3 kg参考售价:159,000元<文中价格均以新台币为单位>

响器

庄上死了人,照例要请响器班子吹一吹。他们这里生孩子不吹,娶新娘不吹,只有死了人才吹打张扬一番。

大笛刚吹响第一声,高妮就听见了。她以为有人大哭,惊异于是谁哭得这般响亮!当她听清响遏行云的歌哭是著名的大笛发出来的,就忘了手中正干着的活儿,把活儿一丢,快步向院子外面走去。节令到了秋后,她手上编的是玉米辫子,她一撒手,未及打结的玉米辫子又散开了,熟金般的玉米穗子滚了一地。母亲问她到哪里去,命她回来。这时她的耳朵像是已被大笛拉长了,听觉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母亲的声音从相反的方向传来,她当然听不进去。

大笛不可抗拒的召唤力是显而易见的,不光高妮,庄上的人循着大笛的声响纷纷向死了人的那家院子走去。他们明知去了也捡不到什么,不像参加婚礼,碰巧了可以捡到喜钱、喜糖和红枣,但他们还是不由自主地去了。他们是冲着大笛吹奏出的音响去的。这种靠空气传播的无形的音响,似乎比那些物质性的东西更让他们热情高涨和着迷。高妮的母亲本打算一直把玉米辫子编下去,编完了高高挂在树杈子上,给女儿做一个榜样。可大笛的音响老是无贴着树梢子掠来掠去,她编着编着就走了神,把玉米辫子当成了女儿的头发辫子。她还纳闷呢,高妮滑溜溜的头发什么时候变得像玉米皮子一样涩手呢!做母亲的哑然笑了一下,很快为自己找到一个听大笛的借口:去把高妮找回来。

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高妮的母亲进不去了,只能站在大门口往里看。响器班子在院子一角,集体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吹奏。他们一共是三个人,一个老头儿,一个中年人,还有一个小伙子。吹大笛的小伙子坐在中间,老头儿和中年人分别在两边捧笙。他们面前置有一张方桌,上面有暖水瓶、茶碗和纸烟。高妮的母亲认出来了,这是镇上崔豁子的响器班子,那个老头儿就是四乡闻名的崔豁子。据说从崔豁子的曾祖父那一辈起就开始吹响器,到崔豁子的儿子这一辈,他们家已吹了五代。换句话说,周围村庄祖祖辈辈的许多人最终都是由他们送走的。他们用高亢的大笛,加上轻曼的笙管,织成一种类似祥云一样的东西,悠悠地就把人的魂灵过度到传说中的天国去了。吹奏者塌蒙着眼皮,表情是职业化的。他们像是只对死者负责,或者说只用音乐和死者对话,对还在站立着的听众并不怎么注意。他们吹奏出的曲调一点也不现代和复杂,有着古朴单纯的风格。不消说曲调代表的是人类悲痛的哭声,并分成接引、送别和安魂等不同的段落,以哭出不同的内容来。它又绝不模仿任何哭声,要说取材的话,它更接近旷野里万众的欢呼,天地间隆隆滚动的春雷。人们静默地听着,只一会儿就不知身在何处了。有人不甘心自我迷失,就仰起头往天上找。天空深远无比,太阳还在,风里带了一点苍凉的霜意。极高处还有一只孤鸟,眨眼间就不见了。应该说这个人死得时机不错,你看,庄稼收割了,粮食人仓了,大地沉默了,他就老了,死了。他的死是顺乎自然的。

大笛连续发出几个直冲霄汉的强音,节奏也突然加快。笙管紧紧地附和着,以它密集的复合音,把大笛的强音接过来,再烘托上去。原来死者的女儿哭着奔丧来了,响器在做呼应的工作。响器推动了死者女儿的悲痛,使女儿家悲上加悲,哭得更加惊天动地。(未完待续)。

相关问答

家里有一套Aren(雅伦)老音箱,不知如何选择功放机?

不管什么年代的音箱只要是好的都可以。首先查看音箱的额定功率大小,如果没有指标牌可以根据喇叭的尺寸估算额定功率。再根据音箱的功率选配功放,选择喇叭功率...

maprosound是什么牌子?

德国宝笙(Prosound)音响外观高雅华丽,平衡性好,音场庞大,定位准确,低频动态凌厉,中频饱满丰润,高频清澈见底,Prosound宝笙强调高解析力和准确表现原作,...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