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分类 正文

左轮音箱 我从3万多的音箱听出了什么:B&W 宝华韦健 Formation Duo 体验

我从3万多的音箱听出了什么:B&W 宝华韦健 Formation Duo 体验

一、蹭听 3 万 5 的音箱,我们来聊个 2 块钱的嗑

作为一枚假装资深的音频爱好者,退烧用户,在之前败过各种耳机之后,逐渐又跳入了音响的火坑,先后入过多款桌面级的音箱,也搭建过 7.1 的家庭影院。不过在真正的老烧们看来,还只是小打小闹,毕竟这里面的学问多了去,我们就不细究了。

这次我把大家叫出来瞧瞧,是因为我从成都这边的土豪烧友朋友那里借到了一对标价 3 万 + 的 B&W 宝华韦健 Formation Duo 蓝牙音箱,今天我就怀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来跟大家唠唠嗑。在现今音箱的分类中,以多媒体音箱为代表的有源音响分支目前发展的已相当成熟。

它抛开了转接线缆、前端功放等一系列繁复的要素,追求的是设计做减法、功能做加法的思路,能够适应更加灵活的使用环境。或许是看着中小厂们玩得风生水起,以 B&W 为代表的顶级音响品牌也纷纷入场,推出了自家的有源音箱,并且在功能性上逐步向着无线化、智能化看齐。

B&W 宝华韦健的无线蓝牙音响产品线里面,Formation Duo 算是最贵的那一组了。那么贵的价值体现在哪里?真实的听感对得起这 3 万元吗?这就是本文希望能够告诉你的地方。

二、这么大的中低音单元,Duo 当桌面级音箱屈才了

首先我们就来说说 B&W Duo 的外观,当我打开包装的第一反映:这是桌面级音箱?你确定没有寄错尺寸?我开始以为它就 5 英寸左右低音单元,应该跟我的声荟 Q5 差不多。结果摆上台面,差点没把我的音箱支架平面给占满。

官方宣传图诚不欺我,果然是非常砸秤。我拿到手拆了之后就把它俩放在了索尼 X9500H 的左右两边当 “哼哈二将”,负责跟我唱小曲。

不得不说大厂的做工还是非常的精细,哑光质感,摸起来还是很不错的。而且 B&W Duo 还有一套白色的,我感觉那个配色更加百搭一些。造型方面则沿用了源自 B&W 800D3 系列的弧形箱体结构,算是经典的一种传承。

发声单元方面, B&W Duo 采用了高音和中低音分频的结构,顶部是一个 1 英寸的碳膜高音单元,鹦鹉螺管造型的导管技术可以减小反向声音干扰,提升高音还原,而且这里使用的是钢琴烤漆表面,质感会更加突出一点。

中部则是 6.6 英寸的 Continuum 振膜锥形中低音单元,B&W 自家研发的新型振膜材料。这个中低音单元就桌面级音箱的尺寸而言实属巨大,所以我也没想把它放在我的桌面上。奔着台式音箱入手的童鞋可能就要考虑这个台不是桌台而是电视柜了,不然就得像我一样上一对音箱支架来候着。两个发声单元都有配套的金属网罩,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在 B&W Duo 的正面下方是三个按键,音量 +-、播放 / 暂停、多功能键,然后就就这仨。看着这么小的键位和如此健硕的体格。产品经理当时的想法应该是,已经要做得: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这样子远观的时候,B&W Duo 的一体性就会比较强。

不仅是正面按键, B&W Duo 的背面和底面同样是走的隐藏式设计,不会预留明显的端口破坏整体性的美感。

虽然不容易看到,并不代表 B&W Duo 没有,内侧还是设计了一个 RJ45 以太网端口,8 字电源接口,用于固件升级的 Type-C 接口以及恢复出厂设置键。底部的边缘有 4 个软胶脚贴,可以起到保护和防滑的作用。考虑到 B&W Duo 10.6kg 的重量,稳定性自然不成问题,毕竟这么大尺寸的中低音单元震动幅度可不小。

如果为了追求更极致的收纳,其实还可以考虑给 B&W Duo 搭配一个官方的音箱支架,尾部的线缆就可以隐匿起来。支架共有黑银双色可选。不过价格可能会比较贵,搭上音响基本就是奔 4W 的节奏了。土豪用户我觉得也是可以考虑一下,是吧。

B&W Formation Duo 的外观总体就是这样了,可以看出大厂的优势在于造型、用料。而且虽然定位是多媒体有源无线音箱,但在按键和接口上也非常的克制,尽量不破坏音箱整体设计的美观性。毕竟音箱这么大个头,放在家里除了听歌之外,也承载着家居的外观属性,融入家庭环境便是最好的选择。

三、极简化的功能适配,手机 / 电视 / 投影都能蓝牙接入

前面我们提到过 B&W Formation Duo 的按键接口都非常客制,这也体现在功能性方面。音箱通过蓝牙、Wi-Fi 联网,但是音源主要经过蓝牙配对传输。

这个专属的 APP ——Bowers Home 目前提供的是简约化操作方案:音箱联网、音箱启动蓝牙配对模式、设备固件更新,以及左右声道平衡、EQ 调节等。没有繁琐的资源库和播放设置,清爽的管理界面让用户也能够更加高效的设置选项。

B&W Duo 还支持 Mesh 网络技术,通过 App 简单设置,可实现 Duo 与其他 Formation 产品的多种组合模式,比如可以考虑在房间里面放个 Formation Flex 或者桌面上一个 Formation Wedge,那基本上就可以全屋环绕放歌,那效果想想就很不错,啧啧啧。

接下来我们来说下 B&W Duo 的音源问题,因为没有预留音频输入端口,所以连接的方式主要借助 Airplay 2 或者蓝牙配对(最高支持 aptX HD)。我感觉后续这款音箱还可以考虑升级固件通过 WiFi 加以联网放歌。

而我家的摆放方案中,最合适的还是将 B&W Duo 作为电视 / 投影的音箱,毕竟蓝牙的音源模式让它的使用场景更加灵活了一点,不用局限于小小的一方桌面,更应在更广阔的的客厅发挥作用。如果家里面的电视或者投影没有蓝牙,其实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去使用一个 B&W 自家的 Formation Audio 无线音乐集线器,就能够实现更好的声画同步匹配。

四、场景体验

因为这对 B&W Formation Duo 蓝牙音箱过几天就要还回去了,所以我还是抓紧的感受了一番。音频规格方面,Duo 的频率响应在 25Hz - 33kHz 范围间,对于音箱而言,这个频响范围算的上比较宽的了。Duo 内置的 两颗 D 类放大器,单颗功率为 125W,凑一对 250W,如果功率再大一点感觉就可以媲美落地箱了。

我用 SONY X9500H 连接了 B&W Duo,然后借助应用商店中的 QQ 音乐播放了一些音乐、MV。带给人第一直观的感受是,哇,这音箱真的劲头足。相比于电视音响相对较窄的声场,中低频解析力的不足等常见问题,Duo 都能够迎刃而解。特别是低频部分的节奏感,如果开大音量了,基本上地板都在震的节奏。但这种震动又不单纯是大音量的喧嚣,还有更多力度上起伏,就像蔡老师唱的那般,正在(用狼牙棒)敲打我(心)窗。

对于动画 MV 而言,声音的融合会更丰富一点,既有动效的反馈也有背景音乐的呈现。B&W Duo 的加入,让我能够听出和过往不一样的内容,一方面是更加丰富的细节表达,另一方面是三频的均衡性会得到显着提升。不再是那种郁结在电视机周围的声效,而是更强烈的萦绕感,配合夸张的声效过渡能够更加生动的实现声画相宜。

相比于低频的量感和力度,高频的解析力也表现出色,在女声、器乐等中高频展示的曲目中,生动形象的还原了真实的听感。而且得益于音响的声场比较宽广,看着大制作的影视作品,也能够被起宏大的背景音乐所感染。如果只是用电视自带音响来播放,那个声量就远不如外接 B&W Duo 来的听感细腻且气势恢弘。

然后在电视剧的表现中,除了整体的剧情音乐更具感染力,人物的台词口述更饱满之外。过去有些容易忽视的衬托环境的背景音乐或者表达剧情转折的器乐响动都变得更加清晰可辨了。所以体验完这把 B&W Duo 之后,感觉我又被疯狂种草一波。

其实我最没想到的是游戏体验的提升,因为之前用的家庭影院基本上是用来看电影,而且只有一个 6.5 英寸的低音炮,在玩游戏的时候感觉比电视是好了一点,但差距也就那样。这次 B&W Duo 则是两个 6.6 英寸的中低音单元,玩起 PlayStation 4 里面的游戏来,俗点就一个字:爽。

因为 PS4 的游戏手柄会经常剧情出现针对性的震动,而 B&W Duo 带来的则是枪战类中枪枪到肉的击打感,特别是我在玩《最后的生还者》时,主角早期就是一把左轮一把手枪,那种打到丧尸的声音就是:噹!—— 噹!—— 噹!而我之前的家庭影院就是咚 - 咚 - 咚,二者之间的差距真的像是打鸟枪和放炮的区别。在《极品飞车》和《泰坦陨落》中虽然没有前者那样的震撼感,但是在繁杂混乱的声效中,你可以更好的感受引擎的轰鸣,机甲的碰撞与对决,这些细微的体验虽然不太会影响游戏的操作表现。既然选择了游戏放松,那就不如让声画俱优的游戏体验带来更好的沉浸感吧。

总结一下, B&W Formation Duo 这款音箱,在场景体验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它大尺寸的中低音单元,极大的补足了过去家庭影院中低音乏力的问题,特别是在游戏场景中加分颇多。然后它的高频发声单元,解析力也非常优异,在 MV、动画、影视剧集等多种场景中都能够呈现更加丰富的细节。最后在声场方面,虽然环绕感还差了那么点意思,但是好在量感和质感都比较突出,让人有点恍惚这是不是一对桌面级音箱的声效,总感觉这么大尺寸的中低音扬声器就是在 “耍流氓” 啊。

五、B&W Duo 的体验确实种草,但是白嫖的音质更加悦耳

写完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终于可以告诉别人,我也是听过 3 万 5 音箱的烧友了。但你要说我花 3 万 5 来买,还是力不从心,我更情愿去给 A7R4 上俩 GM 镜头。一方面是受制于消费观念,还撑不起我在音频领域这么大的投入;另一方面是 HiFi 这种小众品类,并不是一分钱一分货,一元钱十分货的线性价格曲线。更应该是一块钱二分货,十块钱三分货的边际成本递增,这些品牌上的额外溢价和工艺上的成本叠加都是可以理解和认同的。说人话就是:贵不是 Duo 的问题,但穷是我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 B&W Formation Duo 拓宽了桌面级音箱的能力边界,即使是硬刚我家那种入门级的家庭影院也不在话下。对于预算充足的童鞋而言,如果不想要装那些繁琐的功放呀、线缆呀,只想要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台面,挑一组放在家里,平时当艺术品摆件,娱乐时也能听个歌,看个剧。最后如果觉得还满意,上一套完整的中置回音壁、低音炮、环绕音箱组成一套 7.1.2 的全景声也是可以的,前提是如果预算够的话。因为我只借到了一组 Duo,至于 B&W 家庭影院的分频点在哪儿,场景表现体验如何,我也是比较期待。只能看日后还有没有土豪照拂一下,让我去他家蹭蹭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换回老家庭影院的实在难受,感觉下一次发烧败家已然在路上了。

分享到此结束,我是 Geek 研究僧 ,一枚爱好白嫖的研究生。

2021年上半年游戏外设选购指南:这就是最便宜的时代?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破晓前最亮的光

创作立场声明: 2021年初的游戏外设选购攻略

去年双十一写了一篇外设方面的导购,发现值友对这方面还是挺感兴趣的。

犹记得张大妈的用户群像,很大一部分是年入10万以上、25~35岁之间的的城市中产(月入3K的我流下了贫穷的泪水),看来果然是真的。

2021年初,各家又有了新的动作,包括ROG推出了月刃无线版、HyperX推出了 Pulsefire Haste旋火等。

总结为:外设质量变得越来越高,而我们的入手价格越来越低。

目前主流的外设品牌,相比前几年价格已经下探非常明显,譬如去年的雷蛇毒蝰终极版和HyperX的天箭耳机。

而这种旗舰也就几百元,一用好多年的产品,我建议买更好一些的产品(各种杂牌就不推荐了)。

这篇是对上一篇的补充。

注1:

本章所涉及的外设均为自己使用过的款式。

注2:

图片由我自己拍摄,因为拍摄于不同的时期,时间跨度很长,所以背景会有所不同。

▼ 以鼠标为例,匆匆翻了一下柜子,现存无线鼠标我找到10只(还有2只在另一张电脑桌上)。

有线鼠标的数量翻3倍,摆不下了就不拍了,擦起来也费劲,键盘差不多也有这个数。

外设行业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几个市占率最大的品牌,产品的定价逐渐走低,价格越来越亲民,加上收入的提升,相比十年前

疫情下销量明显增长:Logitech罗技

罗技有五大业务线,分别是:

(1)创造力与生产力(Creativity&Productivity) :其实主要是办公用鼠标、键盘、电脑摄像头等。

(2)游戏(Gaming) :产品包括G系列游戏鼠标、键盘、游戏动力方向盘,以及ASTRO Gaming品牌游戏耳麦等。

(3)视频协作(Video Collaboration) :以会议摄像设备为主,包含Rally,Meetup及BRIO等系列产品。

(4)音乐(Music ):移动音响,电脑音响、耳麦、无线耳机等,包含颇有声望的运动耳机品牌Jaybird以及网红主播必备神器Yeti麦克风。

(5)智能家居(Smart Home) :包括家庭娱乐控制器等产品。

▼ 其中游戏业务占总收入的20+%。2021年受疫情影响,使得远程办公和游戏设备的需求出现大幅上涨。

从办公外设转型到游戏外设领域,最成功的品牌就是罗技。而且收购美加狮和UE的业务后,手柄、摇杆、耳机都做得有起色。

▼ 但罗技给我/很多消费者的印象是:游戏鼠标做得风神水起,游戏键盘好像比较一般?

▼ 在游戏键盘中,G610是非常经典的款式(尽管出现得并不那么早),但是当G610的热度褪去之后,罗技确实没有后续产品能接G610的班,支持可换轴技术的G PRO X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反响。

至于无线的矮轴产品,我个人不是很推荐。输入行程是手感来源的核心,如果大量减少按键行程,确实会影响到手感。

至于欧姆龙轴... ...已被淘汰,未来只剩眼泪了。

现在罗技也在收缩游戏外设的产品线,在售的款式不再像以前那样百花齐放,但销量反而有上升。可见同一时期只要有几款能打的产品,就可以站住脚跟。

罗技值得买系列:

【鼠标】1.罗技 G PRO Wireless

破晓印象:高人气、轻量化设计

▼ G PRO Wireless俗称狗屁王,修长的设计,精准的定位,非常适合抓握。

在高端鼠标的销量上远超同门的G903。新款的HERO16K传感器可以通过G HUB升级到HERO 25K。

▼ 如果喜欢非对称鼠标,那么这一款可能不是菜,对于喜欢对称鼠标的用户而言,G PRO Wirrless是罗技产品线里最适合你的选择:

【鼠标2】 罗技G502 LIGHTSPEED

破晓的印象:无线版G502,侧键太远、重量感人,性能不错但未必适合你。

▼ 尽管我认为鼠标重量一旦超过110g,对很多人而言都太重。

但罗技G502依旧是很长时段时间内游戏鼠标的ZZ正确,别问,问就是买G502(现在回想起来有种“皈依者狂热”的感觉)。

无线版G502因为内部结构等原因,并没有把重量做到理想的程度,这也我是比较遗憾的点之一。

▼ 别小看这20~30g,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长距离的拖拽,对手臂肌肉的影响区别很大。

但依旧阻止不了大家对无线G502的期待,也阻止不了我在天猫买了一枚,入手价格仅供参考。

▼ 握感上,和G502有细微的区别,但模具的特点确实承袭下来:

▼ 如果你是罗技G502的忠实粉丝,对重量不敏感,而且现在依旧是非G502不可的话。

双十一不妨考虑入一只G502 LIGHTSPEED以饔这份盛情。

但如果没有执念,那么G502LIGHTSPEED未必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它超远的狙击键,会让多数国内用户用着非常难受,摆设的意义大于实际的效果。

虽然G502无线版在我这里的评分不算很好(譬如狙击键太远等问题),但更多的用户已经用脚投票了:销量上GPW >G502无线 >> G903。

谁是弟中弟一目了然。

【鼠标】3.罗技G304 LIGHTSPEED

破晓的印象:日常价¥289,折扣价¥179,无线鼠标届的价格杀手

▼ 直到今天,京东自营罗技力推的键盘还是G512和G913。无线鼠标则是G304 LIGHTSPEED 等少数几款,其中G304 LIGHTSPEED也就是G102的无线版,不得不说这一系列的寿命真是够久的。

▼ ¥200元以内的无线鼠标,主要就是看这两款,如果偏爱罗技,那么G304也是不错的选择。

【鼠标4】罗技G102 二代

破晓的印象:¥69,百元入门对称鼠的好选择。

如果你的预算在百元以内,又喜欢小体积,习惯抓握,那么就选罗技G102,非对称鼠标可以找雷蛇的炼狱蝰蛇系列。

去年双十一到手价格¥69,走量款、利润低,所以入手还是很值的。

HyperX:系出名门,独立运营

▼ 再说HyperX(也就是骇客),这个品牌也很有意思。最初是金士顿旗下的高端副牌,早在2016年的初代阿洛伊系列的机械键盘就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 目前HyperX外设被出售给了惠普,据说是要独立运营,本身的研发实力我是比较认可的。

但是产品线的铺开确实需要时间(但话说回来,即使是罗技这种历史更长的品牌,电商在推的电竞款也不多),HyperX覆盖到主流的需求是没问题的。

▼ 大约在2015~2017年左右,非常流行硬件品牌跨界做外设。

说几个你们都知道的典型:做内存的海盗船,做内存的芝奇,甚至做机箱电源的Tt,都卖得有声有色。

顺便问一句:其中的大多数,今何在?

倒是HyperX活下来了,也出个不少经典款,并且以后可能会作为独立品牌运营。

当然,HyperX也有让我觉得很谜的操作:和雷蛇一样推出了一款薄膜键盘。但在机械键盘现在价格趋于合理,薄膜国内确实吃不开,研发的时候可能参照了海外的情况。另外HyperX在鼠标上的发力比较晚,键盘出了很久之后才补上鼠标产品线,有点谜。(每个品牌都有奇奇怪怪的操作)

▼ 至于后来Alpha系列和黑鹰系列卖爆,那就是后话了(Alpha的中性风格完全可以胜任出街)

▼ 每家知名的外设品牌,其实都有擅长的品类。

譬如CHERRY, 擅长做键盘,但是鼠标就。。。耳机?干脆没有。HyperX木桶里最长的那块板是:游戏耳机,而且异常能打。

【游戏耳机】1.HyperX 天箭 Cloud Flight和天箭S

破晓的印象:如果遇到活动价,性价比爆棚。

如果你要问我,遇上促销,哪一款无线游戏最值得买,我肯定推天箭或者天箭S。

▼ 升级款天箭S,支持无线充电,依旧是即插即用的2.4G传输,延迟低,抗干扰能力强。

天箭系列给我的感觉:

1.佩戴舒适,久戴不夹头

2.无线稳定,即开即用,不用配对。

3.音质优秀,各种杂食 。

4.麦克风清晰,开黑利器。

5.续航时间30h

【游戏耳机】2. 金士顿HyperX 的飓风2 Cloud2系列

破晓的印象:源自经典模具,外观一直很受认同,同时性价比也不错。

▼ 飓风系列就是Alpha(阿尔法) Cloud,可能是更便于记忆,官方称呼为中文名。

目前已经升级到第二代,从有线版、到7.1声道版,再到无线的天际MIX,覆盖各种类型。

▼ 下图为Alpha的黑金配色,另外有黑红、黑蓝可选(不同版本)。

Alpha外观上并不招摇,比较耐看。

阿尔法系列的最高配就是飓风无线版

如果追求性价比,那么选择黑红版本即可。

【耳机】HyperX 黑鹰S(Cloud Revolver S)

破晓的印象:FPS玩家非常喜欢的一款耳机,外形粗犷。

▼ Revolver是左轮手枪的意思,不得不说还是国内的命名更有感觉。这款耳机在设计之初定位为FPS游戏玩家。至于大耳罩和佩戴舒适性属于额外的体验。

▼ 很多年前我们说起游戏耳机,外观上比较骚气的是缤特力指挥官系列,撇去重量大不说,还容易夹头(好像有点暴露年代了)。

这些问题在黑鹰S上被克服了不少,自适应头梁可以容纳各种大头大脸,可以说没有明显的短板:

▼ 外观设计上,一改CLOUD系列相对中性稳重的风格,黑鹰S的外观无疑更有侵略性。

哦对了,别看图片里的麦克风比较粗犷,其实是是很柔软的,用了橡胶材料,可以调节指向:

【机械键盘】 阿洛伊起源 Alloy Origins 87水轴

破晓的印象:一款没明显瑕疵,采用裸轴设计的一款键盘,黑化的铝合金面板很有质感。

▼ HyperX的机械键盘的旗舰,目前主要是阿洛伊精英版2,也就是海盗船K系列旗舰的那种路线。

不论是风格、模具、设计语言都很相似。目前这种纯电竞风格的键盘没有以前多了,真的要选的话,这两个品牌的K系列和阿洛伊精英系列是不错的选择。

▼ 另外也有目前主打的起源系列,有104和87版本,这篇文章就是在起源 87 水轴上敲完的。

▼ 下图就是Alloy Origins 87,键帽我换成了布丁键帽,整体颜值还是不错的。

▼ 起源使用的是“水轴、火轴、和冰轴”,自研轴体,每一款在手感上都和原厂轴的有所不同。

▼ 冰轴是强段落轴,水轴像是“增强型茶轴”,既有段落轴的力度变化,又没有卡簧的声响,只有触底的声音,反馈的力度又很强。

水轴也基本包办了我目前码字和游戏的需求,现在CHERRY轴以外的替代品有不少,起源系列的轴体算是我认可的一种选择。

【游戏鼠标】HyperX Pulsefire Haste旋火

破晓的印象:59g的重量,拿在手里轻若无物。

游戏鼠标发展了十几年,才重新认识到重量减负对于消费者意义有多大,这是我没想到的。

从罗技G502到ROG的斯巴达,无一不是把重量当作最后考量的参数。

▼ 但是想把鼠标做轻也会遇到一个极限,为了跨过这个极限,有部分鼠标采用了打孔的方式。

其中HyperX新款旋火就采用了镂空设计:

▼ 除了上盖意外,旋火的下盖的也做了蜂巢式的镂空,另外PCB板的面积也做了缩减,综合以上终于把重量做到了60g以下。

拿在手里什么感觉?极致的轻,但定位又不失精准,加上对称设计,非常适合抓握。

可以想象未来,轻量化依旧是一条厂家们不会放弃的路线。

RAZER 雷蛇:爱是一道光,绿到你发慌

雷蛇的CEO曾经说:“如果没有雷蛇,就不会有游戏外设这个产业。”

我觉得这句话的内在逻辑值得商榷,但雷蛇确实是第一个做游戏外设品牌,甚至在罗技之前。

▼ 这期间,雷蛇也推出过“超级曼巴5G套装”这种在我看来有些失败(仓促上马)的作品,但整体来说雷蛇还是行业内的Top2。

在试错的过程中,雷蛇也逐渐摸清了消费者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价位区分、人群区分、手感区分)

雷蛇最值得买的款式:

【鼠标】1.毒蝰终极版

破晓的印象:历史好价到手¥399(无底座版本),简直无敌。

在游戏外设发展到很后期时,厂商们突然意识到:我们对模具修修改改进步有限,但是减轻鼠标的重量,提升很明显啊,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 很快市场也对超轻鼠标给出了很好的反馈。

而这款重74g的毒蝰终极版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终极产物之一。

▼ 稳定的无线传输,超轻的重量,小巧的体型,拿在手里就像和手掌融为一体的感觉。

到手价格¥399,尽管没有充电底座,但依旧非常超值(另有带充电底座版本)。

【鼠标】2.那迦梵蛇 PRO 专业版

破晓的印象:雷蛇旗舰中的旗舰,游戏办公皆可。

▼ 这款雷蛇NAGA PRO,无线协议和巴塞利斯蛇终极版、毒蝰终极版保持一致(HYPERSPEED),自带3个可拆卸磁吸侧面板:

▼ 每更换一个侧板,雷蛇的驱动就会识别出类型,并且切换到该面板的设置设置。

所以说同类型的产品和NAGA PRO相比没一个能打的(也可能是其它品牌不愿意做这个细分市场,但雷蛇做了而且做到最好)

▼ 12键面板适合打魔兽世界等游戏,6键面板适合办公以及其它MOBA类游戏。

如果你喜欢FPS游戏,换上双键面板也不错:

▼ 仅从可拆卸面板看,NAGA PRO 的成本远高于毒蝰终极版和巴塞利斯蛇终极版,卖得更贵我觉得完全在意料之中。

▼ NAGA 系列面世接近10年。

撇开可拆卸的磁吸侧板,NAGA PRO本身就是一款握感舒适的非对称鼠标。它用来办公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不止于步于游戏。

如果你问为什么这一系列能更新十年?因为欧美用户对NAGA的认可度,其实比我们要高。

【鼠标】3. 巴塞利斯蛇 X 极速版

破晓的印象:¥169的价格,主流的性能+HYPERSPEED无线连接

因为短距离的无线传输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结合我个人的体验,我还是更倾向于推荐无线鼠标。但如果预算有限怎么办?

雷蛇的答案是:巴塞利斯蛇 X 极速版 ,这款算是平民神器了

小巧的体积,稳定的HYPERSPEED无线传输、舒适的非对称设计,结合双十一¥169的价格,同样值得入手。

【键盘】1.猎魂光蛛 精英版

破晓的印象:旗舰的位置已经让给了黑寡妇V3 无线版,但它的灯效依旧是独一份。

在量产键盘中,自带手托舒适度最好的就是猎魂光蛛 精英版(很可能没有之一)。

▼ 这款键盘对触发速度做了优化,光轴的寿命在理论上也远超机械轴,属于一步到位、一用多年的系列。

另外,猎魂光蛛 精英版的手托不只是手感而已,它本身带通电结构,和键盘本体项链时,可以显示和键盘本体一样的ARGB灯带,效果非常漂亮。

如果预算充足的话,我个人推荐直接上猎魂光蛛精英版,如果预算在几百,那么黑寡妇系列依旧可选。

当然也有其它的选择:

【键盘】2.黑寡妇蜘蛛 X竞技版

破晓的印象:¥319,有着亲民的价格,是销量巨大的一款机械键盘,

是雷蛇最良心的入门款机械键盘(也卖了好多年,销量很高,当年我过无背光的,¥249入手)。

▼ 87键用来打游戏优势很明显,不会影响鼠标操作。如果要我概括黑寡妇X竞技版:删繁就简,精锐利器。

▼ 如果对雷蛇信仰够足,可以考虑黑寡妇蜘蛛V3无线版,我是没用过,用过的朋友记得分享一下使用体验。

雷蛇是外设领域目前全家桶做得最全面的,双十一促销也给力,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其它款式。

赛睿:中端给力,旗舰疲软。

“科技以换壳为本”赛睿深谙此道,各种合作款就没断过,尤其把QCY系列鼠标垫和RIVAL系列玩出了花。

▼ 但要说赛睿真有影响力的产品,好像真不如以前了。

别觉得我是黑赛睿,咱是真用户。

▼ 2020年了,有几个能说大实话的,我能点评是因为我基于事实。

其实,这事儿很大一部分怪不到赛睿头上。

人类的手,既没有进化成机械臂,也没有退化成幻肢。就像100多年来,所以汽车的方向盘一直都是圆的。

事实上几个鼠标大厂早就得出了自己的,几款“接近完美设计”的模具。

▼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外设大厂做的都是“老产品的无线化”和“外设轻量化”两个方向。

只不过RIVAL650做得不那么成功罢了。

对称鼠标,难道Sensei不好用吗?不好用就就把尺寸改小,不香?

非对称鼠标,难道RIVAL不舒服吗?不舒服那就把尺寸改小,再给你加个各种联名,不伺候得你服服帖帖的?

但赛睿是典型的:中端产品真香,旗舰产品贫瘠。

在我看来,赛睿鼠标的精华就三款:RIVAL 310,Sensei310,再加半个Rival500。

至于旗舰的RIVAL650,我的评价比较一般。

赛睿什么值得买?

【鼠标】1.赛睿Rival 310

破晓点评:我认为,赛睿的Rival 310 是目前最舒服的有线非对称鼠标之一。

严格来说这是第四代Rival系列了,一切都很合适。

这款属于喜欢就买的类型,在非对称有线鼠标中绝对排的上号。

【鼠标】2.赛睿Sensei310

破晓点评:我认为,尽管目前市面上优秀的对称鼠标很多,但赛睿的Rival 310 是综合体验最舒服的款式之一(有线鼠标)

▼ 我个人,非常喜欢镜面版本的Sensei310,如果你手汗不多,那么我强烈推荐。

【鼠标】3. 赛睿RIVAL 650

破晓的印象:双十一¥699,传统御三家中,完成度最低的旗舰无线鼠标。

我甚至可以说RIVAL 650拉低了我对赛睿的整体印象。

▼ 没什么优势的重量,耐用性值得商榷的侧裙,超级远的侧键。

如果你是赛睿粉丝,可以考虑入手,但我个人评价一般就是了。

【耳机】赛睿 寒冰系列

破晓的印象:从曾经的新贵款式到如今的经典款

曾经,我也参与了寒冰系列耳机的命名活动,当时提名叫“极光”,最后命名为寒冰,一开始我觉得很土,后来感觉还真有味道。

至于寒冰系列的耳机做得很成功那都是后话了。

虽然旗舰款贵到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中端款式的定价基本符合其定位。

▼ 寒冰系列刚出来时,风头一时无两,现在回过头看,竟然也成了经典款。

只能叹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至于选购,我不建议买特别高端的款式,寒冰5就不错,如果喜欢无线,就买寒冰PRO 。

如果信仰到位要喜欢RGB,寒冰7等着你。

还没有结束:

以上四个品牌是我体验比较多的,但市面上的品牌其实远不止这四家。

譬如海盗船、CHERRY、Filco、ROG、阿米洛等,虽然都有体验过,但也无法成体系地去评价,所以部分会加到文末的散件里。

【机械键盘】ROG RX游侠

▼ 今年的一个好像是,ROG的前旗舰:ClayMore机械键盘会出新款。

再说这款RX游侠,华硕一直想做自己的轴体,因此在游侠系列上开发出了RX版,来搭载自研的光学轴体。

光轴别的不说,使用寿命肯定是比使用金属簧片的传统轴体要强的。

▼ 游侠RX的实际手感,是回弹更快、韧性更强的红轴,另外在大键位的调校上也很出色,直上直下顺滑利落。

【游戏键盘】海盗船K100

K100是海盗船K系列的最新款,也是K系列面世以来的最强旗舰(不过依旧是有线)

因此这款键盘可能是目前京东在售的,价格最高的量产有线键盘之一。有CHEERY轴和OPX光轴版本(1ms触发),我个人更加倾向于OPX光轴版本(因为CHERRY用过的人比较多,新鲜感不如以往)。

在玩法上,海盗船对K100的交互性做出了自己的理解,一个旋钮功能涵盖了缩放、多媒体、浏览等多种功能。

比较遗憾的是K100不是无线键盘,但以K100的灯效和玩法,就算做成无线版本,盲猜续航也支撑不了太久。

【游戏鼠标】ROG 月刃 无线版

现在轻量化的无线鼠标,除了雷蛇的毒蝰终极版和罗技GPW外,又多了新的选择。

那就是ROG月刃 无线版:

▼ 非镂空设计,79g的净重。

模具根据大G缩小、改良而来,中段收腰明显,属于中小型鼠标,带人体工学设计但更适合抓握(如果手比较小的话,趴握也是可以的)

在我看来这款鼠标的实体体验并不输给GPW和毒蝰终极版,不过相比后者,不带充电底座,在逼格上略输一筹。

最后:

现在的外设是真的便宜。

2013年左右一款雷蛇黑寡妇终极版要卖¥899,现在同类型的键盘可能只需要¥399~599之间,而这七年间收入翻了何止一倍。

现在是不敢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但现在肯定是有史以来游戏外设最便宜的时代。

相关问答

英国左轮350音箱原价是多少钱?

这个品牌的音响市场价格在1200多块钱左右,还是比较贵一点的,不过他们的性价比方面是非常的高,可以购买的这个品牌的音响市场价格在1200多块钱左右,还是比较贵...

左右轮在方向盘的哪个位置?

左右轮在方向盘的中央位置。因为车辆的方向盘是用来控制车辆方向的,在方向盘中心的位置上设计左右轮,可以使驾驶员更加直观、便捷地掌握方向盘的旋转情况,从而...

看到妻子和别人跳广场舞是什么心情?

看到妻子和别人跳广场舞是什么心情?看到妻子和别人跳广场舞,作为丈夫该是什么心情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第一种自己也是广场舞爱好者,这个...

上坡起步方向怎么离黄线30-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科目二c照考试几项看点如下:1、侧方停车。进去的时候,先往右微调方向盘,眼睛注视车标,让它先碰到线,然后再向左微调方向盘,等到你眼睛看到车标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