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院业务 正文

塔式音箱 CEDIA圈粉狂七声道纯A类功放拆解!STARKE后级A7 MARKII超详细试用

CEDIA圈粉狂七声道纯A类功放拆解!STARKE后级A7 MARKII超详细试用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试用了多声道A类后级STARKE A7之后,那台后级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家。

虽然我一年至少会评测个几十件家庭影院相关产品,但能真正让我买下,并长期使用的,的确不算多数。

家庭影院多声道AV功放,但凡是出名一点的我基本上都弄回家试过。

实际上,你不难找到推力比A7大的多声道功放,但你很难找到音质比A7好的多声道后级放大器。

哪怕定位比A7高得多的圣歌P5,他能够提供比A7生猛得多的低频,但要讲到声音细腻度、透明度、全频的顺滑度等,P5都输A7很多。

从A7上市以来,无数的砖家、老烧都提出了质疑——这怎么可能是一台多声道A类功放。

而今天,我一点都不想讲这个问题,因为有些人的脑袋是写保护了的——它从来不会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也不去学习,靠着自以为正确的经验行走江湖。

不过,在去年年初的CES展上,STARKE用A7加H5 Elite的一套多声道系统,征服了美国发烧圈资格最老的评论人AVSforum主编Scott Wilkinson。

于是,Scott Wilkinson在那次CES上给STARKE的技术总监Dan Wiggins做了一次视频专访,恰好这个专访上Dan详细的解释了A7是如何实现多声道A类输出的。

并且为了让大家听懂他对功放的A类、B类、AB类、D类、H类等放大技术都作了详细的讲解,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有字幕的视频。

腾讯视频中搜索《AVS采访STARKE Dan》

如果仅仅使用最传统的A类功放电路,那么A7这种产品是不可能诞生的。

STARKE能够做出A7,是因为它拥有一项叫做Tracking power的技术。Tracking power是一种侦测电路,他能够判断现在播放的内容,到底需要多大的功率,那它就让功放电路给出多大功率。

比如说现在只是简单的对白,和一些细微的环境声音。当A7每声道只需要给出2W功率就足够的时候,Tracking power就能让A7变成一台每声道2W的纯A类功放。

电影和音乐的高功率都是瞬时的,当瞬时的大动态来临的时候,Tracking power会马上增大电源供给,改变偏置电流,最大峰值可以支持到480W每声道,7声道同时发声。

同时,厂家还在A7里面弄上几个开机就会运转的风扇,以镇压A类功放的高发热量。

本文的第一段,首先是要告诉大家A7是如何工作在A类状态之下;然后,我们再讲讲我使用A7几年以来,它的一些我比较不喜欢的缺点:

1、风扇有一定的噪音,冬天无所谓,夏天声音比较感人;

2、如果有一个声道损坏,只得原机反回总代保修,100多斤的重量打包运输都很麻烦;

3、细节上有可以修改的地方,比如电源按键居然没固定,会自己旋转;

4、面板过宽,必须改造机架才能放入A7;

而在今年年初的CES上,STARKE发布了第二代产品A7 MARKII,不过直到8月初我终于拿到评测样品。

所以,本文主题在于通过对两代A7的详细对比,来告诉大家他们之间的差别。

就在我才试完A7 MARKII的这几天,2017年的美国定制安装展会Cedia落下帷幕。

在这一次的Cedia展上,STARKE一共拿下七个大奖,这是CEDIA历史上没有的,以后谁要打破这个纪录,确实也不容易。

这包含了IW-H5的CEPro2017最佳产品,IW-H5的2017EXCITE大奖,A7 Mark II的EXCITE大奖和CEPro最佳产品奖,以及分量最重的AVSForum 2017最佳影音室奖,颁给Starke Sound的SR18展房,是现场所有有现场演示的Sounding Room中唯一一间。

AVSforum主编Scott Wilkinson直言,这次不是“最好之一”,而是“绝对无争议的最好”。“此奖颁给Starke房间里所有器材,和所呈现出来的绝妙体验”。

我相信,如果没有拿到两个奖杯的A7 MARKII,Scott对这个展房,不会有那么高的评价。

完全换壳

首先,我们还是来看一下两代A7他们之间的差别。

红线处是他们之间的主要差别。大家自己左右对比一下,在我没有标出来的地方,还有很多不一样。

但最大的差别,我认为还是功率和重量上。A7每声道450W,而A7 MARKII是480W。

在重量方面,A7为54.5kg,A7 MARKII增重至63.5kg,重了18斤。

上面是A7,下面是A7 MARKII。大家注意A7 MARKII明显比A7前面板窄了一点点, 这就是为了能放进机架。

但A7 MARKII也明显比A7高。具体高多少,大家可以自己在前面的表格找。

从侧面看,A7第一代还深一点点。太长了,放入机架的时候,也会有些不方便。估计第二代改短一点点,有这方面的考虑。

而整个背后的改动就有点大了,基本上接口全部改,并且开关的按键的材料都改掉了。

这是官方PPT介绍上的资料。

而实际上,不仅仅是材料改变,A7 MARKII的接口分布也更加科学。

A7的XLR和RCA接口是水平分布的。如果你是把手伸在机器背后盲操作,插拔RCA或者XLR接线,你会发现非常不方便——因为水平排列的接口,非常碍手。

而改成上下垂直分布之后,完全没有了这个问题。

这是A7的喇叭端子接口

而这是A7 MARKII的。我先不讲材质上的升级,就这个颜值,明显更符合STARKE这一品牌的风格。

我在前面提到过A7的电源开关问题,他会自己旋转。比如像上图这样,他不在正中的时候,绝对会逼疯处女座。

并且,前面板的这个银色铝带装饰在A7上会很容易沾灰。并且边缘有毛刺感,有点刮手。

而A7 MARKII修正了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开关不会乱旋转,银色装饰铝带表面打磨更细腻,也不粘灰,边源也很圆滑。

但是,这个按健的开关的手感,却比一代要生涩。我问了几个从A7刚升级到A7 MARKII的用家,这到是让我觉得比较奇怪。

拆开看改进

下面,我们就拆开看内部的改变。实际上,根据我之前看官方PPT给出的信息,A7 MARKII相对于A7,绝对不是小小升级,而是完全重做。

不过,我还是要拆开一探究竟。

这两块板也不一样,A7的板外面是打磨成很细的颗粒,而内部则没有这种处理。

而A7 MARKII内外是一模一样的。

A7 MARKII不但是外部看变高了,内部的PCB板实则上也变高了。很明显,这第二代A7的内容更加丰富了。

这是A7

这是A7 MARKII,注意看上面有一个版本号2017A1。

我估计STARKE有可能会在以后悄悄升级。因为就拿H3 Elite来说,最初发布的版本的分频器,和现在的版本是不一样的。

而这个升级,官方并没有刻意去宣传。但是我知道STARKE这个品牌进取心一直都比较强,所以会有这种小升级也正常。

A7

这是A7 MARKII

A7

A7 MARKII的变压器的上部,并不是空的,而是有电路。

我们来看看官方的PPT。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A7 MARKII电路部分的电路板,相对于A7模拟线路部分和电源处理线路都放在一起的做法,进行了改变。

A7 MARKII的模拟放大部分和电源部分是完全分开的。

然后元件的选取,STARKE用了更高的要求。

这便是模拟放大部分,Tracking power部分的算法,应该也是在这里完成。

这是电源处理部分

这块PCB板,外面还有一层塑料保护层,非常细致。

A7 Mark II使用的全是三肯MN1526 NPN大功率管

另外,在段最后,我来讲一下A7 MARKII的两个升级:

1、每声道完全模块化

2、主动散热的风扇安装方式有调整。

实际上,第一代的A7也是模块化的,如果哪一个声道坏了,反厂也是直接换模块的方式进行维修。

不过,当真的遇到这种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摩大大这个人特别懒,平时测试音响经常把喇叭线拔来插去,还时常不关机……

终于有一次手误 ,喇叭线的香蕉头正负级碰在一起。当时A7短路关机保护,重新开机,好像并没有问题,我也没有在意。

结果,后来又遇到一次这样的事情,终于有一天发现大声压使用时间较长,机器温度较高的时候,那一个声道就不响了。

关机,机器冷却后,它又恢复正常。就这样,又用了三个月,终于彻底歇菜。

于是,我打算自己拆下那一个声道的模式,寄回去。当我拆了四十来颗螺丝之后,发现不拆掉前面板,还是不行。

当时除了顶上这两根固定条,在前面板,还有一固定的地方。

但当我开始拆前面板的时候,一不小心坏事了——两边螺丝一卸下,前面板很重,自己就往前倒。

天知道前面板的LED电源显示灯有一条很短的线连着,这一倒,把LED灯拉成两半……

我一看,灯也坏了,模组也坏了。要完全拆下模组还要拧几十颗螺丝……

最终我放弃了,装回去,整台寄回去质保了。

而现在,A7 MARKII的完全模块化,让修理变得更加简单。

拆卸它变得简单了很多。

另外,A7里面有风扇。只要有风扇就难免随着使用年限变长,灰尘积压,从而风扇噪音变大。

我时常抱怨A7的风扇噪音影响了视听室的宁静度,所以我也想过去更换静音风扇。

可是如果你要更换风扇,你得把A7的所有模块取下来才行。

但是,大家注意A7 MARKII,他的风扇可以从底部取几个螺丝就直接换掉。

这是一个我认为非常便利的改动。

另外,新的A7 MARKII号称是改进了散热技术和热量控制。

官方的PPT给出了24dB的噪音值,但我实际使用下来,只能讲比A7的噪音的确要小。

但绝对没有达到24dB,就9月份的天气,室温26度的样子,还是能明显听到风扇的噪音。

不过,现在换风扇方便,至少给了我一个选择。

当然,我心目中是不希望后级里面有风扇这种玩意儿的。

但如果对于一台多声道A类后级来讲,这一点都不现实。

这相当于你买台车,想要声浪迷人,V8发动机,加速很爆力。但你又想他的油耗最好每一百公里不要超过10升。

这明显是不现实的事情,要享受A类放大器的好听的声音,那发热量大的问题你永远回避不了。

这也是为什么烧到最后,A类大功率单声道后级是很多人的归属。

这是A7的垫脚

很明显A7 MARK2又改进了,当看那一圈胶垫都知道这个垫角的防滑性明显会更好。

另外,这里就是换风扇面板部分。

A7 MARKII在声音上的提升

谈A7 MARKII的声音之前,我想先和大家简单讲讲A7第一代的声音特点。

实际上,A7当时上市时的对手,主要是用于影院的多声道后级。在3万到5万成交价这一区间段,最常见的无非是ATI 3007,大地震Cinenova Grande 7,lexicon ZX-7,圣歌P5和Parasound A51等。

这里面,力大声粗的是Parasound A51,但这是里面最便宜的一台。

而ATI 3007和大地震Cinenova Grande 7这两台属于高性价比产品,推力很足,但问题在于表现什么声音都是直去直来。

简单的讲,就是非常有劲,属于刚猛有于,但完全没有音乐味的声音。当然,如果你拿他们和那些国产的什么超音之类的比,那不用比,还是会好很多。

为什么摩大大讨厌国产多声道后级,那是因为国产多声道后级,没有哪一台的声音,全频能称得上有一丝弹性。

那种从高频到低频都像敲木棍子一样的声音,我完全无法接受。

拉回来接着讲,实际上,ATI3007、大地震Cinenova Grande 7是同样架构的产品,都由ATI代工。

而Lexicon ZX-7也是类似的情况,不过ZX-7的校音确实有很大不同。他的音乐味,比ATI 3007和大地震要好非常多,音色也有Lexicon的温暧。

但如果你把ZX-7和P5放在一起比较,你会发现不管是声音的细腻度,还是推力,P5都更好一些。

而在这几台之后,ATI推出了6000系列,我用过其中的ATI 6002。实际上,前面提到的几台,影院特性是大于Hi-Fi特性的。

而ATI 6002不管是音色,还是全频的细腻度,我认为都是强过之前提到的这几台功放的。

我的A7反回总代质保的时候,那一个月我基本上都在用ATI 6002看电影和听音乐,当然都只有两声道了。

ATI 6002的声音能柔能爆,这个声音相对于之前那些功放,真的算得上有文化得多。

但如果拿上面提到的所有功放和A7对比,都有一点,他们会输很多——那便是3D空音的刻画能力。

用A7播放多声道电影,他放出来的声音是前后左右高低上下全部填满空间的,你能很轻松的听出来你的屏幕和沙发之间有哪些声音在移动。

而那些AB类的多声道后级,他的声场更喜欢往两边发展,在内部纵深上的空间感和定位,差了不止一点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这就是A类功放低失真带来的好处。并且,A7在透明度、声音的音乐性、声音的密度上,相对于之前提到的那些功放,都有很大的优势。

不过,缺点和优点一样的明显,那便是A7的低频是有些偏软的。这不是指A7的低频不猛,但相对于之前提到的那堆功放,打炮打拳的凶狠度,都要弱一些。

我也曾经拿A7和一些Hi-Fi功放比较过,有金嗓子的两声道A类后级,型号我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到手价3万出头,每声道只有35W。

对比结果是,声音的细腻度A7输一点点,但推力胜出很多。音乐味,两者差不多。

还有一台,便是Gato AMP150,这是一台7万元级别的Hi-Fi合并机。而这台对比A7,就能明显感觉到A7在声音细腻度,声场大小,声音密度上,都有明显差距。

毕竟,算到一个声道的价格上,他们差太多了,确实没有多大的可比性。

但考虑到A7的音质和其他同价位的产品对比,确实优势是相当的明显了。必竟,这台功放在CES上演示Hi-Fi,让美国的专业媒体是点了头的。

而关于A7 MARKII,前阵子视听前线的公众号上,我看到已经有试用报告的文章。

其中对多声道表现的描述,就我使用的情况来看,的确是客观公正的。

注意上面我红框勾画出来的文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全文。

而接下来,我要讲的,就是A7和A7 MARKII的AB对比区别。

A7 MARKII和A7我分别用ViDAC组成Hi-Fi系统,以及用圣歌AVM60组成AV系统,在全套STARKE H5 Elite的系统上进行了比较。

相对于第一代产品,A7 MARKII在以下几点,是有明显改进的:

1、推力有明显增强,虽然从数据来看,只增加了几十W功率,但全频声音的力度,特别是低频力度明显增加。AB对比听,会觉得A7低频有偏软一点,A7 MARKII更有力,弹性更佳。

2、全频密度增加,中频的饱满增加,人声会更加突出银幕,同时更加清晰。

3、全频解析力增加,声音更加细腻,全频线条感更加突出,但相对于高频,中低频的线条感优化更加明显。

4、声场增大了一些,声音透明度增加,功放的Hi-Fi性更强。

总的来讲,就声音而言,A7 MARKII是属于全面进化型的。最初从Dan口中得知新产品声音清晰度和力度会增强的时候,我还担心会不会提升了音响性,损失了音乐性。

因为,很多时候,音响性和音乐性是很难两全的。而发烧友更愿意称音响性为声音的素质,音乐性为声音的味道。

有一些Hi-Fi发烧友喜欢玩老产品,就是因为这些产品哪怕声音不够清晰,但音乐的味道反而更足。

如果一台产品的升级,音响性和音乐性要同时提升,基本上就意味着这款产品要重新做。

而基本上,不管是从厂家给出的资料,还是我的听感上来看,STARKE的确是重做了这台功放。

这是从元件的选取,和板卡电路设计,以及机壳制作、散热设计等方方面面的重做。要说他们唯一一样的地方,就是都是应用了Tracking power这一技术打造的多声道A类功放。

我本来以为A7 MARKII是A7整了容整成了A7 MARKII。结果现在看来A7 MARKII压根从内到外和A7都不一样,只是他们穿了一件看起来像的衣服。

另外,A7 MARKII相对于A7的声音变化,我的理解是这和它原品牌匹配用的音箱有很大关系。

A7是为STARKE第一款产品H7开发。H7用了反边低音单元 ,而且H7的声音定位是非常中性,强调速度与打击力。

而当时市面上能买到的多声道后级和H7搭配,都有点孔武有力,但韵味欠缺。

所以,STARKE让A7的低频软上一些是有道理的。

而A7 MARKII面对的是STARKE H5 Elite。H5 Elite本身在校音上都有很强的Hi-Fi性,Dan在打造这款产品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了欧洲市场的听音需求。

当初我把H5 Elite和H7放在一起AB聆听的时候,明显发现H5 Elite出来的声音不仅仅是更加华丽,同样的音乐,听起来也更加舒缓。

同时,H5 Elite三个八英寸低音,一个12英寸碳纤维被动盆的塔式音箱设计,也确实需要更大功率的产品来驱动。

如果你现在是H5 Elite,H3 Elite的用户,我建议你是一定要从A7升级到A7 MARKII的。

特别是H3 Elite的用户,升级到A7 MARKII之后最大的好处便是人声的厚度将会有极大幅度的提升。

我多次对比H3 Elite和最老的H7,很明显精英版的H3 Elite声音的细腻度和精致程度远超H7。

但就是对白的厚度和H7有较大差距,AB对比听总觉得人声有点憋屈。

而换到A7 MARKII之后,H3 Elite也能放出大气的人声。

至于H7的用户,升级到A7之后声音素质也会全面提升,同时声音的打击力会猛烈很多。

不过,这种凶猛年轻人会更喜欢。如果上了点数岁的发烧友,就得看自己的口味了。

写在最后

本文最后我在这里恭喜STARKE最可爱而专业的胖子Dan拿下了CEDIA上七个大奖。

同时也感谢STARKE研究团队给音响圈时带来了这个创造力超群的品牌。

只是,我确实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A7 MARKII基本上内外全换,而非要和老产品取一个差不多的名字,并且做出一个差不多的外观。

这让我想起了H3 Elite和H3,这两者除了名字长得像,从产品设计,元素使用,重量和产品定位都完全不一样。

老款H3,这玩意国内还有假货。

H3 Elite,属于Halo产品中细分的Elite系列,重量比H3足足重了两倍多。

STARKE研发团队的思路,我是搞不太懂。不过A7 MARKII在试用之后,作为H5 Eliter的原配功放,我只得收入囊中。

同时,如果你对于多声道系统的音乐性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你还就只想多七声道功放,那么我提醒你A7 MARKII就是正确的选项。

因为,纯A类放大器的声音的气质,绝对不是哪些AB类七声道功放可以比较的。

A7定价是48000元,而A7 MARKII国内定价是58000元。

A7 MARKII比上一代涨了1万元,账面上看贵吗?很贵。但你大可去找一些售价相近,或者贵 个两万的五声道或者七声道后级比较一下。

你就会明白为什么AVSforum主编Scott Wilkinson会如此喜爱这台产品。

领先声学技术造就极致音乐利器,狄芬尼提D15发烧落地音箱

Definitive Technology

自1898年世界上第一个扬声器“奥格泽特弗恩”诞生以来,音箱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依托声学技术的发展衍生出多种类型的扬声器,而音响工程师们凭借自己的独特设计理念以及不断追求高保真的重播效果。最终,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箱呈现在发烧友面前。因此,只有伴随着科技发展进步,扬声器的声学指标才会更加趋于完美,也就离真正意义上的Hi-Fi更进一步。

在北美音响市场家喻户晓的Definitive Technology狄芬尼提,是以科技造就声音的代表性音响品牌,凭借领先的声学创新技术被誉为音响界的“特斯拉” 。即使你之前完全不了解狄芬尼提,但当你首次见到该品牌的产品,肯定会被其前卫、科技感十足的外观惊艳到。当然,作为一款优秀的音箱产品,它的声音素质则更为重要。下面一个故事将带你了解狄芬尼提的产品实力。

位于纽约曼哈顿有一座历史超过300年的古老教堂——Trinity Church三一教堂,因其距离世贸大厦不远,911事件导致教堂内一架30年的管风琴被毁,原管风琴由9000支音管组成,其中最小的仅有2英寸,而最大的则高达32英尺,能够发出16 Hz的低音。此后,教会的修复选择了堪称革命性的虚拟管风琴Opus 1,the Epiphany。它是由60个功率强劲的狄芬尼提BP 10B塔式落地音箱以及8个BP 30型号双极塔式落地音箱组成的庞大系统 ,令这座充满历史的教堂再度重现原有的管风琴辉煌华丽之音。

追求音乐性的Demand系列

Definitive的创始人Sandy Gross是音响圈内的顶尖人物,1972 年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业内精英创办了POLK Audio普乐之声,目前该品牌已成为欧美市场最受欢迎的音箱品牌之一。而作为一名电影制片人的他,希望打造出一款高标准、高素质的影院音箱,正当西方影视业的飞速发展时期,1990年,Definitive Technology狄芬尼提品牌应运而生。因而早期狄芬尼提的产品线都是以中高端影院音箱为主。

为了满足更多用户对高品质音乐欣赏的追求,定位高端Hi-Fi音箱的Demand系列进入到发烧友的视野,该系列刚上市时仅三款书架音箱,工程师们结合发烧友的听音习惯以及立体声音乐的重播特点,为Demand系列定制研发多个声学技术专利的喇叭单元,在保留狄芬尼提原有优势的情况下赋予它更多的音乐性。

果不其然,Demand系列的上市被众多音乐发烧友所喜爱,但由于书架箱在表现较为复杂的音乐有一定局限性,于是在2020年,该系列加入全新的两款落地音箱D15/D17以及一款中置音箱D5C,将Demand系列的技术特点得以更多场景的应用。

Demand系列次旗舰型号D15

两款落地音箱的加入为音乐发烧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相比原有的书架箱型号,增加了双中低音单元以及双被动式无源低音单元,令低频下潜更深、声音更饱满,从而扩宽整个频响范围。也是标准的三分频设计,满足多种类型的音乐重播需求。

D17相比D15拥有更大的中音单元、低音单元以及被动式无源低音单元,通常来说在中低频的表现上会更好,但也要看实际的使用环境。当笔者收到本次测评的D15以后发现,如果你的听音室房间不超过40平方,综合性能与价格来看,Demand系列次旗舰型号D15或许是最佳选择。

D15采用三频分六单元设计,分别是:一只1英寸退火铝球顶高音单元、一只5.25英寸聚丙烯BDSS中音单元、两只5.25英寸碳纤维中低音单元和两只8英寸无源被动低音单元,频响范围48Hz-22kHz(±3dB) ,阻抗8欧姆,官方推荐30-300w每声道功放驱动。

初见D15的印象是一款中小尺寸的落地音箱,但看过其参数后发现它却有着超越物理体积的声学性能。首先,高音单元采用Demand系列通用的1英寸退火铝球顶单元,使用铝作为振膜材料具有高硬度、质量轻、阻尼好的特点,从而实现细节丰富、通透靓丽的高频声音。在高音单元的顶部增加了20/20 波对齐镜头,这是狄芬尼提高音单元的特有专利技术 ,不仅能使高频更加顺滑自然,还能改善扩散角度,让均衡的聆听效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皇帝位”。当然,偏移5度的高音设计 是Demand系列的标志性特征,也因此两只音箱具有左右之分,摆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箱体后侧标识,这样设计可提供更精确的中心立体声像,消除前障板边角不必要的对称衍射。

其次,狄芬尼提D15采用BDSS和线性响应波导专利的平衡双折边中低音单元 ,可提供更大的线性偏移和输出,以及扩展离轴频率响应。从而令低频更加清晰、饱满、凝聚,这在没有独立低音单元的三款书架箱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两只5.25英寸碳纤维中低音单元的加入让D15真正实现了高频宽的三分频设计 ,碳纤维材料拥有极高的刚性和较轻的质量,较易呈现优质的低频量感和弹性,很多知名Hi-End品牌的音箱中低音单元也采用此材料。这两只中等尺寸的中低音单元,一方面可以让箱体设计更为小巧,利于用家摆位;另一方面可以营造更多的低频量感,并且回弹速度相对于大尺寸单元更快,更容易被功放所控制。

双对向8英寸无源被动低音单元 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设计,通过中低音单元的振膜挤压箱体内空气,从而带动这两只无源被动低音单元运动产生声波,对向单元加上密闭箱体设计有效提升瞬态速度,让低频干净利落。它不仅对低频下潜起到了补充作用,也降低了两只中低音单元在低频段的工作负担,让中低频之间的过渡更为自然。

为了提升音乐性,Demand系列分频器采用发烧级零部件,例如:聚丙烯金属膜电容以及顶级电感器。音箱采用合金独立底座,提升稳定性的同时能更好地降低外界震动对音箱的影响。附带金属圆锥钉和圆形平底毛毡钉,条件允许的话建议使用圆锥脚钉,会让低频更加干净。有个小遗憾是配件中没有钉垫,不是每个用户都像笔者一样音响周边附件充裕。

狄芬尼提D15有钢琴黑和光泽白两种配色,均使用统一的冲压式铝制银白色前障板,防尘网罩与箱体颜色一致。堪称精细做工与极简科技美学的结合,无论哪种装修风格,Demand系列都能完美与之融合,并增加些许科幻般的艺术气息。

不缺音乐感的新派美式声音

随着狄芬尼提Demand D15一起发过来测评的还有天龙刚刚上市的高端Hi-Fi解码合并功放PMA-1700,这台功放的部分设计和用料继承于DENON旗舰110周年纪念款功放。拥有高品质数字解码功能、AL32 Processing + 音频处理技术、双变压器、双时钟设计、支持唱机输入、可关闭数字电路功能、数字电路噪声隔离设计、纯后级模式、高低音可分别调整等特点。PMA-1700 无疑是一款当下性能卓越、功能超前的合并功放产品,8欧下每声道65瓦的输出功率完全可以胜任狄芬尼提D15的推力需求。

音源使用的是AudioOnes本职音频的Symphony No.1,这是一台采用R2R架构解码的数播产品,因其优秀的模拟音色和音乐性在高端数播中享有盛誉。通过RCA模拟输出至天龙PMA-1700并开启数字电路关闭功能,尽可能的降低电路噪声。不得不说狄芬尼提D15非常好推,10点钟位置音量已经非常大,它所呈现的充沛低频能量和丰富音乐细节是开声后的第一印象。

《落水水》这张男声发烧专辑是数播AudioOnes送测时硬盘内置的资源,演唱者秋林曾获得金曲奖最佳客语歌手,作为内地首张客语文化发烧专辑,所有曲目都在讲述客家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首次听到它的主打歌曲《六月天》,即被其极大的动态、丰富的细节和独特的人声嗓音所吸引。即使完全听不懂歌词,也能感受到炎热的六月夏季客家山村民俗景象,刚好撰写这篇测评也是在六月时节,时而听到窗外的蝉鸣,在屋内欣赏这首《六月天》显得格外应景。

使用现有系统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时,狄芬尼提D15的高素质单元在音乐细节的还原上堪称一流,有些若细节是在之前音响系统中根本没有察觉到的。前奏中的两声定音鼓坚实有力,量感十足,同时收放自如的低频响离不开天龙PMA-1700出色的控制力。人声的出现可谓用惊艳来形容,与前奏中的配乐形成鲜明的对比,D15所营造的声场结像宽阔且有一定纵深感,配以出色的脱箱感仿佛歌者立于面前演唱。优秀的高频延伸和中频密度也让人声更为抓耳,这种细腻的音色很难让人想到出自金属高音,看来狄芬尼提对于Hi-Fi音箱的调声下足了工夫。

如此高素质的落地箱系统岂能错过大型交响乐,随即找到一张由曼弗雷德·霍内克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演奏的《Beethoven: Symphony No.5 &No.7》现场版,据悉这张专辑是匹兹堡交响乐团的历史演奏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烧友们都耳熟能详的贝五也就是命运交响曲在这套系统上发挥如何呢?就笔者的聆听感受而言,虽然这套系统价格不是太贵,但整体表现中规中矩,可以清晰的还原乐器的结像定位,有着不错的层次感和声场规模感,开篇命运的敲门声“PomPomPom-Pom~~”一下次就触及内心深处,浑厚有力充满质感,力度强劲的弦乐和单簧管渲染出阴暗、冷酷、威严内心意境。要知道,对于一般的音响系统而言,想播好大编制交响乐是非常困难的,复杂的音乐信号很是考验整套系统的分析力和控制力。多次聆听后发现,狄芬尼提D15优秀的纵深感是欣赏交响乐的一大优势,并且在低频氛围的烘托上有种大型落地音箱的感觉。

紧接着又欣赏了钢琴、弦乐、爵士等多个类型的发烧音频,天龙PMA-1700推狄芬尼提D15的组合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尤其中低频的量感和质感,都完美诠释了美式音箱的爆发力和响应速度。中高频部分针对音乐欣赏进一步优化,即保留了金属高音丰富细节的同时,运用声学调音手段让音色更为细腻、顺滑,例如重播钢琴的高音,细节丰富,泛音充足,通透且不刺耳,中高频的过渡也是比较自然,颇有种“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听觉感受。

总 结

前文提到,Demand系列除了落地音箱、书架音箱还有中置音箱,搭配合适的影院功放即可组建一套兼顾听音乐的高标准家庭影院,笔者也经常欣赏多声道的音乐会,一些在音乐厅或者教堂录制的音乐可以感受到侧后墙反射的声音细节,相比传统的立体声音乐拥有更好的沉浸感。当然,使用天龙或者马兰士高端影院功放搭配狄芬尼提D15欣赏立体声音乐也是非常不错的。

而本次测评使用的高素质天龙PMA-1700功放几乎满足当下所有用户的听音需求,大功率搭配狄芬尼提D15落地音箱一点不浪费,并且还有一些余量保障大动态下的供能。经过多天的试听对比,在该价位下两者的搭配实属音乐爱好者们的首选Hi-Fi套装。

相关问答

音箱峰值功率500W要多少电源才能供起?-ZOL问答

音箱峰值功率500W,额定功率可能是250W功放也需要400W,变压器就需要500W(一般配...航嘉塔式600W额定500W550左右台达的还想好的话就新巨200W多一点就行,峰值就...

中山理丹电子厂怎么样?

不错!平均工资7000以上。广东理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4000万元,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

戴尔OptiPlex7040怎么关闭自带音响-ZOL问答

塔式机2人讨论3887次围观关注问题写回答讨论回答(2)cadqw8戴尔optiplex7040怎么打开自带音响有用(0)回复baidu_59ij9115m是显示器带的音箱吧,把耳...

机器是竖着放好.还是横着放好?

根据机器的设计和用途,决定机器是竖着放好还是横着放好。竖着放可以节省空间,适合垂直结构的设备,如塔式电脑、立式音箱等。横着放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支撑,适合...

塔式起重机上必备的安全装置有哪些?

(6)避雷和防电磁波感应装置对臂架根部铰点高度超过50m的起重机,应根据实际情况装设避雷装置和采取防电磁披感应措施。(7)塔式起重机为防止回转超载...塔...

组装一台既能流畅玩绝地求生又能做直播的电脑需要什么配置,要多少钱?

建议最低配置AMD平台R51600X,INTELI58600K以上,内存配置16G以上,显卡1070以上,显示器27寸以上。需要符合竞技一类的外设,比如游戏鼠标键盘耳机等。如...耳.....

业余钢琴六级曲目是?-176****8222的回答-懂得

六级A组(1)练习曲车尔尼此曲应注意古典主义风格的特点,手指头要有弹性、干净、流畅。肩膀和手臂要放松,以便于每个颗粒的清晰。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

如何化解对面客厅的拜神台

买房要注意的:第一,开发商的开发经营资格必须合法。就是开发商必须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规定的业务范...

ABS塑料有哪几种,化学成份是什么?-180****2760的回答-懂得

常用塑料2113的种类有:①聚氯乙烯(PVC)5261它是建筑中用量最大的4102一种塑料1653。硬质聚氯乙烯的密度为1.38~1.43g/cm3,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

iphone15pro深度评测-ZOL问答

5条回答:【推荐答案】iphone15pro深度测评有:M1芯片、LPDDR4X内存、大容量存储、RetinaXDR显示屏、锂聚合物电池。1、M1芯片:苹果15Pro搭载了最新一代的AppleM1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