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院业务 正文

室内音箱 Bose SoundLink Home体验:好看如摆件,音质太赞了

Bose SoundLink Home体验:好看如摆件,音质太赞了

在今年4月时,小雷曾评测了一款来自Bose的Soundlink Flex,当时小雷和几位同事对它的评价都出奇地高,唯一的缺点是这款产品严格来说算不上新品,只是之前的产品更换了一个新配色。当时小雷就觉得,这款产品虽好,但也已经是几年前的老产品了,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更新呢?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终于,在这两天,小雷收到了Bose最新的产品Bose SoundLink Home,不但在外观方面有了巨大的改变,似乎在音效方面也有了些许改动。OK话不多说,直接和雷科技一起来看看Bose的新音箱到底如何吧。

外观精致,是音箱也是摆件

其实小雷对音箱的外观并没有太大的追求,毕竟市面上大多数的桌面音箱都做得比较“粗犷”,配色也是千篇一律的纯黑,说白了就是大家懒得去做新的设计,在躺着就能赚钱的情况下,要什么必要去搞创新呢?

但Bose显然想要彻底打破消费者对桌面音箱的传统印象,全新的Bose SoundLink Home的造型设计可以说非常大胆且前卫。 机身最外层采用了更具质感的金属材质,而且还使用了阳极氧化铝拉丝工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美观性。而发声单元部分则是由精致的布面网罩组成,再加上底部的镂空设计,说它是目前市面上设计最好看的桌面音箱也毫不为过。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此次小雷拿到的是名为酷灰的配色,发声单元部分为灰色,外壳则是黑色,整体看起来非常有质感,耐脏性也要更好,是三款配色中小雷最喜欢的一款。(另外两款配色为主体为银白的亮银色和类似实木配色的中式暖木)

虽说Bose SoundLink Home的尺寸要比之前的Soundlink Flex大上一圈,但还是很适合将它放在各个平台上,例如电脑桌、电视柜、茶几等等,也可以轻松放进一个单肩背包中。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机身上方依旧有着五个独立物理可按压按键,这是小雷非常喜欢Bose音箱的原因之一。 如今市面上很多桌面音箱为了让整体看起来更为一体化,将实体按键更改为了触控按键或是只留一两个按键,但触控按键不但容易误触,而且也没有一个实际的交互反馈感,在小雷看来就是为了颜值牺牲实用性,这是有些本末倒置的。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至于按键操作逻辑其实还是挺简单的:双击中间的多功能按键可以跳转到下一首,连按三次返回上一首音乐,长按则呼出手机中的语音助手。至于音量加减、开关机按钮和蓝牙按钮就不在这里一一解释了。

机身左侧有一个USB-C接口,官方表示可以用线连接的方式连接手机播放音频,对于需要临时使用桌面音箱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确实是刚需。

说完了外观,该聊聊它的配置了。作为音箱最重要的便是内部的发声单元,不同于手机、电脑这类高精密度的产品,想要音箱音质好,就必须把发声单元做大,可谓“力大飞砖”。Bose SoundLink Home就搭载了一颗全音域的驱动单元,搭配双层的被动振膜设计,能够实现更加广阔和洪厚的声场构建,这是传统圆形发声单元所无法比拟的。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顺带一提,别看Bose SoundLink Home的体积不大就小看它,在大概10平米的房间中,音量开至20%左右就已经感觉声音有些大了,哪怕是放到40平米的办公室区域,也只需把音量调至50%就能让所有的同事都清晰地听到来自它的“动静”。作为一台桌面音箱,这个表现可以说远超小雷意料。

音质突出,彰显Bose音质

其实对于Bose的音质,小雷一直没有担心过,作为影音领域的“前辈”级人物,如果没点实力也不可能在2024年依旧是影音领域中的领头人物之一了。

Bose Sound Link Home的听感完全没有让小雷失望,它在Bose最擅长的中高频方面的表现堪称完美,在聆听一些快节奏的音乐时,它的低频方面拥有不错的量感和快速的弹性,声场方面也非常广阔;而在播放一些人声为主的歌曲时,Bose Sound Link Home则是很好地将歌手的声音还原到位,并将它和背景音完美地划分开来。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最后则是测试低频效果的经典曲目《BOOM》,在副歌部分能够明显听出Bose Sound Link Home的低频灵敏度非常不错,鼓点有力且震动反馈明显,而且明显能感受到它的声场的映射表现比之前的Bose Sound Link Flex好上不少。

最让小雷欣慰的是,Bose终于解决了低频表现较差的问题,搭配Bose专业的调音技术,在音频领域绝对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当然,两者组合输出左右声道的立体声这项经典操作Bose Sound Link Home也没有落下,非常适合在野餐/野营时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小雷还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特效,如果音量在40%以下的时候播放一些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就会明显感到声音糊成一坨,低频表现也非常糟糕,而将音量提升到40%以上时,它的表现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了。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如果说室内20%音量时的低频质量是1(满分是10),那么在户外70%音量的情况下,低频质量至少也是7到8的水准,不仅一改在室内的软绵无力,而且具有与音箱体型不符的下潜力度,让小雷很惊喜,毕竟这是一款桌面音箱发出的声音。

这与Bose Sound Link Home使用的被动双膜共振技术有关,当主发声单元在振动时,会引起音箱内部的空气压力变化,进而驱动被动辐射器的振膜振动并发出声音。

然后,Bose通过对被动辐射器的优化,让被动辐射器的共振频率固定在低频区域,以此来针对性强化Bose音箱的低频效果。而且,因为是被动振膜,所以这些额外的音频单元并不会增加整机系统的功耗,反而可以降低中低频单元的功率负担,提高音箱的整体续航,并且拥有更低的失真率。

这也解释了为何在低音量状态下,Bose Sound Link Home的低频表现比较糟糕了,毕竟音量低时,发声单元的震动力度极低,完全驱动不了被动单元,导致整个音质的低频表现不好。

因此小雷建议在使用这款音响时,尽量让音量保持在40%以上,否则你会觉得自己买亏了。

结论:好看又好用,闭眼无脑买

最后按照雷科技惯例总结一下Bose Sound Link Home的优缺点。

优点:

1、造型非常出彩,是近期颜值最高的桌面音箱之一;

2、音质没得说,Bose稳定发挥;

3、操作简单易上手;

缺点:

1、布面材质很容易藏污纳垢,需要经常清洁打理。

售价方面,Bose Sound Link Home的官方售价为1999元,但在首发期间可享受100元定金膨胀为300元的福利,也就是1799元即可拿下这款高颜值高音质的桌面音箱。

作为一款主打室内的蓝牙音响,Bose Sound Link Home相当不错的音质和声响结合其耐摔耐用的特性,可以说在同级别市场中拥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单凭“开箱即用”这一点就足以俘获很多怕麻烦的年轻人了。

也正是如此,体积小巧、功能全面、扩展性极强、沉浸式音效体验拉满、音质尚可的Bose SoundLink Home才会取代成为小雷目前最喜欢的桌面音箱之一。

Sonos Roam SL 体验:蓝牙和 WiFi 双模,终于可以从室内走向室外

在我们的印象中,Sonos 的音响产品们,体积都比较大一些。尤其是主打室内音响的产品,更是用不上便携这两个字。

即便是首次打出「便携」旗号的 Sonos Move,我们都觉得那只是能属于「有车一族」的便携。

如今,Roam SL 用上了「超便携」这个形容词。说实话,一开始还是会想到 Move 的那种「便携」,但当我把产品拿到手中的时候,发现 Sonos 这次确实做了一款可以带着走的,真正的便携音响产品。

这次是真·便携了

Sonos Roam SL 的包装盒由 100% 可持续的纸张制成,采用了最大程度降低墨水用量且不包含一次性塑料的新型设计。

可能同样是响应「环保」号召,Sonos Roam SL 的包装盒中并未提供电源适配器,但提供了一条 USB-A to USB-C 的 90° 连接线。在 USB-C 接口一端采用了 90° 的直角弯折设计。

Roam SL 的三围尺寸大约是 168mm × 62mm × 60mm,整机总量为 430g。

与 3KG 的 Sonos Move 和 1.76Kg 的 Sonos One SL 相比,Roam SL 真的只是个「小家伙」,也对得上它的超便携之名。

和其他 Sonos 产品类似,Roam SL 提供了暗影黑和月光白两种颜色,我们手中便是暗色调的暗影黑配色。

Roam SL 继承了极简的 Sonos 设计风格,一眼看去,正面机身上只有 SONOS 的白色 logo,剩余的主体部分都被滤声网所覆盖。

Sonos logo 的上方和底部下方均设置了一颗低调的 LED 指示呼吸灯,灯光仅透过一个细小的声音滤网孔传出。

Roam SL 引入了圆角三角形的外观设计,相比起传统的圆柱状设计,这样的设计使其能够巧妙地容身于各种宝贵空间的角落里,或者是随身携带,另一方面也可以带来比较舒适的握持手感。

三角形的背后两面为平面哑光材质,电源按钮和 USB-C 电源接口均处于背面的中轴棱线上。

配合标配的 90° USB-C 连接线,竖直放置 Sonos Roam SL 的时候也可以靠墙放置或塞入墙角,纤细的线材可以巧妙地隐藏起来。

除了主要的竖直放置之外,Roam SL 还设置了四个垫脚,我们可以将它水平放置。

水平放置这个三角形音响的时候,扬声器那一面会向上倾斜,声音将会向上方传导扩散,指向我们的耳朵。

三个媒体控制按钮均集中在机身顶部的平面,可以调节音量大小和播放控制。

既然要带出门,那么 Sonos Roam SL 理所当然地具备了 IP67 的防尘防水等级,即便 USB-C 接口为开放式设计也能实现全面的防水防尘,短时间地浸泡在水中或是直接用清水去清洗音响也不成问题。

而且两侧的硅胶盖也提供了一定的防摔防震效果,可以放心地直接将它放在背包然后带到户外使用。

Sonos Roam SL 应该是 Sonos 第二款内置电池的音响产品。根据官方所述,Roam SL 单次充电就可以提供长达 10 小时的连续播放能力。在实际体验中也的确没有遇到任何因续航而出现而焦虑情况。

值得留意的是,Roam SL 除了可以通过背面的 USB-C 接口来进行有线充电(15W)之外,还支持 Qi 无线充电协议,将音响竖直放置在 Qi 无线充电板上就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当然,官方也推出了可供消费者自行选购的「定制磁性无线充电器」,它就像是一个底座可以与 Roam SL 的三角形底部完美贴合。而且音响包装里缺少的电源适配器,我们可以从选购的定制无线充电器里找到。

定制无线充电器的表面具备磁力吸附,轻轻地将音响放在上面,它就会自行吸附到最合适的位置,可以优雅从容地放置在桌面端为 Roam SL 供电。

除了好看,无线充电板简化了 Roam SL 的充电步骤,能让音响长期保持满电且在线接入的状态,不但可以随时唤醒 AirPlay,而且也避免了外出时想要带上音响却发现忘记充电的尴尬情况。

远远看着,还挺赏心悦目。

蓝牙 + WiFi 双模连接,Sonos 系统蓝牙化的「钥匙」

继 Move 之后,Roam SL 应该是 Sonos 第二款具备蓝牙连接功能的音响产品。

对于 Roam 来说,添加蓝牙是必须的。因为这款音箱除了应用于室内场景,还要准备好面对室外的挑战。毕竟在户外是很难利用 WiFi 网络来完成音乐播放的,使用蓝牙连接的话,可以应对的场景会变多,同时也更符合用户的使用直觉。

蓝牙部分支持蓝牙 5.0 协议,通过实体按钮就可以进入到配对模式,然后从手机等设备中连上 Roam SL。

当然,Sonos 又怎么可能放过自家最拿手的 WiFi 流式播放呢?

Sonos Roam SL 支持通过 WiFi 连接到 Sonos 系统(Sonos App)之中,享用包括 Apple AirPlay 2 在内的 WiFi 流媒体播放。

以 Apple 设备为例,使用 iPhone 和 iPad 甚至 Mac 的时候,都可以在音频选项中找到处于 AirPlay 状态的 Roam SL,点击一下就可以将设备的音乐投送到音响上。对不少 Sonos 用户来说,完美支持 AirPlay2 这一点应该是最大的购买动力。

可以连接到 Sonos App 也就意味着 Roam SL 可以和其他 Sonos 产品一样,通过 Sonos App 就可以管理并播放 Apple Music、QQ 音乐、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FM 等流媒体服务的内容。可见,国行版本的 Sonos App 也为本土化作出了不少的努力。

有了 WiFi + 蓝牙双模的功能,我们可以在家里连接到 Sonos 系统并通过 WiFi 流式播放;在外时,音响也可以自动切换到蓝牙模式,与设备配对连接并进行播放。

它只是加了个蓝牙这么简单吗?主张布局智能家居声音系统的 Sonos 其实还打造了一把「钥匙」—— 一把开启蓝牙流式播放的钥匙。

基于全新的无缝连接功能,我们还可以通过 Sonos App 解锁整个系统的蓝牙流式播放。

虽然 Sonos 在 WiFi 流式玩出了很多花样,但在蓝牙连接方面还是比较传统,目前 Roam SL 还不支持蓝牙多设备连接组队的功能,要多设备互联还是得借助 WiFi。

另一方面,就像 One 和 One SL 之间的关系那样,带有 SL 后缀的 Roam SL 同样不支持语音助手的功能。这里的 SL,其实就是 Speech Less 的缩写。

但考虑到中国大陆市场仅全球首发了这单一型号,估计在短时间内都不会获得语音助手的功能升级了。

便携移动的声音调性

Roam SL 的声音,和它方便移动的属性很相似。

Sonos 在这个给它加了一把活力感十足的声音,加上了新设计的 RaceTrack 中低音扬声器后,Sonos Roam SL 在适合的音量模式下能够感受到它那种冲劲饱满的力道。鼓点有一定的爆发力,同时也可以还原出一些弹性。

只可惜鼓声偶尔会结束得短促一点,听起来会有些生硬,但比起 Soundlink mini 这些老前辈来说,Sonos Roam SL 的表现已经很好了。

声音走向虽然活泼了不少,但我们依然能察觉出 Sonos 惯有的冷调表现,声线相对均衡。

最大音量上,Sonos Roam SL 和 Sonos Move 相比自然会存在一定差距。但看在这个小机身的份上,我觉得有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它所发出的声量其实已经超出了对这个体积的预期。

但在体验中我们也发现,Sonos Roam SL 其实不太适合在最大音量下播放。音量稍大的话,会出现环境低频变得轰闷,失真情况也会变得明显。虽然没有出现「声嘶力竭」的情况,但在大音量的环境下出来的声音听着就不那么舒服,所以只要不是在玩嗨了的前提下,建议控制一下 Sonos Roam SL 的声量,从而会获得更好的声音素质。

人声和中高频表现也维持在可预计的基础水平,细节表现尚可。人声和背景不至于粘合在一起,但也要察觉两者之间的距离感,还是有些难度。

确实,对 Roam 来说,声音细节其实没必要太讲究了。毕竟,Sonos Roam SL 其实跟其他三防无线音箱一样,主打还是户外活动场景,放在露营地中心来个篝火派对还是挺合适的。这个时候,我们去考究声音细节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里并不是说 Sonos Roam SL 的细节表现不行,它的声音细节还是要比同定位一些主打低频的产品要好一些,声音的清爽感也还在。但这些细节也并不突出,如果想深究这些的话,可能还要找 Sonos 的家用系列才能满足。

从室内走向室外的 Sonos

总体而言,Sonos Roam SL 是一款精致的便携式无线音响。它继承了 Sonos 家族式的设计和无线化血统,在缩小体积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声音素质,并引入了通用性更广的蓝牙功能。

加上「音响系统蓝牙化」的这把钥匙,相信会打动不少 Sonos 新老用户。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它 1699 元的国行定价。身边同事都认为这个定价是意料之内,觉得「定价很 Sonos」,稍高于大众人群的消费预期,需要狠下决心才能完成消费决策。

不过在发布会上我们也似乎找到了一些有效信息,选择在双十一前夕发布新品,也不排除接下来会针对电商购物节促销而带来更优惠的销售政策。具体会怎样调整,目前还未有一个正式表态。

Sonos 中国在线上发布会也分享了他们推出这款产品的初衷,他们说仅在中国,去年就有近 1.7 亿的泛户外人群,进行包括露营在内的户外活动。泛户外的消费人群得以在近两年快速增长,成为了 Sonos 推出便携音响产品的其中一个契机。

Move 是 Sonos 从室内走向室外的第一步,而 Roam SL,则是 Sonos 想寻求突破和开放的产物。正如 Sonos 自己所言,Sonos 是一家声音体验公司。以前这种声音体验仅存在于 WiFi 网络覆盖的室内,如今终于可以面向更多元化的使用场景,让空间不再成为限制。

Roam 的出现也证实了我们在 Move 体验文章中的猜想,是正确的。感觉现在还可以再说一次:

未来,Sonos 可能会借此推出更多不同定位,既能满足互联网音频需求,也可以随身移动的产品。

当然,Sonos 也不会放弃他们最擅长的室内音响,也会持续推进室内音响的产品,但可以明确的是,主打便携的室外产品也将会陆续有来,而且会引入更多在室内音响上获得的优秀经验,还挺令人期待的。

相关问答

2021好用的家居蓝牙音响有哪些推荐?-ZOL问答

音质清晰,防水防摔,适合户外和室内使用5条回答:EdifierR1286T性价比高,设计简洁大方,无论是听音乐还是接电话都能满足需求

室内顶部环绕音响都有哪些?

室内顶部环绕音响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吊顶音箱:这是常见的室内顶部音响解决方案之一。吊顶音箱通过挂在天花板上,提供环绕声效果。它们通常被安装在不同的...

为什么音箱放在家里不好听?

音箱放在家里当然不好听了,室外音响主要是用在舞台上,穿透能力很强他的声音能传的很远,音响放在屋里面他的声音很吵他的声音也传不出去。放在屋里面像...

家里音乐不能超过多少分贝?

家里音乐不能超过70分贝。家里属于私密空间,一般不会影响到别人,但是如果发出的声音达到70分贝以上就变成噪音了,就会扰民了,所以大家在家里放音乐时声音要控...

家庭音箱与户外专业进口音箱听音乐会有很大区别?-懂得

听音乐还是有区别的,民用音箱的外形比较美观,灵敏度偏低,功率较低,音乐还原度较高,声音柔和,适合享受!而专业音箱外观主要以“耐造”为主,灵敏度高,...

室内音响品牌求推荐_家庭影院

[回答]如果想购买效果不错的音响的话,不知道您的预算大概多少呢,最好选择传统的木质落地式音箱,不要选择卫星音箱,惠威M5001HT是音柱式音箱,虽然现代简...

室内乐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室内音乐(ChamberMusic)的基本知识!室内音乐(ChamberMusic)一、室内乐的概念室内乐原指一种适合在室内为少数人表演的音乐。由于它参加人数少,声部独...

一个漫步者室内音响一个小时能耗多少电?

一个小时0.03度电。音箱上应该有功率说明,一般地说,30-40个小时一度电。漫步者NEW-X光冷能量音箱从发布之初就广受年轻一族的追捧。它将声、光、电这三个元素...

出街唱歌用什么设备好?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功放机有足够的功率输出,二是与之匹配的喇叭能承受大功率,才能实现大音量。但是市面上的拉杆音箱自带功放的功率一般都在35-60W左右,大...

室内音箱开多少会扰民?

室内音箱白天达到55分贝,夜间达到45分贝,就算造成扰民。首先要尽可能避免噪声应严格控制家用电器和其他发声器具的音量和开关时间。注意防止家用电器的噪声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