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分类 正文

精品音箱 全套瑞士音响,真好听!

全套瑞士音响,真好听!

原创 文/赖英智 新音响New Audiophile

Made in Swiss

已经好久没有听过一整套瑞士音响器材的组合了,有机会在上海资深发烧友“西湖肥猫”家中过了把瘾,果然还是那种空气清新、万里无云、绿草如茵的味道。在高端音响领域,瑞士可以说独领风骚,如同手表一样,音响一旦刻上Made in Swiss,那就是顶级货。瑞士有太多的高端音响品牌了,它们两个特征就是:好!贵!随便一数:FM Acoustics、Goldmund高文、Thorens多能士、Piega品歌、darTZeel达霄、Merging Technologies(数字音响)、Weiss Engineering(数字音响)、Orpheus天琴、Stenheim瑞士之声、Soulution登峰、Ensemble瑞宝、Revox、Nagra、Wave Control、Campna、PSI(音箱)、Rowen、Le Son(数字音响)、Stereolith、CH Precision、Geneva、DaVinci(黑胶唱盘)、Gotham (线材)、Karlev Audio(CD机与功放)、Daniel Hertz(Mark Levinson创立的品牌)、Stellavox、Credo Audio、Wattson Audio(数字音响)……你熟悉的品牌,价格肯定都高高在上;你不认识的品牌,大概也不会太便宜。

主人翁目前主要工作就是拥抱生活,快乐发烧

我去过几次瑞士,那是个让人向往的小国家,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是有山有水,生活在这里,逛街与生活机能的方便性的确比不上国内城市,但却能更接近大自然,让人不自主的就把紧绷的心情放松。即使是在苏黎世、日内瓦、伯恩等所谓的“大都市”中,随处都可看到悠闲的街景,露天晒晒太阳喝咖啡聊天,人生一大乐事。连偏远小村庄的餐厅,也雅致精美使人不忍离开,当然,由于物价水平极高,这里是富人的天堂。举例来说,始于1836年号称瑞士最好的Sprungli巧克力,某宝上面330克售价三百多元,我是吃不起的。

人口只有八百多万,为什么有这么多高端音响品牌?又为什么瑞士音响卖得这么贵?原因当然很多,瑞士作为德语系国家,他们沿袭了德国人细致严谨的工匠精神,可以说小到手表,大至工业机床,每个环节都做工细致入微,产品质量令人放心。加上瑞士采取小而精的产业策略,始终如一地依靠高素质人才、高科技,重点突出发展中小型精密产业,所以瑞士音响才能做到独步世界。瑞士产品贵吗?以著名的Reuge音乐盒来说,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用心把音乐盒做成一个艺术品。其中有一款巴洛克(Baroque)风格限量版72音5轴换轴款音乐盒,每根轴有3首曲子,共5轴,一共15曲,完整运行时间大约12分钟(不重复),限量72台每台都有独立的编号,Reuge CEO亲笔签名。

大家知道,商品只有批量生产才存在利润,在没有量的情况下,这款只做72台的音乐盒,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瑞士音响器材也是一样,极少有流水线式的大批量产品,高端品牌从选材用料、处理工艺、外观设计、制造精度、科学测试、装配组合到服务,都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且追求最佳声音效果,这能便宜吗?

我比较好奇的是,瑞士没有著名的音乐家、乐团,音乐厅数量也不太多,他们又是如何与音乐结缘的?先说音乐厅,瑞士城市不多,音乐厅数量自然无法与邻居德国相提并论,但却有几个非常著名的演出场地。例如苏黎世音乐厅(Tonhalle Zürich),维也纳建筑师于1893年兴建,1895年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此指挥他的作品《胜利之歌》,正式启用,欧洲乐评家认为音乐厅“音响效果超棒”。SONY唱片出版了一套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创团150周年的纪念套装CD,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听听。再如1891年落成,英国商人为致敬英国女王而兴建的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Victoria Hall),这里是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根据地,“芭蕾之神”安塞美在1918年至1967年间担任乐团音乐总监,为Decca唱片留下庞大的发烧录音。

举办琉森音乐节,由法国建筑师设计的的琉森文化和会议中心(KKL Lucerne),巧妙地把湖水引入了建筑,交响大厅具声学可变性,可以满足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需求,被认为是欧洲声音最好的音乐厅之一。甚至最近刚翻修完成,19世纪作为赌场的巴塞尔城市赌场音乐厅,都被评为全球最出色的音乐厅之一。有这么多好声音的音乐厅,耳濡目染,瑞士音响器材占了天时地利的优点。

在上海市中心,可以俯瞰中山公园绿景的美丽豪宅

总之,为数众多的国外音乐家喜欢在阿尔卑斯山或日内瓦湖逗留,给了瑞士音响厂家无穷的创作灵感;而放眼望去群山在云朵中忽隐忽现,五颜六色的房屋像散落的玛瑙,点缀在清澈见底的湖水边,宛若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无边自然美景又给瑞士音响厂家太多梦幻的遐想。诗人形容,瑞士就像最美蚌壳中的珍珠,在欧洲心脏处闪耀着恒久的光辉,其中最亮眼的一束便属于音乐,早在数百年前,瑞士大城小乡与音乐的缘分就深深缔结。仔细听,那是春天的旋律,溪流、湖水与花朵合奏出一首首繁复而又和谐的曲调,每个跃动的音符都是豪华的天宠。

在湖上巡航,在群山合抱间,去辨识春天的乐章。当湿润的春风拂面而过,于耳边留下温柔的絮语;莹蓝的湖面波光粼粼,正在徐舒地呼吸;汽笛与牛铃是瑞士的特色乐器,它用明亮的音色邀你共赴一场爱乐之旅。小河中的白湍拨动春天的琴弦,作出一曲山水清音,一叶独木舟看远岫含烟,听河水潺潺,融融暖暖,溅溅有声,轻快的节奏哼唱着来自古老的旋律。

诗人把瑞士风光写得漪旎多情,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整套瑞士音响发出来的声音,就如瑞士的风景一样:秀丽、壮阔、清新、精致、多彩、变幻无穷。以上海立敏音响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新团队“瑞之声”,旨在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端音响产品和音乐制作中心,打破传统经销模式并与国际音响厂家进行无缝合作对接,打造以瑞士音响精工产品为主的俱乐部。目前来自阿尔卑斯山脚下的音响精品有Stenheim瑞士之声、Merging Technologies(专业数字音响)、HSE SWISS(世界最好的唱放)、Neukomm(苏黎世湖畔一家小型音响制造商)、Audio Performance(专业音响)、VDM AUDYS(声学材料)、Brandt(使用Stenhein所研发技术制作的线材)、Moonwires(瑞士发烧线材)等,以后阵容还会陆续扩充。所以想体验全套瑞士音响的独特魅力,欢迎到上海苏州河边走一趟。

“西湖肥妹”本名魏星,这个昵称来自多年前好友因他的身材题赠的一幅字

以欣赏黑胶唱片为主的主人翁,黑胶唱盘却没有花太多钱,来自斯洛文尼亚的Kuzma Stabi XL DC重型黑胶唱机非常好用

这次我听到的瑞士音响组合倒不是在“瑞之声”,而是受笑口常开,以拥抱生活,快乐发烧为日常的资深发烧友“西湖肥妹”招待。本名魏星的“西湖肥妹”,现在一点也不肥,但好友赠字留下的昵称,就经常用在各发烧论坛上。经商的魏总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位于上海市中心中山公园旁的住宅大楼,可以俯瞰一大片绿意,蓝天白云视野开阔,眼中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是同一种渗入心脾的舒畅。魏总的音响系统以黑胶音源为主,收藏了数量庞大的古典音乐唱片,其中不乏首版精品。

由于瑞士制造的黑胶唱盘不多,在Nagra的Reference Anniversary 70七十周年纪念唱盘推出前,只有Goldmund高文的Reference Turntable(还有一部便宜的Studio Turntable)与Thorens多能士Reference二部重量级产品,所以魏总选择外观更有艺术感的Kuzma Stabi XL黑胶唱盘。这部唱盘总重80公斤,光五层复合结构转盘部分就有22公斤重,炮铜底座流露出与德式不锈钢材质截然不同的风格。

三只结构、造型、声因风格都不同的唱臂

倒不是魏总舍不得花钱,实际上他有三只唱臂,还有日本Lyra旗舰Altas、高度风SPU Synergy G、瑞士Bluelectric Altair 4QD唱头等上面的花费,就已经超出唱盘的价格了。唱放部分用了二部器材,分别号称可能是世间最贵最好唱头放大器的瑞士HSE Swiss Masterline 7,以及电子管放大的英国EAR 88PB。功放当然也是瑞士精品,FM Acoustics的FM-266 MKII前级与FM-711 MKIII单声道后级(输出功率260瓦/8 Ohm,800瓦/2 Ohm)。音箱则是瑞士之声Stenheim旗舰系列的Reference Ultime Two,虽然不是最大型号,重量确也达到231公斤,在这个空间中表现恰如其分,既有澎湃能量又不会满溢而出。

由于主人家用了三头三臂,所以另外加了一部EAR 88PB真空管唱放(用了4只PCC88管,还把自家MC 3升压牛装进去,用料比经典的EAR 834P更讲究)

大家比较熟悉的FM Acoustics功放我们就不介绍了,对几件我感兴趣的产品多说二句。第一个瑞士隐世高手的珍奇之作Bluelectric Altair 4QD唱头,也就是外壳以漂亮实木制作的单声道唱头。这只唱头是FM Acoustics老板Manuel Huber的指定产品,外壳采用稀有的“蛇木”制作,这种木头密度极高,既硬又重,丢到水里会往下沉。同一系列唱头的外壳还包括桃花心木、黑檀、花梨木等高密度实木,以及密度稍软的棕榈木、梣木、七叶树瘤、胡桃树瘤等等。

唱头的设计者Reto Andreoli大有来头,他把不同木料先在真空高压状态下,经过PMMA处理使其密度特性趋于一致,甚至比最坚硬的实木更高,所以Altair 4QD的实木唱头壳不仅稀有、漂亮,也是塑造Altair 4QD声音特质的重要关键。Bluelectric的唱头与唱臂全由Reto Andreoli独立研发制造,这家蚊型公司的产品有着近乎完美的精密度与金工品质,简直象是艺术品一般。

Reto Andreoli是活跃于多个领域的科学家,1975年他利用苏黎士理工大学的电脑,研发出创新的滑翔机空气力学设计,并被瑞士国家代表队指定采用。他曾任职瑞士电视与广播电台担任技术工程师,同时还是一位建筑师、吉他制琴师。甚至还是意大利蓝宝坚尼跑车的技术顾问。1975年Reto研发制造出第一个MC唱头与正切气浮唱臂,同时他也设计制造胆机,一款名为Silhouette的胆前级曾获得瑞士设计大奖。

1978年,Reto创立了第一个音响品牌Blue Audio,主要生产前、后级功放,造型与结构非常前卫大胆,有部迷你功放用Luck Strike香烟纸盒制成,9V电池供电,配合电吉他使用,足以驱动高效率号角音箱。另一部巨无霸功放称为Tsunami(海啸),单声道重达80公斤,采用自行开发的Powergrid线路,将工作效率提升到单端胆机的极限,十多年来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至今从没故障罢工过。极度耐用的品质,是Reto设计器材的另一个特点,除了功放外,Reto也设计制造号角音箱。

最早Reto创业时,曾经是奥地利传奇唱头品牌Garrott Brothers的总代理,后来甚至参与他们的研发工作,他制造唱头的技术由此而来。Garrott Brothers设计者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制造技术在当时堪称先进,没想到兄弟之一得了绝症,加上黑胶遭到CD强势打压,二人因无法忍受CD的恶劣音质,竟然双双自杀,成为音响史上最悲哀的一则故事。受此事件影响,Reto结束了他的公司,当时他制作了一款True Blue唱头,唱头前方镶嵌的乳白色蛋白石,是Reto在澳洲南部矿区自己挖的矿石!因为数量有限,当时只制造了25只。除了自己制造唱头,Reto还参与Thorens、Benz Micro等瑞士品牌的幕后研发,直到1997年,再度创立Bluelectric公司。

Altair 4QD唱头的针尖与针杆也是世所罕见的设计,两种版本一种是红宝石针杆,一种是铝合金针杆,因为加工困难业界没有同类设计。红宝石针杆极度坚硬,与德国制造的钻石唱针合为一体可以将能量传递的耗损降到最低,二种材料用了工业环氧化物热凝方式接着固定,几乎永不脱落。德国制的唱针采用独特的4 quadrant diamond设计(也就是型号中4QD的由来),针尖角度完全依照立体声唱片的沟纹角度打造,在循轨时,针尖两侧可以完美贴合唱片沟纹。

再说得精确一点,依照业界黑胶刻片规格,只要刻片针尖角度在88~92度之间,这种针尖都可以完美循轨,彻底挖掘出隐藏在黑胶沟纹中的细微音乐讯号,并有效延长黑胶唱片的寿命。这么厉害的唱头与功放,在“瑞之声”的代理品牌名单中尚未看到,希望很快有好消息。

CD音源还是需要的,主人留下已经停产的Linn CD12,为的就是它接近黑胶系统的模拟韵味

第二个产品是HSE Swiss的唱放,虽然我写过报导,却是第一次在发烧友家中细细品尝美妙滋味。这家位于苏黎世的公司,创办者Robert Huber曾在Studer工作达33年之久,最早是在录音座部门,后来换到混音台部门,最后进入研发部门成为主管,为Studer、Soundcraft、Harman等公司获得超过14项世界专利。在专业领域之外,他对音乐也很有兴趣,能够演奏管风琴、钢琴,吹长号等。

2015年,Robert Huber工作的Studer被哈曼集团收购,失业后只好定下心来创业,之前他为舞台演出与录音室设计过均衡器(传奇的EQ-1),创业后第一部家用产品就是Masterline 7唱放,把专业领域的功能与技术都放进来。Masterline 7可以调整增益、阻抗、电容,纯甲类全平衡放大、左右二声道独立、电源分体、附左右声道输出表头,以及许多细微调整功能,还附带一个漂亮的避震底座,可说是唱放领域的巅峰制作。

第一次在展会中看到HSE Swiss的唱放,倒不是被声音吸引,而是瑞士钟表水平的制作工艺。比如锁机箱顶盖的螺丝是镀金的,内部切换开关的接点是镀金的,机内配线导体是纯银编织线,外皮是铁氟龙。机箱内其他螺丝以不锈钢制成。机箱由几片铝合金板结合而成,每片板都是整块铝合金削切出来再经过阳极处理,淡淡香槟色的面板与24K镀金的旋钮洋溢古典美,中央二个表头显示输出讯号大小,更增添仪器般的精密感。

原厂说它们按照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规定,内中零件必须60%以上在瑞士制造才能打上Swiss Made字样,而Masterline 7的机箱百分百在瑞士制造,这是它昂贵的真正原因。只靠外观当然不够,Masterline 7最惊人的地方是规格,它的总谐波失真低至无法测得,讯噪比高达-144dBu(EIN 22Hz-22kHz),RIAA Balanced +/-0.05dB,串音大于120dB,频宽1.5Hz-150kHz,规格无敌,音质听起来也美得难以形容。

总之,结合FM Acoustics前后级推动Stenheim瑞士之声的Reference Ultime Two二号音箱,声音非常轻松流畅有韵味。这对音箱的箱体与内部框架使用航空钛铝合金CNC制作,3分频5单元使用d'Appolito Array排列,高音位于正中间,中音、低音单元等距离往上下对称排列,所有单元中心在同一直线。五只单元包括1英寸的高音、2只6.5英寸中音及2只12英寸低音,分置于六个独立的箱室(分频器有密闭式箱室),设计与用料也比照旗舰。经验中Stenheim音箱对功放的要求并不严苛,代理商主推的美国BAT功放即便是合并式型号,都能发出庞大又温暖的声音效果。二号音箱背板有Room Control的调整设定,可以根据空间和声音喜好微调,快乐的“西湖肥妹”把结像比例调得很好。因为以古典音乐为主,魏总更注重音质与音色表现,还有整体的平衡度,我的评价很简单:好听!真实的好听!

瑞士Stenheim Reference Ultime Two音箱,属于旗舰系列产品

——END ——

全套瑞士音响,真好听!

原创 文/赖英智 新音响New Audiophile

Made in Swiss

已经好久没有听过一整套瑞士音响器材的组合了,有机会在上海资深发烧友“西湖肥猫”家中过了把瘾,果然还是那种空气清新、万里无云、绿草如茵的味道。在高端音响领域,瑞士可以说独领风骚,如同手表一样,音响一旦刻上Made in Swiss,那就是顶级货。瑞士有太多的高端音响品牌了,它们两个特征就是:好!贵!随便一数:FM Acoustics、Goldmund高文、Thorens多能士、Piega品歌、darTZeel达霄、Merging Technologies(数字音响)、Weiss Engineering(数字音响)、Orpheus天琴、Stenheim瑞士之声、Soulution登峰、Ensemble瑞宝、Revox、Nagra、Wave Control、Campna、PSI(音箱)、Rowen、Le Son(数字音响)、Stereolith、CH Precision、Geneva、DaVinci(黑胶唱盘)、Gotham (线材)、Karlev Audio(CD机与功放)、Daniel Hertz(Mark Levinson创立的品牌)、Stellavox、Credo Audio、Wattson Audio(数字音响)……你熟悉的品牌,价格肯定都高高在上;你不认识的品牌,大概也不会太便宜。

主人翁目前主要工作就是拥抱生活,快乐发烧

我去过几次瑞士,那是个让人向往的小国家,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是有山有水,生活在这里,逛街与生活机能的方便性的确比不上国内城市,但却能更接近大自然,让人不自主的就把紧绷的心情放松。即使是在苏黎世、日内瓦、伯恩等所谓的“大都市”中,随处都可看到悠闲的街景,露天晒晒太阳喝咖啡聊天,人生一大乐事。连偏远小村庄的餐厅,也雅致精美使人不忍离开,当然,由于物价水平极高,这里是富人的天堂。举例来说,始于1836年号称瑞士最好的Sprungli巧克力,某宝上面330克售价三百多元,我是吃不起的。

人口只有八百多万,为什么有这么多高端音响品牌?又为什么瑞士音响卖得这么贵?原因当然很多,瑞士作为德语系国家,他们沿袭了德国人细致严谨的工匠精神,可以说小到手表,大至工业机床,每个环节都做工细致入微,产品质量令人放心。加上瑞士采取小而精的产业策略,始终如一地依靠高素质人才、高科技,重点突出发展中小型精密产业,所以瑞士音响才能做到独步世界。瑞士产品贵吗?以著名的Reuge音乐盒来说,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用心把音乐盒做成一个艺术品。

其中有一款巴洛克(Baroque)风格限量版72音5轴换轴款音乐盒,每根轴有3首曲子,共5轴,一共15曲,完整运行时间大约12分钟(不重复),限量72台每台都有独立的编号,Reuge CEO亲笔签名。大家知道,商品只有批量生产才存在利润,在没有量的情况下,这款只做72台的音乐盒,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瑞士音响器材也是一样,极少有流水线式的大批量产品,高端品牌从选材用料、处理工艺、外观设计、制造精度、科学测试、装配组合到服务,都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且追求最佳声音效果,这能便宜吗?

我比较好奇的是,瑞士没有著名的音乐家、乐团,音乐厅数量也不太多,他们又是如何与音乐结缘的?先说音乐厅,瑞士城市不多,音乐厅数量自然无法与邻居德国相提并论,但却有几个非常著名的演出场地。例如苏黎世音乐厅(Tonhalle Zürich),维也纳建筑师于1893年兴建,1895年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此指挥他的作品《胜利之歌》,正式启用,欧洲乐评家认为音乐厅“音响效果超棒”。SONY唱片出版了一套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创团150周年的纪念套装CD,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听听。

再如1891年落成,英国商人为致敬英国女王而兴建的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Victoria Hall),这里是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根据地,“芭蕾之神”安塞美在1918年至1967年间担任乐团音乐总监,为Decca唱片留下庞大的发烧录音。举办琉森音乐节,由法国建筑师设计的的琉森文化和会议中心(KKL Lucerne),巧妙地把湖水引入了建筑,交响大厅具声学可变性,可以满足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需求,被认为是欧洲声音最好的音乐厅之一。甚至最近刚翻修完成,19世纪作为赌场的巴塞尔城市赌场音乐厅,都被评为全球最出色的音乐厅之一。有这么多好声音的音乐厅,耳濡目染,瑞士音响器材占了天时地利的优点。

在上海市中心,可以俯瞰中山公园绿景的美丽豪宅

总之,为数众多的国外音乐家喜欢在阿尔卑斯山或日内瓦湖逗留,给了瑞士音响厂家无穷的创作灵感;而放眼望去群山在云朵中忽隐忽现,五颜六色的房屋像散落的玛瑙,点缀在清澈见底的湖水边,宛若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无边自然美景又给瑞士音响厂家太多梦幻的遐想。诗人形容,瑞士就像最美蚌壳中的珍珠,在欧洲心脏处闪耀着恒久的光辉,其中最亮眼的一束便属于音乐,早在数百年前,瑞士大城小乡与音乐的缘分就深深缔结。仔细听,那是春天的旋律,溪流、湖水与花朵合奏出一首首繁复而又和谐的曲调,每个跃动的音符都是豪华的天宠。

在湖上巡航,在群山合抱间,去辨识春天的乐章。当湿润的春风拂面而过,于耳边留下温柔的絮语;莹蓝的湖面波光粼粼,正在徐舒地呼吸;汽笛与牛铃是瑞士的特色乐器,它用明亮的音色邀你共赴一场爱乐之旅。小河中的白湍拨动春天的琴弦,作出一曲山水清音,一叶独木舟看远岫含烟,听河水潺潺,融融暖暖,溅溅有声,轻快的节奏哼唱着来自古老的旋律。

诗人把瑞士风光写得漪旎多情,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整套瑞士音响发出来的声音,就如瑞士的风景一样:秀丽、壮阔、清新、精致、多彩、变幻无穷。以上海立敏音响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新团队“瑞之声”,旨在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端音响产品和音乐制作中心,打破传统经销模式并与国际音响厂家进行无缝合作对接,打造以瑞士音响精工产品为主的俱乐部。目前来自阿尔卑斯山脚下的音响精品有Stenheim瑞士之声、Merging Technologies(专业数字音响)、HSE SWISS(世界最好的唱放)、Neukomm(苏黎世湖畔一家小型音响制造商)、Audio Performance(专业音响)、VDM AUDYS(声学材料)、Brandt(使用Stenhein所研发技术制作的线材)、Moonwires(瑞士发烧线材)等,以后阵容还会陆续扩充。所以想体验全套瑞士音响的独特魅力,欢迎到上海苏州河边走一趟。

“西湖肥妹”本名魏星,这个昵称来自多年前好友因他的身材题赠的一幅字

以欣赏黑胶唱片为主的主人翁,黑胶唱盘却没有花太多钱,来自斯洛文尼亚的Kuzma Stabi XL DC重型黑胶唱机非常好用

这次我听到的瑞士音响组合倒不是在“瑞之声”,而是受笑口常开,以拥抱生活,快乐发烧为日常的资深发烧友“西湖肥妹”招待。本名魏星的“西湖肥妹”,现在一点也不肥,但好友赠字留下的昵称,就经常用在各发烧论坛上。经商的魏总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位于上海市中心中山公园旁的住宅大楼,可以俯瞰一大片绿意,蓝天白云视野开阔,眼中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是同一种渗入心脾的舒畅。魏总的音响系统以黑胶音源为主,收藏了数量庞大的古典音乐唱片,其中不乏首版精品。

由于瑞士制造的黑胶唱盘不多,在Nagra的Reference Anniversary 70七十周年纪念唱盘推出前,只有Goldmund高文的Reference Turntable(还有一部便宜的Studio Turntable)与Thorens多能士Reference二部重量级产品,所以魏总选择外观更有艺术感的Kuzma Stabi XL黑胶唱盘。这部唱盘总重80公斤,光五层复合结构转盘部分就有22公斤重,炮铜底座流露出与德式不锈钢材质截然不同的风格。

三只结构、造型、声因风格都不同的唱臂

倒不是魏总舍不得花钱,实际上他有三只唱臂,还有日本Lyra旗舰Altas、高度风SPU Synergy G、瑞士Bluelectric Altair 4QD唱头等上面的花费,就已经超出唱盘的价格了。唱放部分用了二部器材,分别号称可能是世间最贵最好唱头放大器的瑞士HSE Swiss Masterline 7,以及电子管放大的英国EAR 88PB。功放当然也是瑞士精品,FM Acoustics的FM-266 MKII前级与FM-711 MKIII单声道后级(输出功率260瓦/8 Ohm,800瓦/2 Ohm)。音箱则是瑞士之声Stenheim旗舰系列的Reference Ultime Two,虽然不是最大型号,重量确也达到231公斤,在这个空间中表现恰如其分,既有澎湃能量又不会满溢而出。

由于主人家用了三头三臂,所以另外加了一部EAR 88PB真空管唱放(用了4只PCC88管,还把自家MC 3升压牛装进去,用料比经典的EAR 834P更讲究)

大家比较熟悉的FM Acoustics功放我们就不介绍了,对几件我感兴趣的产品多说二句。第一个瑞士隐世高手的珍奇之作Bluelectric Altair 4QD唱头,也就是外壳以漂亮实木制作的单声道唱头。这只唱头是FM Acoustics老板Manuel Huber的指定产品,外壳采用稀有的“蛇木”制作,这种木头密度极高,既硬又重,丢到水里会往下沉。同一系列唱头的外壳还包括桃花心木、黑檀、花梨木等高密度实木,以及密度稍软的棕榈木、梣木、七叶树瘤、胡桃树瘤等等。唱头的设计者Reto Andreoli大有来头,他把不同木料先在真空高压状态下,经过PMMA处理使其密度特性趋于一致,甚至比最坚硬的实木更高,所以Altair 4QD的实木唱头壳不仅稀有、漂亮,也是塑造Altair 4QD声音特质的重要关键。Bluelectric的唱头与唱臂全由Reto Andreoli独力研发制造,这家蚊型公司的产品有着近乎完美的精密度与金工品质,简直象是艺术品一般。

Reto Andreoli是活跃于多个领域的科学家,1975年他利用苏黎士理工大学的电脑,研发出创新的滑翔机空气力学设计,并被瑞士国家代表队指定采用。他曾任职瑞士电视与广播电台担任技术工程师,同时还是一位建筑师、吉他制琴师。甚至还是意大利蓝宝坚尼跑车的技术顾问。1975年Reto研发制造出第一个MC唱头与正切气浮唱臂,同时他也设计制造胆机,一款名为Silhouette的胆前级曾获得瑞士设计大奖。1978年,Reto创立了第一个音响品牌Blue Audio,主要生产前、后级功放,造型与结构非常前卫大胆,有部迷你功放用Luck Strike香烟纸盒制成,9V电池供电,配合电吉他使用,足以驱动高效率号角音箱。另一部巨无霸功放称为Tsunami(海啸),单声道重达80公斤,采用自行开发的Powergrid线路,将工作效率提升到单端胆机的极限,十多年来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至今从没故障罢工过。极度耐用的品质,是Reto设计器材的另一个特点,除了功放外,Reto也设计制造号角音箱。

最早Reto创业时,曾经是奥地利传奇唱头品牌Garrott Brothers的总代理,后来甚至参与他们的研发工作,他制造唱头的技术由此而来。Garrott Brothers设计者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制造技术在当时堪称先进,没想到兄弟之一得了绝症,加上黑胶遭到CD强势打压,二人因无法忍受CD的恶劣音质,竟然双双自杀,成为音响史上最悲哀的一则故事。受此事件影响,Reto结束了他的公司,当时他制作了一款True Blue唱头,唱头前方镶嵌的乳白色蛋白石,是Reto在澳洲南部矿区自己挖的矿石!因为数量有限,当时只制造了25只。除了自己制造唱头,Reto还参与Thorens、Benz Micro等瑞士品牌的幕后研发,直到1997年,再度创立Bluelectric公司。

Altair 4QD唱头的针尖与针杆也是世所罕见的设计,两种版本一种是红宝石针杆,一种是铝合金针杆,因为加工困难业界没有同类设计。红宝石针杆极度坚硬,与德国制造的钻石唱针合为一体可以将能量传递的耗损降到最低,二种材料用了工业环氧化物热凝方式接着固定,几乎永不脱落。德国制的唱针采用独特的4 quadrant diamond设计(也就是型号中4QD的由来),针尖角度完全依照立体声唱片的沟纹角度打造,在循轨时,针尖两侧可以完美贴合唱片沟纹。再说得精确一点,依照业界黑胶刻片规格,只要刻片针尖角度在88~92度之间,这种针尖都可以完美循轨,彻底挖掘出隐藏在黑胶沟纹中的细微音乐讯号,并有效延长黑胶唱片的寿命。这么厉害的唱头与功放,在“瑞之声”的代理品牌名单中尚未看到,希望很快有好消息。

CD音源还是需要的,主人留下已经停产的Linn CD12,为的就是它接近黑胶系统的模拟韵味

第二个产品是HSE Swiss的唱放,虽然我写过报导,却是第一次在发烧友家中细细品尝美妙滋味。这家位于苏黎世的公司,创办者Robert Huber曾在Studer工作达33年之久,最早是在录音座部门,后来换到混音台部门,最后进入研发部门成为主管,为Studer、Soundcraft、Harman等公司获得超过14项世界专利。在专业领域之外,他对音乐也很有兴趣,能够演奏管风琴、钢琴,吹长号等。2015年,Robert Huber工作的Studer被哈曼集团收购,失业后只好定下心来创业,之前他为舞台演出与录音室设计过均衡器(传奇的EQ-1),创业后第一部家用产品就是Masterline 7唱放,把专业领域的功能与技术都放进来。Masterline 7可以调整增益、阻抗、电容,纯甲类全平衡放大、左右二声道独立、电源分体、附左右声道输出表头,以及许多细微调整功能,还附带一个漂亮的避震底座,可说是唱放领域的巅峰制作。

第一次在展会中看到HSE Swiss的唱放,倒不是被声音吸引,而是瑞士钟表水平的制作工艺。比如锁机箱顶盖的螺丝是镀金的,内部切换开关的接点是镀金的,机内配线导体是纯银编织线,外皮是铁氟龙。机箱内其他螺丝以不锈钢制成。机箱由几片铝合金板结合而成,每片板都是整块铝合金削切出来再经过阳极处理,淡淡香槟色的面板与24K镀金的旋钮洋溢古典美,中央二个表头显示输出讯号大小,更增添仪器般的精密感。

原厂说它们按照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规定,内中零件必须60%以上在瑞士制造才能打上Swiss Made字样,而Masterline 7的机箱百分百在瑞士制造,这是它昂贵的真正原因。只靠外观当然不够,Masterline 7最惊人的地方是规格,它的总谐波失真低至无法测得,讯噪比高达-144dBu(EIN 22Hz-22kHz),RIAA Balanced +/-0.05dB,串音大于120dB,频宽1.5Hz-150kHz,规格无敌,音质听起来也美得难以形容。

总之,结合FM Acoustics前后级推动Stenheim瑞士之声的Reference Ultime Two二号音箱,声音非常轻松流畅有韵味。这对音箱的箱体与内部框架使用航空钛铝合金CNC制作,3分频5单元使用d'Appolito Array排列,高音位于正中间,中音、低音单元等距离往上下对称排列,所有单元中心在同一直线。五只单元包括1英寸的高音、2只6.5英寸中音及2只12英寸低音,分置于六个独立的箱室(分频器有密闭式箱室),设计与用料也比照旗舰。经验中Stenheim音箱对功放的要求并不严苛,代理商主推的美国BAT功放即便是合并式型号,都能发出庞大又温暖的声音效果。二号音箱背板有Room Control的调整设定,可以根据空间和声音喜好微调,快乐的“西湖肥妹”把结像比例调得很好。因为以古典音乐为主,魏总更注重音质与音色表现,还有整体的平衡度,我的评价很简单:好听!真实的好听!

瑞士Stenheim Reference Ultime Two音箱,属于旗舰系列产品

——END ——

相关问答

先科音响怎么样先科音响精品系列推荐?

况进行选购,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先科S-169迷你音响,参考价:¥78。以上就是有关先科音响怎么样的相关介绍了,相信大家对此也都有所了解了,大家可以依据...

海螺音响效果怎样?价格呢?_住范儿家装官网

一般价格在1000以上,性价比一般。选购:对于一对音箱的最初了解,可用“观、掂、敲、认”的步骤来鉴别:即一观工艺,二掂重量、三敲箱体、四认铭牌。...

什么是汽车精品?汽车精品介绍

[最佳回答]大家都听说过汽车精品这个词,但并不太了解。它的分类是什么?让我们向你介绍汽车精品店。让我们来看看!汽车精品介绍:汽车内饰精品主要指汽车香水座...

汽车精品主要有哪些?

(1)汽车内饰精品——主要是指用于汽车内部装饰和布置产品常见内饰精品有:汽车香水座、坐垫、冰垫、脚垫、腰垫、地毯、座套、钥匙扣、公仔、风铃、窗帘、保温...

音响排名推荐的有哪些?-问死天的回答-懂得

音响对于我们听音乐、看剧、看电影都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音响能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差的音响有时候还会败坏你的心情。下面推荐几款比较好用的音...

什么叫做精品?

(1)汽车内饰精品——主要是指用于汽车内部装饰和布置产品常见内饰精品有:汽车香水座、坐垫、冰垫、脚垫、腰垫、地毯、座套、钥匙扣、公仔、风铃、窗帘、保温...

如何评价惠威M200MKIII这款音箱?-ZOL问答

对于这款音箱,我觉得它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它的箱体采用原木色的豪华核桃木侧板,整体用料扎实,做工严谨,外观高贵典雅,摆放在桌面上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家居环境...

在价位接近的情况下,国产hifi音箱值得购买么?

国产并不是一种,而是无数多种,其中有精品也有烂竽充数的垃圾,和大多数平常的产品。以及冒充进口的国产。进口也同样。因此,这种问题不会有什么答案。但是,...国...

高端车载音响是一种怎样的乘驾体验?

作为一家对行驶品质精益求精的车企,我们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佳的驾乘体验。而高品质的音响系统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天籁之音相伴的旅途,随时可以为...

BOSE音响和Dynaudio音响对比,哪个更好?-ZOL问答

Dynaudio手工生产的喇叭质量上乘,在许多高档音响品牌的音箱上都能得到应用。虽然Dynaudio产品不算多,但每一样都是精品。哈曼(Harman)是一家美国音响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