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入门怎么选第一把吉他,这几个实用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玩了这么多年的吉他。总会有不少朋友来咨询怎么选自己的第一把吉他。自己从收藏、使用过的民谣、古典、各种电琴、甚至一些旅行吉他中,分享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在网上已经有不少的经验分享。会有更详细的,只是对于新手来说,更详细也意味着更复杂而不好把握。
这里不管什么吉他,都必须要经过这一道的检验。
每一样乐器都有着做工与音质的考虑点。对于新手,一定是优先讲究做工。因为:
1,做工主要包括手感,这一直接影响练习体验的因素。手感越好,练习时间越长,学习成果才越好。
2,做工好的琴,因为讲究,所以音质好的机率高。做工不好的琴,很难想像有好的音质。
3,音质≈钱,如果砸钱的话,大家也不用来读这篇文章了。而作为入门吉他就需要把预算重心放在做工上。
做工的3要素
1、基础:
商标、识别码:琴的身份证。
一把品牌吉他,其商标、识别码一定会难以破坏。因为需要在很多年以后,还能识别出品牌,来告诉我们:“看!我们的琴不错吧,可以用这么久!”
而劣牌,往往是在吉他工厂临时凑了一批吉他,加盖商标等信息。很早的时候,差品牌的商标都可以用指甲刮去,现在就慢慢有品牌用烫印、加商标板等手段。
但成熟的大品牌永远是在原琴上漆前,将商标、识别码等处理到吉他木材上,然后上漆。最后,商标、识别码处手摸起来,就是一片平整。不会出现凸凹不平。这就是大厂的底蕴。
光滑:基本的不伤手。
大厂绝对是光滑不伤手,甚至包括弦的接头部分,也会处理得人性化。
小厂为了成本,那就只能呵呵了。
关于怎么换弦推荐一个app:Martin Tuner。这里有相对不错的换弦方法。
2、手感:
简单来说:在不打品的情况下,弦越低越好按。具体有:
琴颈:平直
平直是校准手感的基础,不直的琴颈会导致,音准不准,和打品的风险。
当然,玩得多了,也会有,弦高很低,然后通过琴颈向音孔面微弯来防止打品的手法。
但对一把新琴,我们还是以平直的琴颈为标准。如图:
图 1:琴颈变化
12品弦高:要低
弦高:是指12品的弦的底部到12品品柱上平面的距离。如图:
图 2:6弦距 2.50mm~3.0mm
简单物理定理,越低,弦被按到品柱上的变化量越小,对手的压力也就越小。所以,一把琴的手感,往往第一看弦高。
而市面上多数小厂,都没有在这上面下功夫。特别是原声吉他(木吉他)。
本人调校过最贵的吉他是5K CNY多的。
最夸张的是一张某品牌的古典吉他:被打磨掉这么多。可想而知,原琴的手感有多么的让人痛苦。
图 3:夸张的打磨程度
12品泛音:偏差小
这里是指泛音的音准与12品真音的对比,不能差距明显到人耳可辨。
这个因素主要关联着,高低音区的音准偏差。12品泛音-真音偏差小的,高低音区也就偏差小。同时,也让有泛音的音乐,不让人听得比较奇怪。
在原声吉他上,因为可调性不多,这一块是绝大多数吉他所欠缺的。甚至一些5K多的琴,都有这个问题。10K以上的琴暂时还没遇见有此问题。
从人工成本来看:本人对原声吉他精调琴桥时,理想状态就是1个小时全手工。正常是1.5到2小时完成一把的精调。对于工厂来说,就不知道有什么设备可以快速处理这个问题。
从市场上流通的入门吉他来看:做到弦高很低的琴也有,但12品泛音与真音一致的。就暂未发现。
对于有些琴行,处理弦高还会用砂带打磨一下。处理泛音音准,这种手工很麻烦的步骤,就真心很难发现有更良心的商家了。
另外,这一道过程,重点还在工厂的处理过程,如果工厂将下琴桥整个偏差太多。后期在琴桥上处理就只能改善,让偏差变小,而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全部音准:偏差小
这里指调完基准音后,用更细致的调音器(用偏差度指示的)来在每一根弦,每一品来进行音准确认。
做工在这里就是每一根品柱都必须按照指定位置安装。不然音准就会很奇怪:“明明空弦音调准了,怎么弹出来的声音总不对味?”
我们这时要注意的是主要音区的音准,如5品以下的所有弦,和5品以上的1,2,3弦。不要偏差太多即可,因为传统设置的品柱是一定会有偏差的,这和基础物理相关。如果不要偏差,品柱就会是弯弯曲曲的。
所以有偏差是正常情况,只是需要在一个小范围内。不能人声明显听出。
3、平顺:
平顺是指所有调节的部分,阻力平滑,有效。
旋钮:平顺
不管是卷弦旋钮,还是电路上的开关旋钮。使用起来,都是阻力正常。
对电路来说,还有变化正常,不会有异响或接触不良等。
音色调整:有效。
通过以上检验,就需要我们检查每一个电路元件的有效性,调整每一个部件,我们人耳都应有可分辨的变化。(木耳朵也能分辨)。
如果不行,则可能该元件损坏。
音质3原则
基本上这是一个主观问题。但客观上,由于人的同性,一些基本要素可以供参考。正如人有千样,但漂亮的样子还是一定的规律,或着倾向性。
1、延音:尽可能长。
正如我们说白富美,富和美不说,白是一个基本点。在吉他上,延音就是一个基本点。
延音长,不见得音质一定好。但延音不长,音质一定不好。
从物理层次上看,延音是材料、做工都是恰到好处的产物。延音够长,就证明这把琴的做工、材料不会差到哪里。
所以,请选择一把延音长的琴。
注:延音:指弹琴后,让其自然发声,一直到声音听不见的时长。
差的琴会有一种跳崖感,在某个音量后,突然消失。(另这也和压缩处理类似)
2、主观:
再回到主观上来,声音最基础的要求是不应出现2个极端:
像手机类小喇叭一样,没有低音。
这会给人一种无底蕴,而嘈杂的感觉。如小朋友吵架。
像闷罐子一样,发嗡,听不清。
像在低沉的大厅,一堆人在大声说话,然后自己和旁边的朋友沟通,有时连吼都表示困难的声音。让人听不清。
所有的乐器都需要在这2个极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特别注意的事。这不仅是原声状态下的要求。对电箱琴、和电吉他,在接音箱时,也必须在这2个极端范围内。否则请换琴。
3、材料:
如上文的做工与音质之争,材料对音质确实有影响,大方向如:合板琴、面单板、全单琴。具体又有枫木、杉木、玫瑰木。这些是怎么影响的,效果怎么样?对于新手还请不要过多关注这些。按2016年10月市场情况:
<500 CNY:基本是合板琴。
>500CNY:可以选择一些面单琴。
>3000 CNY:全单琴有一些选择了。
>5000 CNY:我们可以聊聊木材对音质的影响了。
二、分类
吉他主分
木吉他(原声吉他): 自己可以独立发声。
电吉他: 必须接音箱等才能听到声音的。
为了适应演出需求。木琴又有电箱琴。其区别是:
电木吉他箱: 主以声音振动来收音,以还原木琴声为目的。
电吉他: 主弦振动切割磁力线收音(电磁效应),以独有的音色为目的。
这里我们把电箱琴放入木琴中,不具体地单列出来。因为从手感分不出电箱与非电箱木琴的区别。
接下来,再细化从手感(弦、指板)和音色上来看这些琴:
民谣吉他:
是现代音乐开始时,发展出来的吉他。
为了弹唱时好按和弦,比古典吉他的指板就窄了一些。同时适应人体工程的对指板的弧度要求。古典吉他的指板是平的,其他吉他的指板是弧形的,特别是低把位。
为了乐队弹奏时,音色更突出,就选择了钢弦。这对手指的力度要求就大了些。
音色上:由于钢弦带来的中高频增加,就导致民谣琴的箱体需要更大一些来保证低频的质量。所以民谣一般比其他琴都大。
古典吉他:
电器时代前的产物。
弦采用尼龙弦(之前是羊肠弦),手感软。特别是,因为弦粗而软,在弹奏时,手会有滚动感,这在右手轮指技法中,会有加成辅助效果。
同时,因为软弦,张力不大,古典吉他的琴颈中,是没有调节钢柱的。在那个年代的钢产量,在吉他中安装一根钢柱是多少奢侈的事情啊!
而指板,因为涉及到大量的技法,会比较宽,平直。这样左手就有充分空间来玩技巧。
音色上,因为是尼龙弦,就会是柔和圆润的感觉。
电吉他:
为电声演出而生的吉他。最开始也仅是在民谣上装磁拾音器,然后慢慢发展成独有的体系。
弦保留民谣的钢弦,因为非金属弦是切割不了磁力线的。但为了更多高把位演奏。弦采用比较细的类别,导致常规意义上,电琴的弦比较软。但实际上为了不同需求,电琴的弦是粗细类别最多的。有失真节奏吉他就需要配粗来强化低频特性。
指板上,保留了民谣的窄指板需求作为其主流配置。具体到产品上,为更好的展示左手技巧,部分电琴也是古典那种宽指板。甚至为了兼顾低把位节奏与高把位主音,还有低把位窄,圆,高把位横宽、扁的电琴。
在音色上,最多就是现在听到的各种失真。然后配合各种效果器,获得千奇百怪的声音。这也导致,玩好一把电琴,我们不仅要学习吉他本身的知识,还要学习更多音乐制作方面的知识才能很好的驾驭电琴。
民谣吉他vs电吉他:选木吉他
木琴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始。当我们在客厅,在外,在床上,想弹就弹。同时,木琴一般比较轻。电琴一般比较重,放在腿上,压腿。背在身上,压肩。
电琴就必须接音箱,在一个固定位置。和更多音乐知识,如效果器调校,音色把玩。一开始会占用大量练习时间去感受音乐制作层面的事情。对于初学者并不推荐。
民谣vs古典:选民谣
民谣是为弹唱而生,指板窄好握,弦硬对力度不敏感;对于由弹唱吸引而进入吉他领域的是直接的练习对象。
古典是指板宽,弦软,对力度要求高,更适宜有专业精神的学习。因为弹出一首作品的时长会远远大于民谣吉他。
注意:如果是小朋友学习吉他就最好从小古典吉他开始,因为小朋友的手指力度还不够。
三、其他
在其他细节上,我们还有一些需要我们抉择的因素。
1、民谣木吉他
缺角:一定缺角。
缺角木琴是为了高把位主音演奏而产生的妥协。(电琴不存在这个问题)
在原理上,音质会有所损耗。但实战中,低端的不用管音色。高端的已经通过其他方面补偿。所以缺角影响音质成了一个可以忽略的因素。
而缺角带来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琴更适宜我们的使用需求。
所以,一定选择缺角琴。
大小:往大了选。
物理上的特性之一,更大空间,可调整的地方也就更多,音质也往往意味着更好。
一般:古典39寸,民谣41寸。
电木吉他:可接音箱。
因为现在的经济,科技都发展了,现在买一把入门电箱琴,或电琴,在音质与价格上都不存在大的阻碍。而相对于演出方便,最好能入手可以接电的吉他。
2、电琴
单/双摇:推荐单摇。
对于初学涉及到摇滚乐曲不多,主要集中在现代摇滚的主音部分。对于入门者来说,从学好到演出,这个过程会有一些漫长。和人性对学习回报的要求有那么一丝冲突,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练着练着,坚持不下去了。
同时,在做工要求上,单摇得还好点,木头结实些,弹簧硬一些。整把琴出状况的机率还不算大。而双摇是靠弦的张力和弹簧平衡来让下琴桥处于一个中间位置。如果做工不当,手法不当,导致就是音准在一首曲子中,会出现忽上忽下。特别是新手对音准的敏感还不到位时,就是会出现,只知道感觉不对,不知道哪出了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摇把的电吉他,这里会不推荐,就像选缺角吉他一样,价格变化不大,但还是保留一部分使用范围拓展的可能。
所以在电吉他选择中,推荐一把带单摇作为入门。以后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音乐风格,再购置一把适合的琴。
拾音器: FISHMAN渔夫(行业内公认的大牌子)【 加震拾音器推荐double德博】
这同样是个涉及音色上的选择,推荐是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人,采用一样的单单单,或者单单双等配置方案。
而实战中,对新手关注的永远是技术水平。一般观众对音质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新手演出,环境对音质通常是负面影响的情况下。预算请多一点放在其他方面。
颜色:自然原木
如果没有特殊喜好,原木色是最好的颜色。这是因为木材品质问题,难以在原木色中被掩盖。
因为原木色是木头上,刷透明的清漆。任意木材质量问题,都可以被发现。而其他有颜色的木材是否问题就看厂家的天地良心了。
生活中,就有点像素颜和浓妆的区别。素颜美,是骨子里的美。浓妆美,能确定卸妆后不吓人吗?
最后,根据我们上文聊到的这些细节,去挑选适合自己的第一把琴。
价格:100-500
这个档次的吉他,多数都是商家们为了节约成本使用最差的合板制作。质量无法保证,更别提音准、音色,所以被统称为“烧火棍” 。这种吉他打品严重,按弦吃力并容易出现杂音,高把位的弦甚至无法按弦,消耗我们练琴耐心。所有的这价位的吉他,不建议推荐。
价格:500-700
这个价位基本上也是初学者入门吉他,但已经脱离烧火棍的范畴了,除了买到一般的合板吉他,买一把初级的面单吉他也是没问题的。相对于采用人工和机器高压而成的合板做成的合板吉他,面板采用实木板的单板吉他发音时木材震动频率比较清晰和丰富,能达到更好的共鸣效果,在音色上有很大提升,而且面单吉他弹久了音色会越来越好(所谓开音)。
第一款推荐的是朝气满满的面单吉他VEAZEN费森CLR300 参考价格:698元
单板吉他的配置,充满朝气的民谣吉他系列:VEAZEN费森CLR300以出色的音质手感和高性价比得到大家的青睐。那么这款入门级的VEAZEN费森CLR300主要针对学生和年青一代的初学者设计定位的。选材也用心,云杉面单板以及是沙比利的背侧板,玫瑰木指板,手感顺滑音色温润,在这个价位区间来说,非常不错的了。同时有40寸、41寸还有几个颜色可选。如果你是个小白又对吉他不是特别了解的话,这款吉他不失为是个好的选择。
VEAZEN费森CLR300
第二款推荐的是在最近比较火的的合板练习吉他:KEPMA卡马D1C 参考价格:599元
卡马吉他属于国产新晋的品牌,成立时间虽然不久,但是成功的营销使它在今时今日的国内吉他品牌当中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位置。当然也有很多人说卡马的吉他是营销胜过于产品本身。但以我的观点作为一个入门吉他显然不能对它有过分的要求。就这款D1C而言,配置上使用的同样是云杉面合板以及沙比利的背侧板和玫瑰木指板。显然从配置上看是没毛病的一支合格的入门级吉他配置。音色手感方面也是稳定在练习琴的水平,选择它相比于一些烧火棍产品来说,至少被坑的概率会小一些。只能说在500元左右的价位还是值得考虑的一把琴。
KEPMA卡马D1C
价格:700-1000
这个价位可以买到较好的面单吉他和大品牌的合板吉他了。
第三款VEAZEN费森经典款面单琴VZ200 参考价格:999元
VEAZEN费森 VZ200系列(采用优质的云杉面板、玫瑰木指板、桃花芯背侧)入门单板吉他圈里口碑很好的一款琴。标准D型琴体的吉他,低音浑厚,声音层次感分明,音色清亮,适合扫弦等节奏明快歌曲。做工精细严谨,各个细节都非常用心。200系列采用亮光漆面工艺和圆缺角设计,也有电箱版可选,搭载的经典拾音器。总的来说性价比不错,音色手感俱佳。
VEAZEN费森 VZ200
第四款是大家都熟悉的入门合板琴雅马哈YAMAHA F310 参考价格:999元
雅马哈F310,畅销全球经久不衰的初学民谣吉他,雅马哈的品牌大家也比较信赖。41寸的大音箱,有很好的共鸣效果,云杉木面板,玫瑰木指板,背侧板采用的是柳安木,雅马哈的做工,小到最低端的型号都是很精细的,拿到手里第一感觉是手感很佳。大品牌入门合板,配置较为一般,音色中规中矩,因为是低端系列不要太期待很惊艳的表现,当然也不会失望,不论是玩弹唱还是指弹体验都很不错。值得一提的是,雅马哈的假货很泛滥,尤其是线下琴行,挑琴须谨慎。
雅马哈YAMAHA F310
价格:1000-2000
这个价位的吉他一般都是中端面单,选择也较多,条件允许,还是更为推荐。
第五款是热销面单款CORT考特 EARTH 70,参考价格:1598元
采用的是云杉面板、桃花芯背侧板的面单琴。CORT考特吉他也是吉他行业的一线品牌,国内木吉他较为流行。整体感觉声音偏亮,音量和共鸣都还不错,手感舒适,握着也舒服,一些小细节如油漆、品丝、琴身各部位的连接处都处理得不错。
CORT考特 EARTH 70
第六款是VEAZEN费森最新发布的VZ90系列 参考价:1580元起
费森吉他是近几年来比较受吉他爱好者欢迎和喜欢的一个良心品牌,刚刚面市的VEAZEN费森全新中高端面单VZ90系列,依然延续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一贯作风。此次新产品,无论是外观细节还是音色手感都往上跳了一个台阶,整个制作工艺都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是非常值得上手的一款吉他。配置上选用西提卡云杉单板桃花芯背侧板和西提卡云杉单板玫瑰木背侧板两款搭配,同时都有四款桶型可以选择,适合各种不同需求的吉他爱好者。如何预算适合的话,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VEAZEN费森 VZ90
对于吉他新手来,2000以下的价位吉他已经可以胜任初学吉他阶段。上面提到的各个档次的吉他,从功能上来说,对初学者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毕竟买吉他是奔着学琴来的不是用炫耀,只有一直坚持下去的最后学有所成了才是最大的赢家。学吉他,贵在坚持和毅力!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或私信。
又一件超弩级神器降临——瑞士NAGRA HD Phono电子管唱头放大器
原创 文/赖英智 新音响New Audiophile
在我近40年的音响经历中,真正可以被列为“艺术品”等级的产品,大概只来自意大利与瑞士,但意大利产品过于个人色彩,无法像瑞士产品那样登峰造极,完全达到了机械和工程学方面的绝顶高度。还有什么比“德国制造”更能吸引全世界菁英呢?正解:“瑞士制造”!无论是百达翡丽(钟表)、雀巢(食品)、斯达拉格(Starrag精密车床)、ABB(工业设备)、瑞银(金融)、还是罗氏(制药)——所有这些名字都代表着各自领域的翘楚。“瑞士制造”让人联想到品质与高价,它既涵盖着精密技术,又不负审美需求。从大众熟知的瑞士手表、瑞士军刀到精密仪器,精准是这些产品的共同特质。与德国制造相比,瑞士人经常会开玩笑地说,我们就是比德国制造贵那么一点点,但是更精准一点点。对音响发烧友来说 ,绝对可以放心地将NAGRA添加到“瑞士制造”名单中,NAGRA就是能把工艺玩到炉火纯青,而声音表现又绝对让人充满享受的“技术范”。所以他们经过4年多研发,去年底正式推出的NAGRA HD Phono,立刻登上世界最贵唱头放大器前三名,自是不足为奇。
NAGRA HD Phono唱放的外观延续HD Pre前级
这款唱头放大器属于NAGRA的HD系列,NAGRA另有Reference(参考)系列和Classic(经典)系列产品。从2016年开始陆续推出的HD系列,目前有4款产品,分别是HD Phono唱头放大器、HD DAC X解码器、HD PREAMP前级和HD AMP单声道后级。2012年NAGRA才从集团母公司Kudelski独立出来,现在称为Audio Technology Switzerland SA,工厂在日内瓦湖边的洛桑附近,HD系列可以看成NAGRA研发实力的巨大突破。NAGRA在1951年由22岁的年轻工程师Stefan Kudelski在瑞士创立。当时,他开发出了一款质量极高的便携开盘录音机NAGRA I,“NAGRA”在波兰语中有“记录”的意思,由此开启了一页专业录音的传奇。NAGRA I采用电子管放大和电池供电, 却能装入手提包中, 1952年登山探险家带NAGRA I登上世界第一高峰,深海探险家则在潜水仓内安装NAGRA I,两项世界之最的记录:在全球最高峰和最深海底都可以使用,从此NAGRA声名远播。之后NAGRA II和NAGRA III录音机相继问世,在广播、电影和音乐界引发震动,直到现在,加拿大2xHD唱片仍以全套NAGRA产品(Nagra IV-S或NagraT录音机)来对优异录音进行重制,掌声依然。
巨大的圆柱形支架在双层金属避振垫中间夹着Alpha GEL材料,藉此达到软性避振的效果
NAGRA从专业音响跨足家用音响,始于1997年,最早推出了PL-P前级,外观尺寸与NAGRA携带式录音机一样大,相当受到欢迎。早年专业市场的销售远大于家用音响,现在家用音响市场反而成为NAGRA最重要的业务,目前NAGRA有30多名员工,其中有10个人负责R&D研发,一家音响公司竟然有1/3人力投入产品开发,可见其专业集结程度极高。由于长年的专业录音背景,NAGRA强调他们追求的是不添加音染(color)或味道(flavor)的纯粹声音,而且只要真实(real)的声音表现,NAGRA所有器材的设计与研发,全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虽然有电子管、晶体管等不同结构,目标都是要重现真实音乐本质。
左右声道独立分离,为保持讯号纯净只有RCA输出而没有平衡输出
这番追求真实的说法,发烧友听起来像老生常谈,可真正要做起来是何其困难啊!在NAGRA,一样产品的推出需要多少时间?以HD DAC为例,研发计划从2012年开始,历时3年才完成。NAGRA在多年研发经验中学到,聆听永远比测量还要重要,一部原型机完成之后,会先经过严格的仪器测试,然后就是反覆的试听。试听工作不仅在研发部门进行,还要业务部门一起听,甚至找音乐家或金耳朵发烧友一起听,然后再进行修改、再测量、再试听、再修改,一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所以,不要说NAGRA推出产品的速度慢,他们可是每件事情都讲究,务必让器材尽善尽美才问世。而NAGRA试听器材的标准,就是最模拟、最自然、最原汁原味的声音。
橙黄色圆形表头显示输出电压,这个被称为“Modulometer”的精确电平表是用计算机检验200个点之后挑出来的
相较于NAGRA传统的精巧尺寸设计,HD系列尺寸放大了许多,像HD DAC X解码器与HD PREAMP前级,面板宽度与经典系列前级一样,深度增加了10公分,面板依旧维持表头模块。至于大功率的HD AMP单声道后级,直立式的箱体尺寸更是大幅增加。NAGRA说“外观根据功能而来”,HD系列灵感来自数十年所累积的高端设备设计经验,他们只关注性能,尺寸、成本或开发时间都不在考虑范围。HD系列开发初衷是为了突破逼真度的极限,探索电子装置可以表现的声音最高水平,力图使音响重播与原始录音完全一致,并忠实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从已推出的HD系列产品来看,其声音质量均已经超出最苛刻发烧友的期望。
二个显示屏,左边是负载阻抗,右边是均衡曲线,都可以通过遥控无缝调整
由于NAGRA是数字录音的先驱,1991年他们最早发表24bit/96kHz的数字录音机,其后NAGRA D更在全球录音室被广泛使用,所以HD DAC解码器推出后就备受瞩目。电源分体的HD DAC解码器PCM支援到24bit/384kHz,DSD则支援到DSD 128,好像比较保守。NAGRA表示模拟放大比起数字解码更为重要,DAC的声音好不好模拟放大占比超过8成,第一代HD DAC的讯噪比超过-128dB,安静程度已经遥遥领先竞争者。之后第二代HD DAC X上市,支持DSD 256,数字部分可升级,里面的软件或硬件可以根据日后处理格式和来源而改变。解码部分由DSD之父Andreas Koch设计,任何讯号进到HD DAC X解码器后,都会透过72Bit FPGA运算升频为DSD 256格式再解码,这是目前最强的的处理方式。数字输入端的滤波处理,NAGRA毫不吝啬地使用了成本高昂的输入变压器,NAGRA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声至上。
分体电源基于HD Pre前级和 HD DAC X解码器进行改良
有趣的是数字专家NAGRA在70周年生日时,居然推出了超弩级的限量版Reference Anniversary黑胶唱盘,虽然是NAGRA跨入黑胶唱盘的初试啼声之作,却是一鸣惊人。这部黑胶唱盘的设计历时4年时间,在避震技术与体积上做了优化的外型处处洋溢着瑞士精工仪表的机械美感。Reference Anniversary黑胶唱盘的设计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分体超级电容电源、多层无共振底座、唯一被授权使用的航天物料转盘、加上有史以来最“傻瓜”却又最精密的唱臂设计,当然还包括向瑞士百年制表大师致敬的精密轴承、从NAGRA IV-S开盘录音机汲取设计灵感的皮带传动系统等。售价超过百万元,国内仅分配15部的Reference Anniversary黑胶唱盘,声音表现已臻极致,我试听时对其呈现栩栩如生的空间感、层次感、乐器定位,还有恰到好处的厚度与力度,配合既饱满又鲜活有光泽的音色,不禁感叹“能听到它,此生无憾!”
主机中塞满NAGRA定制的特殊电容,3只电子管纯甲类放大,没有晶体放大线路
已经有世界最昂贵之一的黑胶唱盘,当然要有搭配的唱头、唱臂与放大器了。NAGRA动圈唱头与唱臂和黑胶唱盘同时推出,唱头是在双磁体缠绕20圈5N纯银线(6Ω版本)或12圈5N纯银线(4Ω版本),内阻相对降低,输出达到0.45mV@6Ω、0.30mV@4Ω(推荐搭配HD Phono唱放)。针杆由高刚性的红宝石悬臂与具有DLC(类金刚石涂层)的高强度钛相结合,唱针则为瑞士生产的Fritz Gyger S,外壳采用的EXIUM AM材料与黑胶唱盘上的转盘相同(由法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NES、巴黎矿业学院和法国LBI公司研发)。硬木芯与碳纤维外壳结合的10.5英寸单点唱臂,完美诠释了“简单是终极的复杂”,唱臂仅由8个部分组成,让唱头和轴承安装之间产生超刚性、极低共振的连接桥梁。号称有史以来最“傻瓜”却又最精密的唱臂,使用时只需转动唱臂下方的大转盘,就能自动改变唱头垂直循轨角VTA,允许高达10mm的垂直高度变化。
轴承是非常简单又极其精确、CNC加工的硬化钢锥体,安装在一个共振隔离、硅胶阻尼、超高密度聚乙烯碗型座中。唱头针压由一个低悬的鞍形重量槌调整,增加稳定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唱臂的有效质量。更换唱臂时不需任何工具,把连接线提起来就可以了,这种设计对接点处凹槽的几何形状精确度有超乎想象的高要求,NAGRA除了设计一种复杂的磁性防滑机制来实现目标,还佐以钟表师傅般的精准调校。唱臂接线为荷兰Crystal Cable定制的单晶纯银线。
内置美国Maxwell超级电容,具有电池供电的所有优点,却有更快充放电速度、更高的电流负载和稳定性等优势
NAGRA在变压器、电子管都用了高导磁Mu金属进行电磁屏蔽并隔离噪声
讯号首先通过输入变压器提供26dB增益,使用低温处理的钴磁芯
最后,HD Phono电子管唱放姗姗来迟,历经3年不停的修改之后终于正式上市。NAGRA招牌的“机械感”在HD系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灰色的CNC加工铝合金机体、橙黄色电压表头、铝合金旋钮和按键、粗壮的圆柱机脚,无一不体现出精湛工艺和强大的力量感。看到这种“瑞士高级钟表”般的精细工艺,很少有男性朋友不动心的。NAGRA的第一款唱放源自同厂的IV-S麦克风前级,之后演变为传奇型号PL-P前级的唱头放大部分,改良的电子管VPS和电池供电的BPS晶体唱头放大器以较低价格大受欢迎,直到2020年推出了一体机Classic Phono,NAGRA始终没有放弃模拟音源。新推出的电源分体旗舰HD Phono,价格大概是Classic Phono的四倍,差距颇大,当然消费者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有道理的。我简单归纳一下HD Phono唱放的几项特点:
●全电子管放大。 NAGRA设计的模拟线路非常特别,使用了双单声道结构,讯号首先经过二个定制的升压变压器,增益高达26dB(Classic Phono的升压牛只有16dB增益),第四代变压器的铁芯由钴制成,需经过数周低温处理以提高性能。NAGRA表示,变压器线圈必须手工绕制,要有瑞士“钟表师傅的手艺”才能完成。我大胆猜测,NAGRA应该是用1J22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铁钴钒软磁合金,在现有软磁材料中,其饱和磁感应强度最高(2.4T),居里点也很高(980℃)。由于饱和磁感应强度高,可大幅缩小体积;而居里点高可在较高温度下保持良好的磁稳定性,输出能量也大。升压器如果绕制得好,不仅频响宽而且讯噪比很好,但成本要高出许多。HD Phono的频率响应为10 Hz–100 kHz,硬是比Classic Phono的10 Hz–50 kHz性能加倍,成本就花在这里了。
此外,NAGRA发现只用晶体元件无法获得完整的泛音再生,所以运用双三极电子管来放大,周围以Mu金属做成的罩子屏蔽避免干扰。NAGRA曾表示他们对于电子管或晶体,并没有“信仰”的问题,使用电子管除了音色上的优点,更重要是为了让声音更真实。HD Phono共使用4只EF806S-Gold(美国Lauten Audio的新式多用途麦克风就用了此管)与2只E88CC/6922双三极管组成纯甲类放大,电子管增益分为30.5 dB、36.5 dB、42.5 dB三段可调,总增益为68.5 dB,在面板可做62.5和56.5 dB二段切换。经典系列的Classic Phono也用了4只电子管(2只E88CC/ 6922,1只ECC81/ B739和1只ECC83/ B759组成的甲类放大),总增益64dB,不过它不是全电子管线路,仍然有一级晶体放大。
●双机箱设计。 其中放大电路被隔离在独立的CNC加工铝合金机箱中,机箱只透过四只螺丝与巨大的避震脚连接,底部还有一块NAGRA的独门非共振底盘VFS。避震垫的结构是上下二层航空铝,中间夹着机械减震能力强的电木树脂Alpha GEL(应该说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经过精密CNC加工形成低共振、高刚度的多层结构,防止震动带来的任何音染。圆柱脚底下还有吸振软性胶,用来吸收额外的细微振动。
●只有RCA输出。 HD Phono提供两个MC输入和一个MM输入,但仅有RCA输出而没有平衡端子,经典系列的Classic Phono反而有平衡输出。这是NAGRA的坚持!XLR平衡线虽然传输上比较有利,但从唱头出来的讯号本来就不是平衡,所以需要透过变压器或其他手段变成平衡输出,对音质肯定有影响,NAGRA于是放弃XLR接口,一切以音质至上。
●壮观庞大的电源。 虽然HD Phono采电源分体设计,送进来的已经是纯净直流电,但在主机箱里面仍大量使用几种印着NAGRA字样的电容,包括模拟输出端交连电容,电子管高压(屏极电压)与低压(灯丝电压)所需的滤波电容等。算了一下,HD Phono唱放内部有几十组独立电源供应,等于每级都有独立电源,其重视电源的做法少有人能及。原厂说HD Phono的噪声水平达到-80dB,分离度也大于80dB,以全电子管放大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更令人吃惊的是HD Phono动态范围居然超过150dB,换句话说,即使前端用分析力超高,输出低至0.2mV的MC唱头,HD Phono唱放依然可以把音乐讯息完整呈现出来。
●几乎全是定制元件。 NAGRA在选用零件上面非常讲究,内部许多零件向法国苏伦SCR、美国V-CAP、德国Mundorf定制。其中一种打着NAGRA商标的电容是特别向Elna订制的Silmic 2(棕神2代丝膜),还有一种特殊电容内部电介质使用蜂蜡,有些则必须经过超冷处理,不仅独特有些体积更是夸张。NAGRA研发部门有位工程师,手上收集了许多珍稀苏联军用电子管,也被运用到HD系列产品上,NAGRA为了追求真实无染的声音,可真的是上穷碧落下黄泉拼命找到最适当的零件用在机器上面。
●超级虚拟电池技术。 最纯净的供电方式是电池,NAGRA在HD PREAMP前级与HD DAC X解码器上,另辟蹊窍采用独特的虚拟电池供电技术。在分体式的电源箱中,共有11支美国Maxwell的BCAP0050 2.7V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每支电容最高达50法拉(50,000,000μF),工作时一边充电,一边以类似电池方式供电,效果媲美电池供电但却没有电池的缺点!Maxwell的超级电容有很多优点,例如物理形式存储电能使用寿命长、充放电快、内阻小等,但是致命的缺点是价格贵,NAGRA算是不惜血本了。
●遥控调整的唱头阻抗负载。 HD Phono集成了5欧姆~390欧姆的唱头负载调整,每一级5欧姆,可以透过超薄遥控器操作并显示在屏幕上,调整时音量不会改变也没有爆音,更能直观的进行比较。在高级的升压牛产品上通常会标注可以适应的唱头内阻,但这些数值既不是实际的输入阻抗,也不是实际的负载阻抗,只是用于告诉使用者这个档位比较适合某个内阻值的MC唱头,HD Phono面板上还提供了Mono唱头专用的指示灯。根据经验,太低的负载阻抗会让高频比较沉闷,动态也会减弱;反之,太高的负载阻抗可能使高频变得太明亮,比较生硬突出。总共几十组的数值切换,如果使用者的音箱或功放欠缺高频,或者高频太刺耳,反而可以被用来作为调声手段。
●五组RIAA均衡曲线。 分别是RIAA、TELDEC、NAB 100μS、Victor EUR和Victor USA,同样透过超薄遥控器操作并显示在屏幕上,调整时音量不会改变也没有爆音,不管播放哪家唱片公司的黑胶唱片能找到完美匹配。Classic Phono的均衡曲线调整只有RIAA、TELDEC与Columbia LP三段,新旗舰功能强大多了。LP黑胶唱片刻录时会衰减低频并加高频,播放时需要反其道而行地加载一条“增加低频,减少高频”的均衡曲线作补偿。在早期,唱片公司都各玩各的,Decca ffrr,Columbia、AES及NAB两大录音协会都有自己制定的“预处理”和“补偿”均衡曲线。1965年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推出标准化的均衡曲线,才逐渐一统江湖,基本是300Hz处有20dB提升;10kHz以上的高频做-13.7dB滚降。播放老唱片,尤其是单声道时期的黑胶唱片,理论上只有在均衡曲线一致时,才能听到黑胶完整美妙声音。发烧友不必懂理论,在自己的音响系统上,直接切换找到最佳效果就对了。
HD Phono唱放推出后,NAGRA的HD系列产品已经全部到齐
在广州威傲音响的试音室,用全套NAGRA HD大满贯器材(包括70周年Reference Anniversary黑胶唱盘),搭配意大利天使Diesis Audio旗舰号角音箱,对这部天价级唱放品头论足一番。主要播放加拿大2xHD唱片发行,封面为NAGRA录音机的几张黑胶唱片,内容为瑞士Montreux爵士音乐节的现场录音,由于NAGRA多年来一直与Montreux密切合作,大部分音乐会都使用NAGRA器材录音,一些珍贵的演出因此得以重现人间。我必须说,真是原汁原味啊!新/老录音的差异一目了然,人声饱满逼真、钢琴与吉他铿锵有力、铜管火辣味十足,临场感满分。透过级高灵敏度的号角音箱,HD Phono特别“安静”的优点展露无遗,日本“立体声”杂志重发的邓丽君黑胶唱片,声音开扬活泼,质感优雅精致,低音深邃而线条凝聚,邓丽君的结像仿佛经过抛光和紧固,同时匀称立体,又带着一种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轻松感,活泼的音符微妙地闪烁出来,就像漆黑背景下的星星一样。
2016年推出的HD AMP单声道后级,在8欧姆阻抗输出功率可达250瓦,输出功率在30瓦以内为甲类放大,遇上低阻抗喇叭时,HD AMP最大功率可超过1000瓦以上
其次HD Phono拥有超乎想象的讯息量,它在细节方面的表现,与NAGRA的数字器材播放录音母带不遑相让,密密麻麻涌出的音乐表情,构成流淌的声音河流。我们可以用高密度、高分析力、充足重量感来描绘这样的声音效果,其实那就是真实感的极致表现。然后是第一流的动态,动态不仅是大音量下的高低起伏,同时也是小音量下细微的情感变化。同样一套设备,换上Classic Phono唱放,立即能发现巨大的差异,HD Phono的重量感、结像立体程度、音场宽度、尤其是小音量时的动态张力……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因此我说消费者花的每分钱都有道理。同样是日本“立体声”杂志发行的谷村新司黑胶唱片,HD Phono把频宽延展彻底发挥,空间感与袅袅泛音弥漫,人声浮凸触手可及,原本略嫌平淡的乐队伴奏,奇迹式的变成意犹未尽。在保持高频温暖润泽,中频宽松丰腴又通透的同时,清晰干净的低频纹理,劲道十足的弹性,还有活泼利落的跃动感,彻底除去以前发烧友所谓的“南瓜味”。
NAGRA的70周年纪念黑胶唱盘,全球限量70部,技术往下延伸的Reference参考黑胶唱盘预计今年下半年推出
就算没有“南瓜味”,不可否认NAGRA产品的确都带着一种特殊音色,让人觉得既真实又美丽,既舒服又过瘾,这种感觉很难具体用文字形容出来。大家对印象派化作有印象吧,比如莫奈著名的《日出》,如果硬要比喻,我觉得NAGRA就像莫奈另一幅作品《撑阳伞的女人》那般给人很舒坦、很放松的感觉。莫奈的夫人卡蜜儿穿着蓬松的白色连衣裙,戴着遮阳帽,手上还撑着遮阳伞,站在绿色的小山上,粉红色和黄色的色调使卡蜜儿的裙摆随风吹动。这幅画的线条、轮廓、表情、明暗、光影层次、漂浮的阳伞和草丛中摇摆的野花,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初夏的微风。NAGRA的声音特色就是如此,它是机箱结构、定制元件、人耳聆听调整加上仪器测试综合而成的,其他品牌想学也学不来。
HD Pre前级同样是电源分体设计
有位资深发烧友形容NAGRA的声音,说它的声音不同于其他瑞士音响。它没有CH Precison的激情,没有登峰Soulution 的冷峻,没有天琴Orpheus的飘逸,也不像FM Acoustics那般耽美。但当NAGRA出声时,它不是它,它成了你。它的声音,是你经历过的所有感情,包含喜怒哀乐。它让每一首曲子都变得有血有泪,让每一张唱片都蒙上神奇故事,NAGRA,世界上最会的叙述故事的音响器材之一。
HD DAC X解码器由DSD之父Andreas Koch设计解码线路,最高最应DSD256讯号
总代理:威傲音响(020)83273835
售 价:¥600000元
相关问答
电木通用吉他没孔如何接音箱?
电木通用吉他如果没有孔,通常意味着它不带有内置的拾音器。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吉他连接到音箱,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使用外部拾音器:可以购买并安装一...
什么音箱适合室外吉他弹唱?
我目前用的罗兰EX挺好的,我对音响没什么研究,主要是罗兰比较小巧轻便,带出去街唱方便点,音质也是很棒的,只是低音不太好。罗兰公司的RolandCUBEStreet音箱50W...
电木吉他链接音箱的线接头直径多大?
直径是6.5的。和电吉他的是一样的。两头都是一样的接头,包括贝斯、效果器都是如此。选购的时候尽量选择正品、正规厂家生产的,不然对琴、音箱都是有损害的。希...
求助,民谣吉他演出需要哪些设备?
如果只是单吉他的话,你最好有配乐这样可以丰富你的吉他弹奏。设备可以配置,电木吉他,输出线。音响。等。如果只是单吉他的话,你最好有配乐这样可以丰富你的吉...
木吉他和电子吉他的区别?
和电子吉他(ElectricGuitar)在构造、声音、音色和用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1.构造方面:木吉他通常由木制的琴盒、琴颈和琴底组...木吉他(AcousticGuita...
请问木吉他好还是电吉他?
这个不具有可比性,就好比问你是摩托车好还是自行车好?而你说那个好呢?发声的原理都不一样木吉他是通过拨弦震动发出声音电吉他虽然也是靠拨弦但是它并不直...
想买把吉他3500到5000,买个入门全单吉他好还是,高端面单呢?
就是人家牌子比咱的好点罢了其实全单和面单什么的是次要的,主要看你是干啥用了,要是演出这价格买好一点的面单比次一点的全单好还得是电木又多个扩音器的...
用电脑录音,唱歌或乐器弹奏,用卡拉OK用的麦克(就是动圈式圈麦...
注:通常是不用麦克风录吉他声的,以前我试过,失真很大。很难听、、想录吉他声的话,最好用电木、、采用线录(LINEIN)的录法、、你可能没打开录音功能,首先你要...
CD,磁带,黑胶唱片三者在音质方面具体有什么区别?-MYYUY的...
1、从理论上说2113,黑胶唱片和5261CD的音质是无法比较的,因为前者是模拟介质,4102记1653载声音的波形,后者是数码介质,记录的是1和0。2、总有人说黑...
盆友们 求助:话剧演出酒吧清吧音响报价,酒吧清吧音响好打...
[回答]今年做生意原本不怎么好,让后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了武汉中频音响灯光,现在效果还是很好的酒吧是有大把的音响设备可用的,所以音箱就不是问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