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杂谈】世界知名音响品牌(二)——英国篇
【音响杂谈】世界知名音响品牌(二)——英国篇
润丰名线坊
这几十来年,全球音响界风起云涌,品牌无数。现在有空慢慢整理一些知名品牌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人更在意的是品牌的实力、声音,而非销量。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些品牌通常来讲也是非常小的公司(就销量而言)。排序并非排名,更非实力。评语仅代表一家之言,若不赞成某部分观点欢迎文明讨论,不要喷,谢谢!
世界知名音响品牌(英国篇)
提到音响,最让人注目的不是美国,不是德国,也不是丹麦,而应该是英国。虽然英国音响品牌总体不算高端。但是,英国音响品牌众多,历史悠久,实力不俗。而且其中低端品牌较多,定价也相对亲民。
一、MERIDIAN 英国之宝 英国
MERIDIAN 英国之宝,隶属世界知名奢侈品公司Richemont历峰集团子公司 Reinet Investments S.C.A. 之Hi-End音响品牌,于1977年开始已专注设计及生产数码音响器材。
MERIDIAN不论从外形还是性能,都秉承着高贵与简洁的设计宗旨;只要麦克风可以检测到的声音,MERIDIAN都可以清晰重现,其音响设计品质可见出类拔萃 。
品牌历程 编辑 公司创始人之一 Mr. Bob Stuart 于 CD 发展最早时期,与飞利浦公司一同研发全球首部同名 CD 机 MERIDIAN,是数码音乐先驱。其后与Mr. Allen Boothroyd 成立MERIDIAN,不断开创、研发、设计及生产数码音响器材超过30年,MERIDIAN不但是全球首创内置功放及电子分频有源扬声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Speakers,同时研发全球首部 Hi-End CD 播放器,至今已是领导全球新时代数码影音科技的领导者。
二、Audio Note 音响贵族 英国
音响贵族Audio note是英国著名的Hi-End胆机,其产品多为小功率单端设计,为求青铜声不惜采用昂贵材料。该品牌原本是日本人近腾公康所有,后来与英国人Peter合作,Peter的英国公司负责营销,近腾公康的日本公司负责生产与技术设计,后来两家打官司,近腾公康输给了Peter,Peter的英国公司全权拥有了Audio note商标,近腾公康则用自己的姓氏Kondo做商标。
Audio Note是音响贵族中的贵族!目前Audio Note共有六个等级的产品,第一到第三级在英国生产制造,包括输出变压器与电容等也采用英国零件,他们的价格比较普及化。第四到第五级产品在日本以手工制造,最便宜的Neiro(响宴)售价20,000美金,使用2A3管并联输出得到7瓦功率。往上有25,000美金的Ankoru(安可),以两支845并联输出得到110瓦功率,是Audio Note产品中功率/价格比最高的产品。售价37,000美金的Shinri(真理)使用单端300B输出9瓦;售价53,000美金的Kassai-S(喝彩)使用300B并联输出20瓦;售价78,000美金的Kageki(歌剧)一样是输出7瓦的2A3并联设计;售价90,000美金的Ongaku(音乐)使用单端211输出27瓦;售价90,000美金的Baransu也是单端300B,功率只有9瓦;300B并联输出20瓦的Kegon(华严)要价125,000美金。最可惊的是这一部,以单端211并联输出55瓦的Gaku-On(音乐),售价居然高达253,000美金,足足可在美国中西部买下一整片农场了。
三、Chord 和弦 英国
1989年,曾先后在多家高科技公司工作过且有着良好音东素养的John Franks先生,在英国创立了CHORD ( Chord Electronics Limited,中文名字是“英国和弦”)公司,首批产品甫面世就获得BBC, EMI,Sky-walker等一批著名广播机构和音乐制作机构的认证并被采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CHORD已成为一家除暂时不涉足扬声器领域外、拥有全线产品和丰富型号的世界知名音响厂牌。
四、Naim 铭 英国
Naim是英国名牌音响厂家,Naim给人的感觉是低调、沉实,不尚花巧,但用料精良,保证“靓声”,而价钱则比竞争对手贵出少许,但以价论货,却从来不会给人“抢钱”的感觉。因为Naim的用家通常都很忠心,甚少更换,要“升级”的话,也只会购买Naim的更高档产品,故此Naim产制的音响器材很少在二手市场流通。
Naim的创始人叫Julian Vereker,这个人虽然不是三岁就会作曲,五岁就能上台演奏,但也是天纵英才。他十几岁时就自己设计制造了一部汽车,还利用这种经验去改Mini 850S,并开着这部改装车参加好几季的赛车,1967年还赢得二项赛车大奖。大奖赢到手之后,他就从赛车界退休,将兴趣转向拍电影上头。
1971年12月,Naim的第一部后级推出,不过当时并不是大规模的生意,而是卖给一些朋友、录音室,或随着自己的混音机卖出。一直到1973年,事情有了转变。当时伦敦成立了一家独立电台,叫作Capital Radio,Vereker先生标到供应全电台的喇叭。由于买家反应很好,因此他又标到了IBA的合约,要他提供喇叭与扩大机放在一起的主动式喇叭,总共24套。
1973年正式创立Naim,事实上,Capital Radio的生意是他音响事业的起点。在那年(1973年),他与另外一个合伙人Shirely Clarke一起创办了Naim Audio,开始了Naim的公司营运迄今。来年,Julian Vereker遇见一位发烧迷,还自己制造LP唱盘,那个人就是Linn的老板Ivor Tiefenbrun。二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于是结伴到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产品,后来台湾同一家公司代理也是这样来的。从那时开始,Naim与Linn的事业蒸蒸日上,1985年还获得英国出口贡献的皇后奖,并在次年于芝加哥成立北美Naim公司。到现在,该公司厂房已经扩建到34,000平方尺。
五、NAD 英国
NAD是一个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高端HIFI功放品牌。在音响圈,有一个说法是:B&W是第一的做喇叭的品牌,B&O是第一的做外观设计的品牌,NAD是第一的做功放的品牌。
NAD 可以说他是英国品牌,因为于1972年由Jiri Janda创立于英国。也是丹麦品牌:丹麦音响投资传奇人物PeterLyngdorf接手,把NAD收归AudioNord国际旗下,后又转手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皮克灵镇(Pickering)的Lenbrook集团。所以NAD集合了来自英国、丹麦和北美的发烧元素,坚持简洁、真实还原的理念。这个品牌的产品在专业HIFI发烧友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在普通消费者群体中可能了解的不多。
NAD的技术,其中一个特出的地方是其PowerDrive电源供给配合功率推动方案,是专门面向控制低阻抗喇叭单元的技术,该技术甚至对阻抗低至2的扬声器单元,仍能操控自如。这一技术,与比较常见的“大电流、大功率、大动态”技术走着完全不同的路线。这也是从NAD早期承继过来的再加以改良的技术—―用小的能量驾御喇叭单元,同样能够实现还原高保真音响效果。已经申请了专利的PowerDrive技术,当时经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相关技术部门测定,在4、8阻抗状态下,可以实现特别是在1KHz频率附近的“零失真”,实在令人激动。
PowerDrive技术同时体现在“气囊功率技术”上,或者说是“动态功率” —―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能够因应音源信号状态而变化,特别是在大动态信号来临时,其输出功率能够倍增,补偿信号链中动态失真的损失,因而能够更容易获得澎湃震撼的大动态效果。
六、Linn 莲 英国“莲”(LINN,英国)
1969年诞生之初是模拟唱机的专门生产厂,现以高级机为目标,生产小型放大器、扬声器以及激光唱机等,拥有众多的支持。产品不强调个性,坚持以音乐为本的信念,外形设计简单,声音自然不抢耳,近年还兼顾音响以外的AV发展。
LINN是一家专门制作精密产业的公司,致力于HI-End 声音重现。由于创办人lvor Tiefenbrun热爱音乐,并发现当时家中拥有的音乐系统表现未尽人意,做坚毅的信心驱使下,深信能够把音乐系统的音质大幅改进,因此在1972年创立了这家公司。对LINN而言,音乐事业属于文化的一环,就算赔本但却有其该做的价值,所以他收集伯恩斯的歌谣,录制古乐,赞助英国在地的音乐节,与装置艺术或其他相关领域合作。
LINN出版爵士乐,古典音乐,古乐,以及令人感到惊喜的一系列克尔特音乐。每一张出版品,他们都以研究的态度来制作,正是英国人向来的学术风格,不向大众口味靠拢,但依然建立起一群死忠的乐迷,不管是在音响上的追求,录音品质的精致,或是制作概念的认同,所以向来以家乡为荣的Carol Kidd,自然只愿为LINN而唱。同时,LINN也是英国最具盛名的HI-FI音箱器材制造商之一,其中他的CD机最为出名。其生产的每一款CD机都被无数的发烧友追捧,甚至人们称LINN的cd机的音乐风格为“莲味”。目前LINN已停止了对cd机的生产,专心的研发其推出新一代音乐播放器DS。同时LINN研发的音箱也非常具有特色,在行业中有着不错的口碑。
七、dCS 英国
dCS成立於1987年,业务原先只集中於录音室专业用的数码处理器之上,因此初期只有该行业的人士知道dCS的产品,打从创业的第二年开始,dCS便持续发表多个世界首创之数码技术,例如1988年推出世界第一部24Bit模拟/数码转换器A/D Converter,型号叫dCS900,到1993年又推出世界第一部24Bit/96kHz的模拟/数码转换器902,1994年又立即再推出900 Master Clock时基输出器,到1995年推出950数码/模拟转换器D/A Converter,继後立即推出升级版952,规格分别为24Bit/48kHz和24Bit/96kHz,上述所提及的型号规格,全为世界第一次发表。期间有日本音响发烧友把这部专业录音室使用的952当作家用,发现声音效果非常突出,消息传开後不少音响迷立即相继模仿,同样觉得声效超卓,於是向dCS厂方反映,并敦促厂方推出家用版。翌年,即1996年,dCS推出Elgar,这是第一部24Bit/96kHz家用版数码/模拟转换器。
1997年dCS推出世界第一部24Bit/192kHz的数码/模拟转换器954和模拟/数码转换器904,大家看看,在专业范畴上早已拥有192kHz规格的解码器面世,然而,家用市场的要迟上多少日子呢?1998年,dCS厂方再在954和904上附加处理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的功能,成为世界第一部商业用的DSD转换器。
直到1998年,Elgar也升级加入了DSD讯号处理能力,改名为Elgar Plus,1999年,dCS推出Purcell,这又是世界第一部家用式取样频率提升器Upsampier。同年九月,厂方推出另一部24Bit/192kHz家用式数码/模拟转换器Delius,让发烧友可於Elgar之外多了一个便宜一点的选择;……2001年10月,dCS推出Verdi,此乃世界第一部使用IEEE1394数码转输介面的家用式SACD/CD转盘……
太多世界第一了,dCS厂方的而且确将技术慢慢由商业市场转移到家用市场之上,由於家用版机壳需设计得较为美观,外形会多作修饰,但无奈地生产成本亦会增加,再加上家用型号销售量总没有专业的来得多,间接也令成本提升,因此,相对上dCS录音室用的专业型号机种,售价会比家用型号便宜。
八、Quad 国都 英国
英国音响史上唯一荣获【英女皇科技成就奖】的高保真品牌。国都国都Quad至1936年创立以来,每一款产品都能凸显原创设计概念及完整原音的演绎。对改善音响质素的贡献,倍受全世界的认同,并获得奖项无数。1956年,Quad推出了第一款静电扬声器更是震惊了世界,成为业界的先锋并被国际音响界定义为静电扬声领域的皇冠。
1936年——Peter Walker创业以来,每一款Quad产品都来源于新的设计创意以及对声音重现的各个方面的完整而适当的演绎
1953年——Quad设定了当年功放机的产品标准—那就是QuadⅡ真空管电子功放。1956年——Quad推出了震惊世界的第一对ESL真正全音域静电扬声器。1969年——Quad获得设计跃进代表大奖。
1981年——Quad---ESL静电扬声器又一次成功突破自己并再次成为国际音响界的参考标准。
1978年——Quad获得技术成就英女王奖——音响史上唯一一个颁发给音响高保真器材生产商的奖项。
1993年----Quad发表的77系列音响器材向世人展示了一种新的音响概念
1999年——Quad 推出了流行至今的99系列,并且并配合一款L系列的动圈式扬声器作为高端套装配置。
1999年——Quad被高保真新闻杂志评选为极品音响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
九、EAR Yoshino 英国
EAR-Yoshino(Esoteric Audio Research)是英国音响品牌,其设计师是被不少鬼佬Hi-Fi发烧友誉为“胆王"(King of Tube)的Tim de Paravicini。
Tim de Paravicini决定走自己的路,于是1978年创立了EAR(Esoteric Audio Research),从事家用与专业音响器材的设计与生产。第一炮作品就是著名的EAR 509。这是一部输出100瓦的单声道电子管后级,使用由电子管名厂Mullard设计的PL509电子管,采用了改良过的Tim de Paravicini平衡桥式线路。最大的特点在于电子管与输出变压器之间的耦合,他为了509特别设计了一款繁复非常的输出变压器。509可谓集Tim de Paravicini电子管后级功放设计之大成,其后EAR的新后级几乎都不离这个范畴:无全区负反馈、强放管选择特异、繁复无比的输出变压器等。509在市场上一炮而红,除了专业录音室爱用,几本英美音响杂志也都给予极高好评,《Stereophile》甚至说509是Quad静电喇叭的绝配。509让EAR在音响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其后,Tim de Paravicini陆续设计了The Preamp、802等几款搭配用的前级,也推出了509的双声道版本518,输出高达200瓦的549。
除了自家的EAR电子管功放与修改专业录音器材之外,Tim de Paravicini平时也接一些代工设计的业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受Anthony Michaelson之邀,为Musical Fidelity音乐传真所设计的A-1合并功放。这部号称A类输出20瓦的功放市场反应奇佳,世界各地好评也不断。Musical Fidelity后来靠着A-1及其各路亲朋好友如A-100、MA-50等等也赚了不少钱,奠定了日后成功的基础。后来有其他音响厂家想复制A-1的成功模式,甚至Musical Fidelity自己都想再创奇迹,但是对不起得很,除了经典的A-1,迄今为止,还是只有经典的A-1。
十、Clara Vox Dogma 英国
制造Clara Vox Dogma扬声器的公司有个好听的名字,在拉丁语里称作“水晶般的声音”,我们先不去讨论它是否真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传来让人痴迷的天籁之音,就单看外形,已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了。
更让人为之赞叹的是,这款音箱内的部分全部是手工制造,将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分层堆积。不过想要的话可需要你有点耐心,从订购之日起,你需要等待3个月才能收到,而且是限量生产,全球仅有99对。
经典和时尚对撞的英系搭配也独具风味,Harbeth Super HL5 Plus音箱
年轻人穿衣搭配有时候会玩玩“对撞”,不管是色彩的对撞还是左右设计细节的对撞,这种对撞追求的往往是彰显年轻俏皮、个性独特的表现。其实不仅仅在穿衣搭配上,生活上很多细节,只要我们愿意大胆“对撞”一下,还真能撞出个惊喜来。Harbeth雨后初晴,一个温文尔雅、极具诗意的中文译名,它在国内的名号还是响当当的。按固有思维来看,充满BBC影子的Harbeth通常用以搭配胆机,当然这种组合搭配的系统我们也尝试过上双位数,声音表现也是绵密细腻,赞赏之声不绝于耳。听多了雨后初晴和胆机的搭配,总是想弄出一点不同的动静,毕竟音响都是服务于人耳,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存在“离经叛道”。想到就要做到,感谢广昌音响为我提供这个机会。这一次,Harbeth Super HL5 Plus书架式音箱这个温文尔雅的古典美人,配Cambridge Audio这位风度翩翩的时尚绅士,二者合拍,所幸耳朵收货,并没有“乱点鸳鸯谱”。
传奇音箱,活力不减
充满传统复古韵味的Harbeth背后依然承载着众多的文化和历史,经历了英伦辉煌的电声时代,Harbeth当然与BBC有着不少联系。BBC的监听年代,当红的自然是LS 3/5A的规格,同时也通过BBC认证得以生产销售,带有这一认证的各路经典铭品,至今依然深受玩家和新人追捧。例如Harbeth的创办人Dudley Harwood先生,就曾参与过BBC提出的定制规格的音箱研发项目。1977年,Dudley在BBC退休后正式创立了Harbeth。
从Harbeth外观可以看出,厂家确实是一家十分传统的Hi-End音箱厂商,并坚持BBC一贯的标准和规范。但其绝对的方正箱体上,流露着英伦一贯的传统和风格,但尽管给世人始终不变的外观印象,但却肩负着专业和监听的表现,把高传真和对音乐的理解向音乐爱好者诠释。虽然Harbeth在产品外观上保持着这种带标志性的风格,然而在单元、组件和用料上进行更多精心的升级改良,展现更多的生命力和不老的传说。正如眼前这对Super HL5 Plus书架式音箱所属的XD系列。
古典并非守旧
有关这个系列,XD是Xtended Definition简写,那么XD系列就是对Harbeth重新扩展和定标准。XD系列中,箱体外形从小至大分别是P3ESR、C7ES-3、M30.2、Super HL5 Plus 、M40.3。XD系列各型号,你可以认为它们的外形依然走成熟稳重的英伦风格路线,或者是古典艺术的气质。要体会到Harbeth的活力和求变精神,还要深入箱体内部去。
就以眼前这对Super HL5 Plus来说,前障板非常厚实,并与内腔是分离的,通过众多螺丝与箱体紧连一起。所以说,除了背板之外,Super HL5 Plus的箱体实际是由五块平面板材所组成的。而这些螺丝的拧紧力道都经过仔细计算,配合特定位置的阻尼材料,保留轻微的“箱声”,有点类似于弦乐器共鸣腔的原理,仿真乐器发声,从而产生出更加生动、真实和自然的声音,让声音表现更具余韵。
单元方面,Super HL5 Plus采用一只口径25mm的Ferro冷却球顶高音单元和一只直径20mm的钛振膜球顶超高音单元,以及一只Harbeth独家制造的直径200mm RADIAL2™长冲程中低音单元。RADIAL2™锥盆技术是对扬声器锥盆的声学特征多年钻研的结果,采用了Harbeth自行研制配方的聚丙烯聚合物锥盆材料,较传统的高分子聚合物锥盆材料有着强大更多的解析力;再配合新的驱动磁路及线圈设计,在保留了原本HL5优美的音色之余,在中低频段的质感和量感都有所改进。而高音单元和超高音单元则是Harbeth向著名单元生产厂家独家定制的产品,高频延伸更佳,与中低音单元的匹配也更好。
而在分频器方面,Super HL5 Plus采用真正BBC公司传统先进分频器技术确保完美的声学一致性。当中分频器组件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所有用料都进行过严格检测和配对,采用了优质聚丙烯金属无感电容、粗线径的无氧铜空芯线圈和顶级金属薄膜电阻,通过优质焊锡点对点焊接并用铜螺丝固定,在动态范围和失真控制上都较前几代产品明显进步。此外,分频器配备有一对纯铜镀镍接线柱,并标有Harbeth Logo。
风度翩翩的时尚绅士,Cambridge Audio
英国Cambridge Audio以“外简内精”的独特创新风格风靡全球,同时产品的设计风格又不失传统绅士的风度,内在的音乐感受更是令人叹为观止。Cambridge Audio所设计的产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希望产品可以让普遍消费者能享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所有器材都以“无添加、不带走”原讯号内任何东西作为目标,而研发产品时也会尽力简化讯号传输的路径。这个系统搭配中,选择了Cambridge Audio的前后级驱动Harbeth Super HL5 Plus书架式音箱。
CXN的功能性在第二代制品CXN V2推出时获得了补强,而且 Cambridge Audio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韧体升级,所以时至今日CXN V2仍然不会落伍,照样能满足消费者的诸多需求,可能也是因为如此,Cambridge Audio一直保留这个成功型号,没有推出替代机种。作为一款数码串流播放器兼前级,CXN V2是采用Cambridge Audio开发的StreamMagic串流平台App,开机之后它就会自动引导使用者完成基础的韧体升级、参数设定等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串流播放了。透过StreamMagic能播放多种串流内容,它支援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Qobuz、Deezer等串流平台。同时它还支持AirPlay 2和Chromecast Built in 。
Edge W后级放大器在外观设计非常简洁,但其内部的音频处理技术却是十分复杂。Edge W采用一个相反对称的双环形变压器。通过将两个主变压器背靠背堆叠,大大减少了杂散磁场,并且几乎消除了有害的嗡鸣声。因此,无论您播放Edge W多大声,音色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惊喜就在此碰撞间
我在广州海印广场广昌音响聆听这套由Harbeth和Cambridge Audio联袂的组合,相较以往聆听雨后初晴的经历,这次的搭配还是有不少新鲜感的,在Cambridge Audio前后级的驱使下,整套系统展露出更多年轻时尚的活力。个人感受上,相比以往那种普遍暖意洋溢的感受,这次Harbeth和Cambridge Audio的搭配更突出“均衡”的味道,当然,Harbeth演绎的人声依然无懈可击。现场播放陈洁丽的《天与地》,通透的人声带有些许光泽感,讨人喜欢,而非单纯的干薄,同时更能展现出歌者嗓音的磁性魅力。结像方面,女歌手的形态竟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音箱正中的位置,高度像真,耐听而宽松,自然富有美态。而与之相伴奏的音乐,与人声形成很好的分离度,距离感适中,再现一种逼真的立体感。整体感觉自然优美,现场感也是像真,十分耐听。同时可发现,Super HL5 Plus展现出清晰的口型和人声聚焦,令人惊喜的是,即使以Cambridge Audio前后级取代以往常见的胆机去驱动,Super HL5 Plus仍然缔造出监听的特质。再听听经典的《加州旅馆》,现场Super HL5 Plus书架式音箱的演绎下,人声展现出该有饱满和带磁性的特质,且中音穿透力极为出色,口型和配乐都是恰到好处的,声音自然而轻松、毫无压力感,还原出逼真和宽广的音场,且人声表现自然,把歌手的饱满精神和一流的状态展现了出来。在歌曲高潮部分,男声与吉他交相辉映,并展现出出色的分离度和现场感,久听下空间音场宽阔,结像表现凝聚和出色。
《The London Violin Sound》专辑中,大提琴声音的质感有着很好的展现,高频的延伸自然而甜美,富有艺术气质,当中轻柔优美的弓弦摩擦的质感有着极为柔韧和细腻的反映,听出分析力和解释度都极高。全套系统呈现出来的乐器定位是准确而真实,音乐丝丝尽显,并带有适当的顺滑性,在快慢节奏和平缓到激动的情感转接中,保持优秀的音响行和音乐性,两者的平衡处理恰到好处。萨克斯乐手Stan Getz录制的几张爵士专辑,不仅深受乐迷喜欢,音响玩家也适合用来测试系统。《Focus》就是其中一张,从第一轨“I'm Late, I'm Late”响起,你就会爵士乐原来可以展现出更层出不穷的演奏方式。这张专辑它结合了爵士与管弦乐,它所展现的音乐张力让人一听上瘾。在这套系统中,当多个声部响起的时候,Super HL5 Plus所展现的声场纵深与层次感,能够让人轻松分辨出录音中不同的乐器声音。细节足够清晰,横向也足够开阔,倾听之下可以轻松感受到恢宏大气且氛围感强烈的效果,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最后在欣赏《舒伯特之鳟鱼五重奏:布伦德尔和克里夫兰弦乐四重奏组》时,感觉十分美妙,亲切而自然的美感令人飘飘欲仙。音色上面真实而带有一点点的温暖光辉,有如初秋的阳光一般怡人,播放交响乐曲也能有一种活生生的跃动感,很容易让人投入到音乐氛围之中。
结语
总体而言,这次尝试Harbeth和Cambridge Audio的双英式搭配没有令人失望,人声耐听自然依然是Harbeth Super HL5 Plus的最深刻感受,此外,细听之下还有收获,活泼更多一点,三频更均衡一点。另一个惊喜就在于,Cambridge Audio CXN和Edge W这对拥有极高性价比的组合,在驾驭这对Harbeth Super HL5 Plus书架式音箱时的从容。
基本参数:
● 系统结构:3分频低音反射式
● 频率响应:40Hz-20000Hz(±3dB)
● 阻抗:6Ω
● 灵敏度:86dB/2.83V/1m
● 推荐功率:100W
● 尺寸:635×322×300mm
● 重量:15.8kg
相关问答
音箱英文是什么-ZOL问答
音箱讨论回答(4)loudspeakerbox[英][ˈlaudˌspi:kəbɔks][美][ˈlaʊdˌspikɚbɑks]音箱;soundbox[英][saundbɔks]...
英顿音响哪里生产的?
英顿音响是一家中国音响品牌,其生产基地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英顿音响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注于音响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英顿音...
英菲力士音响怎么样?
英飞利仕音响是国际一线品牌,该公司的成立时间较长,经验较为丰富。成品的效果不错。性价比高.简约时尚,富有中欧式结合的优良方式。产品的种类繁多质量挺不错...
英顿12寸音箱质量怎么样?
音箱的音质不好,1.低音不够,有轰轰声。可能是箱内吸声材料太少,声阻尼不够,引起扬声器等效Q值偏高。可在箱内适当添加吸声材料,或者将原来装得较紧的吸声材...
英菲力士音响排名第几?
应该叫做燕飞利仕音响,排名在前3燕飞利仕)成立至今的30余年时间里,它最为人们关注的是曾经制造了不少大型扬声器系统,同时在单元技术的开发上,也采用了许多...
奔驰音响midtones什么意思
[回答]midtones[英]['mɪdtəʊnz][美]['mɪdtoʊnz]n.中间影调;
金正,特美声,英顿,现代哪个牌子的音响好?
先科更好,先科现在是大厂生产,没有一定的实力是不行的。特美声制作低端音响是出名的,前三个月声音可以,几个月后问题不断,典型的坑子,谁买谁上当,特美声...
途观1.8T箐英版的音响效果怎么样?
普通音响,另外1.8ts两驱豪华开始是可以选配丹拿的,顶配直接是丹拿音响普通音响,另外1.8ts两驱豪华开始是可以选配丹拿的,顶配直接是丹拿音响
SOG英乐团有那个型号的蓝牙音箱音质最好呢?
我来说下哦,NFC168是个很棒的选择,它同时拥有SOG独创Morels超联技术;引进瑞典资深调音师Fredrik的Tri-band技术;以及德国先进的战车式低频增压系统Ccboost。可...
音响尺寸有什么标准?
1、一厘米等于2.54英寸,所以是6.5英寸。2、音响:是指人体能感受的声音总称。包括人声(又称声乐)、器乐和效果(自然界中的声音或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对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