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分类 正文

戴音箱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耳机和音箱的听感到底有何不同?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耳机和音箱的听感到底有何不同?

长久以来,人们最常用于听音的方式无非就是耳机或者是音箱。虽说耳机和音箱都是最常用的两种听音方式,但是众所周知,耳塞达不到音响系统的声场和定位,也就是它的真实度虽高,但与音响系统的临场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随着HiFi的普及,人们开始对HiFi相关的知识也开始进行研究。

很多人都明白,耳塞和音箱是没有办法相互比较的,因为耳机是为了便携听音而生的,而音箱不是,音箱就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声学结构和声音效果才打造出来的,因此音箱相比于耳机来说会有更好的声场与定位。其实,耳机与音箱的听感差距过大的原因除了因为产品本身的区别之外,还与我们人耳的结构有关。今天就从人耳的结构入手,来分析一下耳塞为什么会与音箱的听感不一样。

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来回顾一些初中生物课上面的知识。人耳主要有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耳廓、外耳、中耳和内耳。在使用耳塞或者是音箱系统听音是最大的差距就是,音箱喇叭的指向性是针对人体整个耳朵结构的,而耳塞在听音时则是直接避开了耳廓部分,直接将声音针对外耳道进行输出。因此,我们就能知道音箱与耳塞能够在听感上面产生差距的主要位置应该是处于人耳的耳廓部分。

人耳耳廓部分的作用主要就是用来收集声音,并且耳廓还在判定音源的方位信息上面有很大的作用。耳廓这一部分由多层骨架架构构成,将收入耳中的声音进行了一次指向性因素的分解和叠加,而后使得鼓膜收集的声音产生了精准的声场感。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一样,我们的耳廓由多层骨架结构构成。在声音传到我们的耳廓之后,声音会在我们耳廓结构中的隆起、凹凸不平的曲面上产生一定的反射并且与音源的直达声进行叠加再次组合。在这些声音与各种不一样的频率相互叠加重合之后,再传入耳中之后,这才形成了我们所听到的具有一定指向性的声音。而上面我们所说的都是在使用音箱听音时所发生的一些列过程。而对于耳塞来说,在使用耳塞听音时直接忽略了耳廓这一部分的传导,直接进入了外耳道。因此这样一来,在我们使用耳塞听歌时就不会感受到在使用音箱放音时那种真实的、具有一定空间感的感受。

虽说在使用耳塞时,声音不会通过耳廓,而是直达外耳道,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来对我们的耳朵进行欺骗,来形成一定的声场和定位。这里所说到的科技手段,就是可以通过改变传入耳中的直达声,让我们的听感产生主观的方向感。打个比方,当一个人戴着耳机时,我们随机为他播放倍频程带宽且中心频率可调节的随机噪声。当我们把滤波器调到6kHz,声音会感觉来自下方;调到7kHz,声音会感觉来自水平方向;调到8kHz,声音会感觉来自上方。这种方法虽然能让我们在使用耳塞听音时,能感到一定的声场感,但是这只是理论。因为声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基本上不会真正实现。

虽然使用耳塞时,空间感会减弱,并且耳塞只能将声场受限于人脑之中。但是耳塞不会干扰到别人,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耳塞也是一个非常不错听音选择。不必为了追求那所谓的空间感,从而否定掉耳塞这一类产品。甚至有传言说,在HiFi圈存在一个鄙视链,那些玩音箱的烧友认为玩耳塞的烧友不配称之为HiFi烧友。我认为这也是duck不必。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习惯,我们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7942701)

智能音箱与iPad二合一!苹果带屏HomePod冲不?

苹果旗下的各类产品中,HomePod估计是最不成功的(如果暂不考虑刚开售的Vision Pro)。初代HomePod 2018年发布,三年后停产,直到2023年苹果才推出了第二代产品。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HomePod 2相比五年前的旧款,在配置上反而全面缩水了。当然,HomePod 2的价格也降低了,这意味着苹果认为堆料提升音质的产品路线已经走不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苹果会放弃Home Pod产品线。前阵子,彭博社再次曝光带屏版HomePod。针对这条表现平平的产品线,苹果似乎要启动Plan B了。

苹果要将HomePod与iPad合起来?

带屏音箱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安卓阵营的小度率先推出了这一形态的产品,随后天猫精灵等纷纷跟进。虽然带屏音箱这个名字听着有些古怪,但却因为更能满足用户进而受到热捧,成为增长最快的智能音箱细分品类。

有一说一,纯语音交互很难满足大部分人的大部分需求,因为人是视觉的动物,90%的信息获取来自于眼球。正因为此,小雷也并不看好Rabbit r1、AI Pin这两款AI硬件新物种,因为它们都依赖语音交互,视觉呈现前者没有后者孱弱(靠投影)。

目前最常见的带屏音箱,基本可看作是音箱+平板的结合体。相比常规智能音箱,它多了块屏幕,具备了图形化交互和视频播放能力;相比一般的平板,它的外放和拾音能力更强,无论是播放效果,还是远距离唤醒语音助理,都更有优势。

(图源:Google)

如果苹果要做带屏音箱,那么很自然的猜想就是HomePod+iPad的形式。毕竟,苹果当前的智能音箱只有HomePod,大屏触屏设备只有iPad。

如果iPad集成了硬件更强劲的音频设备,那么音质和Siri方面的体验能够获得大幅度提升。而HomePod有了屏幕,也能够在交互体验和使用场景上实现升级。

无论在音频还是平板,苹果均有技术积累和产品经验。 虽然HomePod系列商业层面上并不算成功,但仍然展现出了很多差异化的特点,比如强劲的硬件配置+计算音频带来的出色音质,音频方面的表现远超大量竞品。平板方面,iPad毫无疑问仍然是平板市场上实力最强的产品,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生态均领先于行业。

(图源:雷科技摄制)

这样来看,苹果带屏音箱或许是HomePod和iPad的强强联合,将各自的优势结合到一起,从而强势杀入带屏音箱市场中。然而做好带屏音箱却并不是一道简单的“加法”题,就像iPhone:虽然形式上是手持电话、手持PDA、数码相机、MP3、地图导航仪等设备的“多合一”,但实际上却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在全新的形态上进行了软硬件、应用与内容生态乃至商业模式的重构。苹果如何通过“带屏音箱”重构智能音箱?

做带屏音箱,苹果要面临多少挑战?

首先,最现实的问题是价格。 市面上主流的带屏音箱,价格普遍在千元以内。如果苹果带屏音箱将现有HomePod和iPad结合,那么成本和定价恐怕很难低于千元。

苹果在售的最便宜的智能音箱HomePod mini 749元、最便宜的入门iPad 2599元。当然,苹果可选择压缩硬件成本,比如使用老款的库存芯片、规格较低的屏幕面板等,但整体成本仍然会高于竞品,至于定价,苹果一直都很重视利润且确实配得上品牌溢价,这样看,苹果的带屏音箱恐怕要大几千元,这让其损失了竞争力。

(图源:苹果)

其次,得考虑使用场景。

表面上看,带屏音箱兼顾了音箱和平板的功能,场景比单一产品更加丰富。只是,大部分带屏音箱都是家庭等固定场景下使用,充当智能助理和控制中枢的角色,移动便携性其实比平板要更弱。苹果需要用充足的理由来说服用户愿意为之买单。

最后,基本功能不能过关?

苹果HomePod系列,在产品策略上和市面上其他智能音箱有明显的区别,即更加注重音质,但智能性方面显然有所欠缺。对大部分用户来说,HomePod上的智能场景主要就是Siri。尽管Siri曾是语音助理的先行者,但语音交互能力已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们,原因不难理解:在AI技术特别是生成式AI技术上,苹果已彻底落伍。

(图源:雷科技摄制)

各大科技巨头都在大力推进大模型、生成式AI技术,其中微软(投资OpenAI)、Meta、Google以及中国的百度、华为、阿里等巨头均有强大的基础大模型,其他科技巨头如OPPO、荣耀、vivo、三星、魅族们则在生成式AI与硬件的结合(即AI硬件)上急行军,将苹果远远甩在了后面。

苹果已经意识到AI硬件的全面落后,并加速追赶,前段时间宣布终止造车项目,加码AI大模型,日前赶紧发布第一款自称是“最强消费级AI笔记本”的MacBook Air入局AI PC,可谓是亡羊补牢。

带屏智能音箱是苹果AI硬件的一张牌

HomePod不是苹果AI硬件的王牌,但至少也算一张牌。

初代HomePod发布后停更了5年,足以说明用堆硬件来提升音质的产品策略,市场并不买账。2023年,摇摆一阵子后,苹果又复活了这条产品线。

HomePod 2配置缩水,但重音质、弱AI这一基本产品思路没变。初代产品的折戟沉沙并未让苹果痛定思痛、另起炉灶,而是用一种近乎凑合的方式来更新二代产品。

现在苹果带屏音箱的消息再次传出时,不仅让人好奇,对于智能音箱类产品,苹果还在打着什么算盘。答案可能是:AI硬件。

智能音箱是AI硬件的先行者——虽然前些年底层是深度学习而不是大模型技术,但在生成式AI加持下,智能音箱将升级成AI音箱,智能助理会更强大,因此苹果HomePod算是其在AI硬件中的一项基础业务,苹果只会更加重视。

从各大硬件和互联网品牌近年的动向来看,AI将是未来的竞争焦点,正如理想CEO李想说的那样:

人工智能会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交易的最顶层入口,苹果的必争之战。

硬件是AI的黄金落地场景,AI硬件风起云涌,这对存量市场规模告急的硬件厂商(手机、家电、智能硬件、可穿戴、XR等)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实际上,前几年智能音箱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浪潮,就是因为各大品牌都把它当作了AI技术(深度学习)的试验田。因此,即便硬件上无法获利,这些厂商也不留余力地发布和更新智能音箱产品。如今,AGI(通用型人工智能)可以让诸多硬件再次被重做一遍,机会来了,苹果再度加码智能音箱就不让人意外了。

前面我们提到,苹果旗下设备的AI能力,相较于整个行业显得有些落后,至少在大模型、生成式AI这些热点项目上是缺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对于竞争对手们纷纷All in AI的举动无动于衷,日前M3版MacBook Air发布时,苹果在官方新闻稿中就用到了“用于AI的全球最佳消费级笔记本电脑”这种描述。 而且,有消息称今年6月的WWDC上,苹果将会带来覆盖全平台的新AI功能,以及生成式AI驱动的iOS 18。

(图源:苹果)

据雷科技观察,无屏智能音箱的交互方式比较单一,比较适合作为语音相关技术的试验田;而带屏音箱由于多了触控屏幕这项重要的输入输出设备,能大幅拓展AI技术的应用场景,基于大模型和生成式AI带来全新的多模态交互体验。

还有,智能家居也是苹果正在下注的重要项目。作为近年流行的概念,智能家居系统背后是海量设备的泛智能化和空间智能化。要控制这个庞大的系统,苹果最关键的切入点就是控制中枢产品,交互方式更丰富、即是音箱又是中控屏的带屏HomePod,自然可扮演好这个角色。

写在最后:

正如雷科技此前所说:2024是AI硬件元年。在AI手机、AI PC后,AI正在加速与音箱、可穿戴、XR、家电、家居、智能清洁设备、机器人等硬件的结合。在AI大模型落伍的苹果正跑步入场AI硬件浪潮,HomePod是苹果AI硬件的一张牌,其未来的更新值得期待,专注于AI硬科技的雷科技也将持续追踪关注。

相关问答

玩电脑时戴耳机好还是放音响好戴耳机会不会损伤多啊-ZOL问答

2、入耳式耳机比头戴式耳机对耳膜的上海大,头戴式耳机比不用耳机的伤害大。3、长时间戴耳机会产生耳鸣,恶心,烦躁等生理反应。4、长期戴耳机可能造成听力障碍...

hifi功放可以接一个音效器来唱卡拉ok吗?对音箱有什么要求,...

这要看你的音箱喇叭是多大的了;一般来说至少8寸及以上;太小对人声的表现并不好;听音乐跟唱歌是两回事;人声经话筒传输到音效器再到功放;这个电信号动态是非常大...

戴耳音响可以买吗?

戴耳音响可以买。音响是一个简化后的日常词语,是音响系统的简称。即代指一整套可以还原播放音频信号的设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向往生活更多姿多彩。歌舞作...

音箱可以带上飞机吗-懂得

小音用户的音响是带电池的能量值。旅客为个人自用内含锂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照相机、手机、手提电脑、便携式摄像机等)可作为手提行李携带登机,并...

功放接耳机能行吗?

完全可以接的。你的音箱里的功放输入与耳机插孔是并联的,即声卡输出分为两路,一路接功放,另一路接耳机的小插孔,假如这样关功放插耳机使用确实是比开着功放...

功放瓦数低推带音箱有影响吗?

功率不够就会产生失真,开到最大时音箱就会出现破音,不够力,没音效等等。前后级搭配与音箱的组合一定要注意阻抗之间的匹配,如果搭配不好也会出现“推不动”...

一个专业功放机带一个音箱会是什么效果?

1.如果只有一个音箱,就可以只接一个,没什么影响的2.接一个音响相对两个音响听起来的效果就会差一些3.接一个音响对功放没有影响,但是一台功放接多个音响就不...

直播不戴耳机用音响可以吗?

直播不戴耳机用音响并不建议,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回音和噪音,影响直播的质量和效果。如果使用音响,声音会从音响中传出,然后通过麦克风再次传回,形成回音。而且...

直播可以不带耳机吗?

可以,用音响(听用户、电脑的声音),用独立的麦克风(让别人听你的声音)。可以,用音响(听用户、电脑的声音),用独立的麦克风(让别人听你的声音)。

大功放带小音箱会怎样?

大功放带小音箱必预配备假负荷,和音箱的功率加起来等于放大器的功率。否则音箱会损坏。因为放大器的功率是固定的,而且这个功率要消耗掉,所以音箱功率小加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