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分类 正文

氐音箱 书法“激进式”演变的模态及意义

书法“激进式”演变的模态及意义

北魏 元怀墓志(局部)

文字和书法演进,一般都千淘万漉,积微至巨而功成。但在书法史漫漫征途上,也有几次激进式演变,对书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有关于字形字体的,因功用、载体、表现方式等不同而激进演变。有关于风格风尚的,为适应时代和艺术思潮需要,或受书法家特定心理和创作契机诱发,而急速产生独特的趣味与韵致。激进演变属非常态下运行,基本模态也便各有端绪、不一而足。

书法激进演变基本模态

小篆,“执一驭众,以牧天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由丞相李斯负责,对原大篆籀文简化,创制“小篆”。关于小篆“激进式”演进,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得精辟:“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是在原六国文字基础上激进整饬而成。秦始皇为着力推行小篆,一方面让李斯、赵高等人作范本《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以教众生,一方面在各地刻石《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等普示天下,小篆文字为此显赫一时。

小篆的出现,一是营构了新的“符号空间”,通过线与线组合,形成文字单体结构,纵向直立,相对封闭而内敛的空间,空间布白左右对称,疏密有秩,具有图案性;二是强化了“意音表达”,小篆突破象形局限,重意念重音响,以意以音赋予形体,使形、意、音三者开始完美组合,这成为民族文字重大特色;三是追求“自律自束”,小篆笔画,左右上下圆转施博,转向时圆弧相续而不露圭角,用笔迂回盘曲,圆整周到。小篆的笔画规定性、约束性强烈,奠定了后世法则的基础。

隶变,“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汉蔡邕在《圣皇篇》中说“程邈删古立隶文”,说的是秦吏程邈因罪入狱,于狱中删改篆而成隶,这也就是被后世书家反复叨扰之“隶变”。“隶变”不仅改变了整个文字体系,而且把书法审美带入崭新境界。笔画上,点、横、竖、撇、捺、折等完全成熟,横画突破一般不超过字形宽度规定,大胆向左右两端延展,带有明显“波浪”式取向,向左向右斜出笔画亦稍加长,以获得用笔自由表现。笔顺上,通过解构篆书笔画,固定成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自外而内顺序,非常适应书写者生理习惯。结构上,变篆上下纵势为左右横势,欹正疏密和灵活多变的布局,显示着动态美感。与篆体相搭配,导致汉字平直方正字貌的形成。笔势上,曲线变为直画,显露出提按、藏露、波挑等用笔效果,书法姿态、意态、神态更加崭露。

秦 泰山刻石(局部)

表面上看,隶书“激进式”演进系于程邈一身,其实,在隶变之前已有相当漫长孕育过程。最有力证明就是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孙畅之尝见青州刺史傅弘仁说临淄人发古冢,得铜棺,前和外隐起为隶字,言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也。惟三字是古,馀同今书,证知隶自出古,非始于秦。”从后期考古出土简牍也可证实,为着实用目的,在简牍中隶变已见端倪。1942年楚墓中出土战国中期《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是目前出土最早古帛书之一,已显现隶书演进大致轮廓。1986年秦墓中出土《天水放马滩竹简》,虽以篆意为主,但横竖交叉笔画开始断开,篆书字形已严重破坏,隶书“蚕头燕尾”特征若远方海际帆影,时隐时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一漫长潜伏期,为“隶变”奠定坚实基础。在这过程中,程邈仅是演变链条上标志性人物,或是隶书成熟开始推行的节点而已。

魏碑,“外察世事,内强自身”。狭义上“魏碑”,多指北朝文字刻石,以北魏最为精致,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4种。魏碑从创制到淹没,短短不过半个世纪。这种“激进式”演变主旨是为求书写速度,为此大量采用减笔和简化结构,特别是刀法介入,使方笔露锋成为典型笔法,消除了隶书尚保留着的象形遗存。从结构来看,楷书基本定形,楷隶之变得以实现,后期隋唐楷书均是顺延此体式,实质并无多少原创和超越意义。

魏碑激进演进有着深刻时代际遇,是社会风气浸染与民族气质坚守双重结合产物。西晋时,皇族争夺中央政权引发“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五胡乱华”,迫使中原文化大规模南迁。北方则陷于胡、羯、羌、氐、鲜卑等少数民族割据状态。书法等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残与抑制,北魏江式在《论书表》中感慨“兵戈之间无人讲习,遂致六书混淆,向壁虚造”。为改变这一现状,北魏孝文帝“外察世事”实行移风易俗,发动“汉化”运动,倡导并推广汉族文化。“汉化”涉及领域最深刻的是文字改革,文字上参照魏汉《急就篇》《熹平石经》和《三字石经》字形,笔法结构多取张芝、钟繇、索靖一路,配之以鲜卑人雄强与霸悍气质,于是形成魏碑“雄强苍浑”之风格。

院体,“百足之虫,僵而不死”。宋朝初期国家四分五裂,北有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等小国。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国家逐步走向统一。其奉行“文以靖国”,实行“右文抑武”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等系列重大举措,使宋文化空前繁盛。作为强化统治手段之一,设置御书院,作为书写朝廷各种文告机构,规定书写体式与要求,提倡端庄华美风格,正式将书法御用功能与修饰性提高至皇室层面。在此感召下,“院体”书法迅速演进,形成风貌席卷开来。院体总体上因抄写文书、书写碑志,风格上多取法单一,程式化,呆板无神,面目雷同,个性不显,柔而无骨,没有独立的审美表达。这多引得士人深恶而痛绝,口诛而笔伐。

尽管指责不绝如缕,但因院体服侍皇室,却一直在嘲笑中尽显荣耀,在讥讽中稳稳前行。从体系来看,院体上可追溯到魏晋抄经“写经体”,“写经体”要求以楷书为主,书写时谦恭谨慎,做到精准无误。至唐玄宗设置翰林待诏,后又设翰林学士院,坚持“妍美”与“实用”统一,发出院体之先声。到宋太祖则开始弥漫,其主要动因除皇室青睐外,还出于科举试题批阅之需要。士子为求干禄不得不竞相摹习考官喜爱之书体,使得书风更加拘谨,缺乏生气,失去心性情趣和个人风格。至明代,院体风靡朝野,发扬光大为“台阁体”,特别是在明成祖永乐年间更是喧嚣一时。

书法“激进式”演变的意义

表现书法家敢于“超越”。敢于超越、勇于超越是书法家使命,这种超越使命源于对先秦诸子学说的吸取与滋养。先秦诸子大多思考宇宙大化、万物生死问题,对这类问题思考本身,就含有超越世俗成分。儒家孔子,一直以道德修养和提升境界来超越平庸,道家庄子则提出诸如“通天下一气”“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独于道游”来超越生死、超越苦难、超越形骸,由现实此岸向理想彼岸横绝飞跃。书法艺术,需要超越,需要在新的领域实践和探索,体现不泥古、不泥规、不同俗的精神,正如唐孙过庭《书谱》所说“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表现书法家勇于“独具”。“独具”是书法克服自身发展惰性的最有效刺激,每一幅书作、每一个书法家、每一个流派,都有“舍我其谁”的追求,这既是对自身尊重,也是对书法艺术尊重。只有“独具”才有不可替代性,才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位置。“独具”不是故步自封,也不是人为标新立异,其本身是社会共性、群体共性有机部分,是与共性的另一种榫合。当然,“独具”也受共性限制,只要书法家不生活在真空,不管他本人是否自觉,共性必然对他“独具”施加规范与影响。

表现书家自觉“适时”。书法激进演进,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如果没有秦汉风云变幻、马走卒奔,也就不会有隶变和草体激进演进。如果没有严格科举制度,台阁体、馆阁体也不会苟延残喘。社会对书法的需求有时不太强烈、不太明显,书法风尚也不一定完全与时代需求精准匹配,但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必然孕育着一定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或迟或早会在书法中反映出来,这同样是书法“适时”的表现。适时有主动被动之分,明代社会思潮以自我为中心,满足日常娱乐与消遣,局限个体感悟与自得,书法滑向“世俗”一面,就是书法被动适时的结果。

表现书家恪守“节度”。任何艺术都有一定外界形式和内在本质,形式可以变化,但本质不会变化,如果本质变化,就会成为另一种艺术,也就没有艺术稳定性与持续性。形式变化亦“有节有度”,并不是“无法无天”。书法激进演变,都是通过一定而有限度的形式加以反映,唐人重视法度,但同时在传承秦汉魏晋书法的精髓,法度之外“情动形言”“阳舒阴惨”“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只是弱化而并没有完全摒弃。激进演进总是遵守“阴阳生势”“节奏韵律”“表情达意”这些内在要求,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其形,这是书法激进演变的通配与模态。

作者:嵇绍玉

来源: 《中国艺术报》

音质美好界!BGVP DMS一圈六铁耳机听感

声音很玄妙,只能用听来判断。耳机声音素质的高低,更需一对灵敏的耳朵来收货。而今随着生产制造技术手段的提高,当年的优秀多分频音箱系统现已慢慢向耳机上转移了!适当的单元搭配,特别是圈铁的适合配搭,出来的声音果然有着不一样的非凡味道。所以现在的多单元耳机,特别是结合圈铁各自优点的耳机声音已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了。这不,BGVP继DMG六单元圈铁耳机后又推出了一圈六铁的DMS多单元耳机了!这款超豪堆料的多单元耳机能否有着值得收入帐下的声音呢!先看看再听听吧!

BGVP DMS包装并不夸张豪华特殊。外套铜版纸印刷,内盒纤维纸板成盒。全身深邃黑底为主,线条白描产品图,简单、工整,看着较舒服。左下角的Hi-Res 就这么简单地印在那了!想当年这个金标可老值钱了!那时至少是要做成精美的镀金独标贴,看现在厂家对这标的态度就知它的含金量几何了!无所谓了!有总比没有好,有代表着一定的素质,代表着一定的态度。包装盒背面印有产品的具体规格参数。一圈六铁,嗯,是的,这是一款一圈六铁单元的耳机。

借官方一张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耳机腔内设备布局,其中那个圆饼就是使用纳米材料的复合振膜动圈单元,据称,这是一个专为DMS开发的全新动圈单元,高性能N52磁路+CCAV单圈+镀金金属屏蔽外壳。个人理性自认为这单元主要是承担着养耳的中低频的暖声部分!。另三颗小长条就是动铁单元了。其中一颗楼氏SWFK-31736复合双动铁单元作为高频和极高频发声,这颗单元的特点就是延伸性较优,声音非常通透!中低频则采用了两颗BGVP定制DEK-60318动铁单元,能更好地应对流行人声类音乐,降低失真谐波,提升人声密度!。五轴CNC加工航空铝镁合金音腔,专业电子四分频,双导管技术。这么多的精高尖堆料,理论上感觉这耳机的声音也应会不错的!但实际会真的如我们所愿嘛!

随包装配备了10副不同规格材质音取向的耳套,以适合不同人群的使用,像我夫人耳孔较小,她用的耳机就一色的小头,而我耳朵较大,一般就用最大的规格了!人声、均衡共10副硅胶(耳机上1副),其中那副带记忆回弹的海棉套!适合非安静环境及耳道较敏感人使用,在试听中,感觉换上这副耳套的声音会更暖点!更有人味点!是我比较喜欢的声音!戴上这套,感觉世界就是我的了!

除了耳机主体1对,10副耳套外,包装内还有一根带扎带的长约120MM的双边单晶铜氐银耳机线,耳机夹一个(这个对我们户外太有用了),耳机说明书2份。

打开包装,第一眼就喜欢上BGVP DMS这耳机了。据称这耳机腔体采用的是整块6系航空铝镁合金(以前SONY就喜欢在旗舰CD,MD随身听用的料——坚固美观轻质呀)五轴CNC加工而成!至于这腔体如雷布斯说的那样用了多少工序我们不管,我们只看实际效果!如车标般的金属感非常强的三横侧脸,闪烁着独有的跟眼光。一体喷砂面处理的深邃黑涂装(同款还有银,蓝色装),特像是盘了多少年的老珠子油感。物件虽小,放在手心还是有点质感的!其实单耳机重量才6.4g。这耳机外形真不错,好看!真香!

BGVP DMS采用的是当下比较科学合理的可换线的MMCX接口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一为后期线材升级玩法提供了方便,二为耳机断线换线方便!为了区分左右耳装线,在MMCX接口处做了分色处理,蓝L左红R右(再分不清就记住男左女右吧,男篮女红记得吧)!耳机本身除了蓝红左右分,在耳机腔上的喷码后辍上还有LR字母提示。BGVP 在此耳机上虽然充分考虑了分左右耳的问题,但做得依然不够完善呀!为什么呢,因为此耳机上没有盲操凸点!这个真是失误呀,要知道我们听歌很多时候是在夜里的,虽然DMS拿反了是戴不上耳朵的,但我们为啥不可以在没戴前就能正确判断为好呢!期望后期产品能有此点哦!拜托了!!!

BGVP DMS拥有识别度非常高的三横式家族排气网孔。比较可惜的是在BGVP DMS上没了DMG上金银黑导管了!玩法越多才越好玩嘛,不同的导管出来的声音可是不一样呀!难道这是DMS最好的声音!?

BGVP DMS采用的是硅胶导管耳挂佩戴方式。配合人体工程学耳机腔造型,能更准确贴合耳廓,配合耳挂,能避免意外滑落及分散耳部压力,给听音带来较好的感受!实际佩戴效果还是非常带感的!左晃右甩的很稳当,长时间佩戴也不觉累。

BGVP DMS采用的是高纯度单晶铜镀银线材,这种线材可有效减少信号失真,保留声音更多的细节,声色偏中性特点。线体表层为比较耐拉扯的黑色TPE材料,线体软中带弹,有一定的韧性,使用中确实不易打结!

自带魔术捆扎带,平时外出收纳比较方便!郁闷的是这么好的耳机,厂家没给带个耳机盒(袋),前两天官微搞的抽奖活动中到是有专用金属盒奖品,可惜没抽到!少一味了!

耳机外观再好看,用料再高级,单元堆得再多,如没好声也是白搭。所以我更关心的是BGVP DMS的声音品质。在开箱美的一会我就急不可耐地开听了!才12欧姆的圈铁阻抗果然很好推,用X6PLAY能很轻易地出声,在HIFIMAN的MEGA mini上也是如此,平时25以上的音量,现在最多15就很大声了。说实话开始DMS这一耳朵声音并没惊艳到我!甚至一开始我都有点怀疑是不是我这耳机个体出问题了!不能呀!这耳机可用了不少好料呀,BGVP虽非百年老店,但这些年BGVP表现也没让人失望呀!这怎么可能呢!嗯,玩了这么多年,心还不够静呀!越是好耳机越是要先煲一段时间才能出好声呀!嗯,先煲煲!

在煲了两天有余后,再插在X6PLAY上,声音果然要饱满不少,终于有声有色了!《The World s Greatest Audiophile Vocal Recordings》世界最优秀发烧人声录音。曲1开音的低频拔弦共振产生的频响一下就打在后脑上了,一声略长音的“There is a rose in Spanish Harlem”干净圆润稍带一丝舌音的女声是这么地令人着迷!这声音是如此的真实靠近!感觉到BGVP DMS的这一声音就如吃着家里妈妈炒的菜,没有味精,只有一点盐,最多加了点酱油的感觉!出来的就是原有的素质!但如仔细听的话,还是能感觉有那么一些些颗粒感!嗯,或许这种感觉正好适合这张爵士民谣片的风格。王菲《矜持》,人声转音换气,鼻息呼吸急缓、唇开齿合能很清楚地听辩,有一点点齿音!整曲很细腻,这可能真的要得益于那6颗负责中高频的娄氏动铁单元的优秀表现,伴随着女声爱恋如叙般的情结音慢慢出现的音乐伴奏,很轻松地就能把听者带到她那种对恋而无奈的情绪中去。BGVP DMS的人声确实表现不俗。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试音必听的一首曲子。优扬华美的长笛开篇,双簧管的婉转抒情,竖琴伴奏环境音,小提琴缠绵明快的律动,大提琴的浑厚低沉,铜管乐的低沉悲鸣,锣鼓管弦的大气氛出场,这是一首很考校器材的曲子。好的器材能把这一最经典的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BGVP DMS在此曲的出声有着很足的渲染力!高音明亮,低频质感深沉无明显拖拉感,有质但量偏理性释放,在铜管锣鼓齐出时,DMS稍有些应接不暇跟不上的感觉!大到历史背景的大气魄小到飞虫微风的细节,三大编章,DMS能如歌如泣地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黄河》中保卫黄河的钢琴腔音共鸣,弹者的按键弹奏快慢随着旋律起伏收放,加上管鼓伴奏音,让我听着听着就心跳加快,热血沸腾!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通过这段时间的体验,随着煲机时间的加长,BGVP DMS的中高频表现很令人满意!高频表现亮丽通透,细节层次丰富,中频人声部份圆润,特别是女声更佳!中高频段衔接过渡平滑自然。或许有人在看到前面那张官图时对DMS的低频部分和我一样开始会有些担心,必竟这个耳机的低频主要是靠那一颗动圈来驱动加持!动铁单元在此的补充是有限的!实则DMS的低频还是比较丰满厚实的,下潜有度弹力收放回程比较干脆,这在听欧美劲曲时就能获得足够的肯定!比如那首有名的住店打尖曲,低频鼓那个弹性低感呀!一声一声地按捏着我疲劳的心神。

以往我玩耳机都喜欢在不同前端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基本上是QM以绝对优势胜出收场。可这次BGVP DMS的试听却出了点意外!它的声音在QM上竟然没有得到多少明显的提升,仅有明显一些的就是声音要更干净了些,更透亮了那么几丝,其它基本上没什么大的变化!嗯,想来这可能就和DMS的12欧姆的低阻112的灵敏度有关!前期试的几个前端本身素质也在哪里呢!所以这次在QM上的比较就没了大的意义了!这也进一步明证了我开始的判断,BGVP DMS就是一款让所有喜欢听音乐的人都能收获到好声音的入门级HIFI耳机!

​说实话,BGVP DMS不是我听得最悦耳的一副耳机,但它绝对是一副素质很高的全能耳机,相对于那些大品牌的过千上万的同类多单元耳机,我感觉BGVP DMS所要表现的是:我虽非网红大牌,但我是有着深厚功底的智者大能!懂我者自然懂之,不懂我的人怎么也懂不了!因为它就在哪里,水不试不知深浅, 人不交不知好歹!,交之你会甚喜,不交者你失之不知!!这就是BGVP DMS声音的态度!

相关问答

关于🎶音乐🎵你都知道些什么?

谢谢邀请关于音乐你都知道什么?三十多年前父亲就买过卡式录音机那时候都听歌曲有张明敏的专集,邓丽君专集等。纯音乐有《人鬼情未了》、《命运》、《海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