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响工程 正文

背式音箱 解析肩扛式音箱:鸡肋还是神作?

解析肩扛式音箱:鸡肋还是神作?

嗯?肩上扛音箱?是不是很有美国街头扛着收音机摇头晃脑嘻哈的Feel,就像这样:

Skr Skr……虽然都是把扬声器丢在肩膀上,今天要聊的还不至于这么社会,正式一点的名称叫“穿戴式扬声器”,把音箱的外形做成一个近似半圆的环,绕后颈摆在肩上,森海塞尔曾经搞过一个这玩意儿:

……不知道说啥好,后来LG、索尼等品牌也都推出过穿戴式扬声器,大家各自都长这个样子:

解读技术细节之前,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提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戴耳机却要戴这个沙雕玩意儿?有正儿八经音箱我为什么不用却要用这制杖东西?那就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俩问题的想法吧。

首先是跟耳机比,从宏观角度来说就是音箱有音箱的优势,比如便于分享,比如不像耳塞戴久了可能会不适,比如没有大夏天被头戴式耳机热晕过去的烦恼……大多体型都在350克以内,放在颈肩上也没啥压力,而且30mm左右的振膜直径有明显优势,这对于声场塑形比较有利。简单来说,比起耳机来说穿戴式扬声器的好处就是舒适,而且性能上限也不低。

PS:很多时候广告宣传会把振膜,或者驱动单元直径作为衡量性能的最核心,但显然,单纯对比直径是过于简单粗暴,扬声器单元的设计也不仅只有振膜而已。即便只看振膜,性能也跟厚度、结构、膜料等有很大的关系。再细分到只看膜料,也是硬度越高、重量越轻越好,这是因为振膜的振动是从边缘开始逐步传递到中心,在持续振动时会导致膜面振动不同步,这就是教科书里会写的分割振动,反馈到听觉上就是失真,而分割振动的幅度直接与材料相关,不同材料可以衍生出诸多不同的球顶设计。比如金属膜里就有铍镁钛铝这个高低排序,铝膜为了减少分割振动的影响会盖住球顶中心,振膜里各种千奇百怪的沟壑(加强筋,如上图中的所示),目的是增强振膜刚性,缓解分割振动。当然这个话题比较枯燥,就不再深入了,只要记得单元尺寸跟性能有关,但不是判断高下的唯一理由 就行。

但穿戴式扬声器的舒适显然是有局限性,开放式设计意味着自身抗扰能力弱,对非分享对象还会形成打扰,比如电梯里戴着这个听歌就挺有点羞耻play的意思……总体而言穿戴式扬声器更适合静态使用,或者走路等轻度活动时使用,对具体设计的要求也比较高。

如果是跟传统扬声器相比,单论性能上限的话传统式当然是大爷,但传统式对布局和环境要求非常严格,而穿戴式放在肩上就让扬声器和耳朵的相对位置固定了,戴着它在家里走到任何角落,音效都是一致的,传统音箱显然很难达到这个高度。

简单来说,穿戴式扬声器就是踩在耳机和传统音箱之间,有耳机的便利性,又有音箱的舒适性(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既没有耳机的私密性,也没有音箱的高性能),结合自己的需求善加利用就很有意思,所以鸡肋与神作往往在使用者的一念之间。

在这个大前提下,具体的产品设计其实就很关键了,我入手的是Bose SoundWear Companion,就用它来做具体解析的素材吧。市面上在售的还有JBL SoundGear,停售的有索尼SRS-WS1等等。

SoundWear Companion的第一个槽点是名字太长,后面我都直接用品牌名来替代产品名了……可能很多人会拿它跟JBL SoundGear比较,毕竟后者价格要便宜不少,从设计的角度来看,Bose要更黑科技一点。左右两侧对应耳朵的位置上各有一个朝上设计的单元,JBL是各二,但注意:这跟单元直径一样,多单元并不意味着性能一定会更好,因为很多时候扬声器的性能不是1+1=2,不过多单元的功率(声音)更大倒是有可能。

Bose设计厉害的地方在于颈部是由两条导波管组成,通过上图可以窥探到其内部“骨骼”结构,这意味着它的左右单元环绕表现会更出色,这在听一些编制类的音乐时会比较明显感受出来。

而且导波管自身采用了脊椎式固定结构,这让它可以承受比较大幅度的弯折(如上对比图),像我这种粗脖子也能轻松适配。而且硅胶包裹的中空式结构让Bose在三围和重量都能尽量往小设计,在轻了近100克的情况下,续航反倒可以超过10小时,JBL只能最多6小时(多2个单元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就声学设计功底来说,Bose强于JBL。

外形方面,Bose是两层式结构,第一层就是硅胶机身,有一定的防水特性,但这个硅胶壳不是一体式设计,在两端接近扬声器的位置有明显的切分,看来是先上套、再装配的工艺。还附送了一个弹力织布套,标配是黑色,还有深蓝、深红和灰色三种,但需要花199单独买,这就有点那啥了……这个织布套可以让它的机身触感更舒适一点,而且我仔细对比了一下,确实不会影响听音素质。只是它好拆但不好戴,要先固定两端,再从两侧一点点中间套才行,可能也就是考虑到它比较耐弯折吧,但自己装的时候总是生怕折断了。

接下来重点说说使用感受,第一呢,我是个脸皮比较薄的人,只戴Bose SoundWear Companion出门不到10次,放音乐时擦肩而过的人几乎都跟我确认一下眼神。但因为单元朝上,所以它的声音指向也是往上的,在适合于分享声音的环境,比如在家里沙发上给老婆大人分享一首你最近听到的一首新歌,调整到佩戴者而言舒适的音量,坐在旁边的人也可以轻松听取,当然,在旁边的效果要差不少……之前看世界杯的时候我就把音量开到只有1格,哪怕是在半夜两三点,在旁边只会有很细小的声音,但自己听却没问题。

音效方面,耳朵与扬声器单元的相对位置会有一定影响,所以头的姿态比较重要:当朝前看时,小角度的俯仰视不会产生什么变化,但朝左右扭头时就有明显不同了,当然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距离很近,比如向左转头的时候左侧单元基本对应到了嘴的下方,右侧单元都快到后脑勺去了……当正常使用的时候,SoundWear Companion的环绕效果的确是出类拔萃,看电影听歌都挺不错。

因为有麦克风,所以可以接打电话,也支持Siri,手机有消息时它也会通过震动来进行提示。不过它的蓝牙连接距离比较短,直线差不多七八米就会开始掉信号,不过我觉得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是手机不离身,所以这倒不会是一个影响实用性的问题。

音质方面,作为售价超2500的穿戴式扬声器,再加上还是蓝牙无线,所以跟同价位HiFi定位的有线耳机耳塞都没得比,不过其实它的应用本来也不是HiFi,而音箱的本质让它更具烘托氛围的能力:低频较厚但不浊,中频温和,高频延展算是点到为止,严格来说属于比较白开水的类型,就我自己常听的民谣、古典、流行来说都没什么问题,本身Bose这个品牌也并不纯粹是靠音质而闻名,所以SoundWear Companion在调校上显然是走稳妥的风格,不踩雷、不浮躁,在满足大多数人基本胃口的情况下,靠功能性和耳机/音箱兼备的边缘跨界特性来引人关注,看电影也还不错,基本没有遇到过声话延迟的问题。

从音频产品的定位来说,我觉得穿戴式扬声器应该算是查缺补漏的类型,因为传统的耳机和音箱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功能占位,也都有非常明确的应用不足,穿戴式扬声器就是为弥补这些不足而来。因为格局比较新,只能靠整体出货量大、认知度高的品牌来推(森海起头,JBL/索尼/Bose跟进),所以价格不低也不奇怪,比较适合对它和对自身需求都有清楚认识的音频爱好者。

挂在肩膀上的音箱好不好用?试过之后有话想说

如果你也是一位数码爱好者,相信也会如笔者一样,对一切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一些奇怪的、新鲜的数码产品总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BOSE在前不久推出了一款“新奇”产品——Bose SoundWear可穿戴扬声器,当时给我的感觉便是:音箱这种东西,还能像衣服一样挂在身上?

将信将疑的笔者怀着尝鲜的心态,试用了两周。结果,还真香啊!这里,便分享下此间的一些试用体验:

不想用座式音响开功放,怕吵到隔壁?又不想戴耳机,怕弄疼耳朵?选它就对了。

毕竟Bose SoundWear可穿戴扬声器的定位,介于音箱与耳机之间。它声音指向性强,不会向四周传递声波,因此不易吵到别人;又不想耳机一样,它没什么封闭性,夏日佩戴也不必担忧闷得耳朵受不了。

那么,什么情况或者说什么场景中更适合使用Bose SoundWear可穿戴扬声器呢?从BOSE各式官宣图中不难看出,大部分使用区域集中在居家环境,如厨房、卧室、书房之类。说明Bose SoundWear理想的使用环境应该在私密的、独立的个人空间内。所以笔者喜欢煮饭的时候佩戴,试想一下,在一个开放式厨房里,一边做着心爱的菜肴一边听听喜欢的音乐,多么惬意啊。

而在经过亲测试用之后,笔者也发现虽说声波有指向性,但他人也非完全无法感受,比如办公室的邻座同事或多或少都能听到一些声音,所以笔者也不太提倡工作区域使用,当然若你有独立的房间便另当别论。

相信我,除了睡觉与洗澡,从早到晚你都愿意把Bose SoundWear“穿”起来,毕竟太舒服了。这当然也有人体工程学巧妙设计的一大份功劳,但更多的是扬声器本身“轻盈”与“亲肤”两大特色,佩戴起来近似无感,加上柔软有弹性的包裹涂层的亲肤质感,那叫一个舒适。

Bose SoundWear随机附赠一个黑色弹性保护套,套上后并没有影响音质,还防静电。而且,还有色彩可选(需另购),石南灰、午夜蓝以深梅红,很人性化值得点赞。

而回归到扬声器本质上,Bose SoundWear除了可以挂在肩膀上外,与其他蓝牙音箱有何区别呢?

Bose SoundWear着重沉浸式听感,也就是俗话说的“身临其境般”的听觉享受。如何实现呢?Bose SoundWear采用先进的音频导波管技术,使发声单元能推送空气穿过颈带中两个音频导波管到达另一端的端口,从而实现声音向上精准传导,并尽可能地减少声波外散,还原出原汁原味的环绕声震撼音质。这是传统的单向性的蓝牙音量无法带来的声感体验,也是别人听到的声音很小,自己听却很爽的原因。

所谓的沉浸式听感,好比戴上封闭性极好的耳机听LIVE音乐。而Bose SoundWear就是这样,声音很纯粹没有杂质,但又不封闭,别人从远处喊你一声,你也能听到并回复。

另外,音频导波管长27.9cm并支持大角度的随意弯曲,搭配上柔软的外壳,日常使用也得以保障,不易因大力掰弯而有损音质。

声音方面,Bose SoundWear很好地继承了BOSE家独特的低频优势,那充沛的量感是BOSE自有的强项,尤其是当你在聆听打击类音乐,甚至是观看场景火爆的好莱坞大片时,那种震撼的氛围感是文字无法完美表达的。而中高频则可圈可点,亮而不刺,人声适中,声音过度也比较自然,算得上是BOSE音箱中的顶级佳作。

不过有一说一,既然是使用体验,所以也提一丢丢不足吧。

指向性太强。上文提到的不俗的指向性能提供良好的沉浸式听感,但成也萧何败萧何,扬声器指向性太强,当你头部大幅度转动(比如扭头拿起手机等)时,肩上扬声器与耳朵间的声波通道形成错位,声音就有轻微割裂感,这也是不建议户外或是运动使用的原因。

幸好瑕不掩瑜,声音以及佩戴方面的优势还是有目共睹的,安静地在家Bose SoundWear看场电影;或是戴着它到厨房做点食料(对!Bose SoundWear还防水)时,听听新闻戏曲,也是非常不错的。

不得不说,两者的“穿戴”体验让笔者感到十分舒适,不夹头不烦人,更能为你打造专属的音乐空间,简直让人赞不绝口。当然,以上体验均是笔者主观感受,而Bose SoundWear可穿戴扬声器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仍算新鲜事物,在购买前还是推荐小伙伴们先到BOSE实体店亲身体验一番再做决定。

相关问答

佛龛背后就是卫生间怎么破绽_齐家装修问答

1:应该摆放在干净,明亮的房间。2:最好是面西背东,也可以使背西面东(方便您),佛龛应该与墙贴紧,墙的后面不应该有洗手间。3:长时间的供养,香炉的香灰...

音响上的洞起什么作用?-ZOL问答

音箱中的倒相孔是用来连接音箱内部和外部空间的通道。倒相管是音箱中常见的附件之一,它通常由PVC材料制成,也可以使用金属管或硬纸管。倒相孔位于音箱前面板或...

红米k40后背音响震动怎么关?

在手机中选择设置选项,随后点击声音与触感。在声音与触感页面中点击上方的触感栏,随后取消系统触感即可关闭手机中主要的震动功能。不过对于一些特殊的输入法...

爷爷的耳朵有点背,每次打电话都听不清,有什么可以在手机上用的音响推荐?

要是这个情况的话你可以期待一下8月份的JBLGOPLAYER金库的上市吧,我也一直关注着这款产品吧,也看到了它有一个一键接听免提通话功能,这样针对老年人来说的话...

音箱左右摆放是正对面还是背对?

朝前比较好,前面宽阔发出的音乐不变,朝下听起来有点变音、低音比较重,建议朝前。现在的2.1式音箱的低音炮喇叭口有的朝下、有的喇叭口朝前面、有的喇叭口朝后...

livehouse背什么包?

Livehouse背的包因人而异。一些可能选择背包的理由包括:1.舒适性和便利性:背包能分散重量,减轻肩膀和背部的负担,方便长时间携带。2.大容量:背包通常有足...

2.1音箱推荐?

自2.1声道音箱出现以来就受到了音乐爱好者的热爱,由于它相对于传统的2.0音箱,多了低音炮这么个物件带来的震撼低频,将振幅大量提升,让广大的摇滚爱好者大呼叫...

嵌入式音箱是否需要给他做个箱体?

应该是要做箱体的。可以很好的保护和牢固支撑它的稳固点。因为嵌入式的音箱做一个箱体可以很好的让它固定在一个位置,应该是要做箱体的。可以很好的保护和牢...

求世界音箱排名榜,比较推荐的有哪些?-AKG_K26P的回答-懂得

宝华韦健、Harbeth、ATC、ProAc、思奔达,推荐宝华韦健、Harbeth、ATC。B&W的音箱极具美感,不管是高中低端都极为养眼。其高端音箱大气辉煌,华丽迷人...

最近网上那些扛着音响唱歌的为什么越来越多了?他们到底什么目的?

为什么会越来越多。我个人觉得是收到了近几年(包括现在)的各种歌唱综艺节目比赛这些所造成的影响,唱歌小时候就开始接触了,现在又在这些节目比赛的影响下让这...